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用药完全常识,规避用药风险(长版)

掌握用药安全常识,规避用药风险

(幸福延长线节目)

缪晓辉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教授

瑞慈医疗集团 首席医疗官

主持人:把健康带回家,让幸福伴一生。大家好,欢迎收看《幸福延长线》,我是主持人余薇。现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健康成了大家最关注的话题和生活的准则,有病的赶紧往医院跑,没病的,或者小病的有时候懒得去医院排队,自己去药店买点药预防一下,治疗一下就好了。有句古话:是药三分毒啊!如何合理的用药?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聊聊怎样掌握用药安全常识,规避用药风险。

主持人:请先谈谈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缪晓辉:所谓处方药,简单地说就是要凭医生的处方才可以购买的药。这类药品的特点是:针对较为严重或复杂的疾病,病人自己无法做出正确和准确的判断,难以自我药疗,必须有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说白了就是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不会把药卖给你。比如抗生素和激素就必须凭处方买;抗肿瘤药物、很多的心血管药物、注射用药物,还有一类特殊的药物,即精神和麻醉类药物,比如安眠药、抗抑郁药物、麻醉类止疼药物比如吗啡和杜冷丁等等。

懂了什么是处方药,非处方药就容易理解了。我们经常说的OTC就是英文“非处方药”的意思。很简单,这类药物病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常识来判断自行购买,比如解热镇痛药、腹泻时用的黄连素、止咳药水、各种外用药物、维生素类等。

一般来说,非处方药的毒性要小一些,使用中的安全性要大一些,但也不绝对。切不可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点用安全和非安全来区分。即使是维生素C,用药不当也是要出安全问题的。

 

主持人:这样看来,非处方药也是药,与处方药相比安全性相对高一些,但不等于使用中没有风险。缪教授,所谓用药安全是如何界定的?换言之,用药安全的一些相关理念,你来给大家说说。

 

缪晓辉:

我明确告诉大家,药物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所谓完全只是相对的,即使是正确的用药也会出现安全问题。从前面谈到的处方药和非处方的定义,大家多少就可以理解一些了。现在再谈谈药物的某些特性:

(1)天然或非天然化学物质与人体分子成分差异很大;

(2)当前使用的生物制品基本上取自其他人体甚至动物,或基因重组;

(3)作为疫苗的预防或治疗药物,可能就是活菌或病毒;

(4)治病药物,其使用量总是超过生理“需要”;

(5)治病药物,其使用量有可能超过器官组织的耐受度;

(6)草,而成为药,而不是家常菜,是因为其有毒性的;建立在“以毒攻毒”理论基础上的中药,当然有毒;

(7)药物与药物、药物与代谢产物、药物与体内物质、药物经过氧化代谢之后,均可变得有毒或更毒。

大家一定要问,既然药物不安全,那为什么还要让这些不安全的药物问世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不很容易。我试图简要阐述:

一个药物的问世要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发现或合成某个有潜在的药用价值的化学物质开始到上市给病人使用,药物的研发要经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现这样一种化学物质;第二阶段是把这个物质做毒性和有效性实验,这个实验当然是在细胞和动物身上做的;第三阶段进入临床实验,临床试验又分为1、2、3期。这个过程需要6-12年。按理说经过这么严格的过程就应该安全了是吗?是的,但又不是。仅说明一点,药物的临床试验只有400多对病例,那么如果这个药物的某种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千分之几,显然就不能被发现,只有在上市后才能被发现,可是,上市后发现的不良反应,可能已经铸成了严重的伤害。

人体是很复杂的,年龄、性别、种族、基因型、疾病的轻重程度、个体的特异质、是否伴随其他疾病、是否使用着其他药物等等,很多因素都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不确定性无法预知,临床试验中选择的病例是相对“单纯”的,而临床实际却是很复杂的。所以,用药的“不安全”是绝对的,是永远要重视和预防的。

我最后要强调的是“合理用药不一定是安全,不合理用药一定不安全”。换言之,正确地合理地用药也存在不安全的问题,何况是不合理用药,比如适应证不对、剂量不对、配伍不对、用药途径不对、药物保存不对、药物过了有效期等等;另外,有些药物有明确的过敏反应,甚至是严重的过敏反应,那么要求做过敏试验而没有做,这显然是在一开始就“不合理”了。

 

主持人:这么说来,合理用药不一定是安全,不合理用药一定不安全。听说青霉素过敏有时很严重,您能跟我们说说吗?

 

缪晓辉:

我行医32年,见到的药物不良反应者无数,但是让我留下最深刻的也是最伤心的印象,是在我做住院医生时遇到的两例因为不良反应而死亡的病例,其中一例是严重的剥脱性皮炎,一例是青霉素过敏。具体情况我就不详细说了。

出现青霉素过敏并导致死亡有2类5种情况:

第一类:未做青霉素皮试——过敏死亡

第二类:青霉素皮试阴性——过敏死亡,又包括未观察;有观察,但缺乏抢救设备和药品;有观察,有抢救,但抢救不及时、不恰当;有观察,有抢救,且及时准确

我遇到的那个死亡案例属于第四种情况。所以,在使用青霉素这类有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时一定要做到:第一,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也必须在有抢救条件(人员、药物和设备)的场所进行;第二,用药前询问过敏史,包括过敏性疾病史和药物过敏史;第三,用药后必须有一个观察的过程,而且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出现情况应该原地抢救;第四,注意溶液的选用和药液的配制,药液配好后尽快使用,保证药物性质稳定;第五,输液管内混合的药物不能与其发生化学反应。

 

主持人:是药三分毒,药如双刃剑,所以我们要用药,但要知道如何用药才安全。

缪晓辉:

大家要知道,有很多药物,我们明明知道它有很多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还必须让它上市,只有在有了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之后,或者的确发现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致命的而且无法避免时,才会撤市。这样的案例实在是触目惊心啊!我这里仅举几个著名的案例。

一是反应停事件:20世纪危害最大、范围最广的药害事件。1957年反应停(沙利度胺)在德国上市(梅瑞公司),作为镇静药(非处方药)治疗妊娠早孕反应,先后有20多个国家应用。但以后陆续出现畸形胎儿,在使用“反应停”前,德国“海豹胎”出生几率为1/10万,到了1961年,出生几率升至1/500,增加了200倍。全球“海豹胎”总计有10016例,而致出生前死亡的约有7000例。其后的统计显示,在德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共有近20000个海豹胎诞生。

二是己烯雌酚致阴道腺癌事件。1938年,英国Dodds公司合成了第一个非动物雌激素-己烯雌酚,在1940~1970年为保胎和治疗不孕症而广泛应用,仅在美国即有近1000万例妊娠期妇女服用。1966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在短时间内诊断8例患阴道癌的14~21岁女性,比同世纪以来报道总数还多。其他医院陆续也在5年间报道91例8~25岁阴道癌患者,其中49例明确母亲在妊娠期为保胎服用过己烯雌酚。研究发现己烯雌酚可致子代女性阴道癌的危险比空白组增加132倍!

三是“磺胺酏”事件:美国磺胺-二甘醇制剂。1937年美国田纳西洲公司一私人药厂应用带有甜味的二甘醇替代糖和乙醇以帮助磺胺溶解,当年就有大量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出现。二甘醇在体内氧化代谢为草酸,草酸分子中由两个羧基直接相连,其酸性比其他二元酸都强,具有很强的肾毒性,造成草酸钙结石、肾损伤和肾衰竭,导致358人发生肾功能衰竭,其中107例死亡。结果工厂倒闭,私人厂主自杀。遗憾的是,此类事件到2007年竟然又在我国发生,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齐二药厂亮菌甲素事件。

 

主持人:当我们了解了用药安全的一些常识以后,很多人会问药物在使用的时候,都会有说明不良反应,特别的担心那些不良反应,那么邀请缪教授来告诉我们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缪晓辉:

不良,当然就是“不好”的意思,但是没有那么简单。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1)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2)错误或不当用药、超剂量用药、病人不遵医嘱导致的“无关反应”,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我国国家卫生部的药监局都给出了相似的定义,那就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适应证、剂量、给药途径、疗程、相互作用)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重复四点:第一,药品是合格的;第二,用法用量包括有效期是正确的;第三,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者是意外的有害于机体的反应。第四,错误或不当用药出现的损害不属于不良反应。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强调了“合格”和“正确”用药。可见,如果是不合格(前面谈到的亮菌甲素)和不正确用药,不良事件就更可怕。

“是药三分毒”的概念还要重复提及的,我们需要预防发生的是严重不良反应,也就是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导致死亡;二是威胁生命;三是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四是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主持人:今天真是大开眼界,所谓“药物不良反应”,我想很多观众朋友最初和我一样,是在误区当中。

 

缪晓辉:

副作用: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所谓副反应是指一种药在体内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生理活性。这些生理活性可能同为治疗作用,也可能只有其中一种为治疗作用而其他的作用就是副作用。副,是相对于“正”而言的。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机能变化;这种“副”的作用不是本次用药目的,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是“正”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苯海拉明用于抗过敏的时候,嗜睡是副作用,高空作业,甚至驾车人员就不能用,但是它却可以用来起镇静作用,尤其是用来预防晕车晕船等。

毒性反应:顾名思义,就是指药物有毒啊。举例讲,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人的耳神经和肾脏的毒性;柔红霉素对心脏的毒性;洋地黄也对心脏的毒性;乙胺丁醇对视神经的毒性;四环素对肝脏的毒性;氯霉素对骨髓有毒性。当然,这些毒性可能与剂量有关,可能与剂量无关。

其他还有后遗效应、反常反应、依赖性等,不一一介绍,这里要特别说明所谓的“特殊毒性”,它是指致畸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的所谓“三致”

 

主持人:其实用药是有风险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既然风险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我想在医院里,医院内肯定是保证用药安全的措施。

 

缪晓辉:

在医院里有各种规章制度来保证用药的最大安全,这是医疗机构保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点,其中用药过程中的“三查七对”和药师的“四查四对”就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

护士的三查七对:三个环节: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三查内容: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七对: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浓度和用法。

药师的四查四对: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对规格、对数量、对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主持人:护士和医生的责任如此之大,我们真的能领悟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不易,从这里我想,我们的病友是否能理解他们的工作,也减少些医患矛盾。

前面缪教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知识,那么请问教授,病家该如何规避用药的危险呢?

 

缪晓辉:

大家一定要注意趋利避害,在用药中是可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请大家谨记几点:一是尽可能不吃药,尽可能少吃药;二是学会识别真伪,不轻信广告;三是自行买药,三思而购;四是加强科普学习,多少知道一些药学知识,尤其是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的病人;五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主持人:缪教授,所谓提高用药依从性,你所说的这个“依从性”是什么意思?

 

缪晓辉:

依从性不单纯是“听医生的话,照医生的指示办事”,而是指在遵医嘱的基础上要学会自我观察和正确处理用药中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且切不可自行处理不良反应,也包括不可自行停药。依从性还包括未经医生同意增减剂量、间断用药、停药、加减药物、增减用药时间、变更用药方式、变更空饱腹用药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可能严重削弱药物的疗效。另外,很可能有人知道使用抗生素的期间是不能饮酒的。

 

主持人: 看来,病友用药,不仅是听医生的话,照医生的指示办事就可以了,自己还要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去医院处理。缪教授,也有很多的病友,毛病嘛也不是很大,就不去医院,看了某些电视广告后呢,自行买药,但市面上药的品种繁多,如何识别虚假广告呢。

 

缪晓辉:

处方药是不会在公共媒体做广告的,凡是做广告的药物,都提醒大家要小心对待,虚假广告有如下,比如夸张疗效类:“疗效最佳”、“xx疗程根治”、“一针见效”、“大三阳转小三阳”、“绝不反弹” 、“一贴就灵”、“不再需要手术”;又比如夸张安全类:“放心药品”、“安全无毒性”、“安全无副作用”,再比如狐假虎威类:美国FDA认证”、“国家级新药”、“最新科技生产”、“中华医学会认证”、“某科研院所(药研所)认证”、“美国某某博士潜心研究”、“某某著名专家点评”。最后还有付款诱惑类:“先用后付款”、“无效退款”、“除手续费外,保险公司全额支付”、“价格便宜”。

还要提醒的是:拿个别案例做广告,拿明星大腕做广告,拿保健品做药品广告。另外,骗子广告还会专骗中老年人、专骗不治之症、专骗不孕不育、专骗性病患者。

 

主持人:看来我们太大意了,这些是是而非的误区,一直左右了我们多年用药的误区。最后,我们邀请缪教授来给我们的家庭药箱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缪晓辉:

在我国,家庭药箱很乱,我整理几点以期大家重视:(1)家庭药箱存放的应该是非处方药、常规药、口服药和临时用药,(2)尤其不可以常规存放抗生素、生物制剂、毒麻和精神类药品;(3)一般不应该存放注射用药;(4)慢性病常年需要用的药物应另外放置;(5)存储的药物必须有药物标签和说明书;(6)外用药物要有明显表识;(7)药瓶或药袋不破损;(8)药物要安放在儿童不可及的地方;(9)要注意防潮、防霉、防变质、防烤晒;(10)不要与食品存放在一起;(11)应定期清理药箱,尤其要及时清理过期和变质药物;(12)使用家庭药箱中的药物时最好能咨询医生。

 

缪晓辉的赠言

药品不安全,用药需谨慎;适当掌握药品知识,对自己、对家人都有极大的好处,也许有救命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查称超八成居民难理解药品说明书
合理用药十大核心要牢记
常见病症及用药处理
合理用药十大原则
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科学合理的用药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