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装是聪明,不装是境界!——《止学.誉卷》解析

导言:有很多人,每天根据要见的人的地位和关系确定自己装的尺度,让旁人看的都很辛苦。

之所以装,就是想让对方觉得他是某种特定的人。

如果真是的话,就不必装了;如果不是,装的不像被人看出来更被动。

所以,做自己就好了

好誉者多辱也。

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忌焉。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

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赏誉勿轻,轻则誉贱,誉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

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人无誉堪存, 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止学.誉卷》 王通(隋)

“好誉者多辱也。”

好面子的人反而更容易做丢脸的事情。

凡事过于在意,就容易适得其反:

若是贪个博闻的名誉就容易不懂装懂、贻笑大方;

若是贪个有钱的名誉,就容易打肿脸充胖子;

若是贪个清高的名誉,反而更容易露出穷酸相;

有很多过于讲排场的管理者,最后反而落得比较尴尬的下场。

凡事实事求是、自然而然就好了, 不必刻意做样子。

“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忌焉。”

过犹不及,荣誉也是这样。

誉过多则可能有两个不良后果, 一是主惊,二是众忌。

“惊”是上级领导在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的心理反应。古代的誉,一是自己的声望,二是皇帝的赐予。

如果一个人声望很高,皇帝也不能再给更多了,就或者撤退, 或者等死了。

汉初的萧何,刘邦将其列为功臣第一,萧何懂得自辱其身,自毁其誉,反而能保全自己。功劳盖世而不懂退让者多不得善终。

“众忌”,这里的“忌”是妒忌的意思,名是人人想有的东西,你占有了,别人就没有,就会妒忌。

“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

名誉是个真真假假的东西,喜欢巴结奉承的小人经常会用高帽子来欺骗别人。大家都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好,但你要真信就是被欺骗了。

那怎样才能做到不被人欺骗呢?

王通说:“闻谤而怒者, 谗之由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绝由去媒,谗佞远矣。”

听见有人说自己坏话就发怒是有人进谗言的主因,听见别人说自己好话就高兴是有人献媚的主因,所以不想被欺, 就要闻过不怒、闻誉不喜。

“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

名声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所以不应该自己说自己的好话。自己说自己好,不管说的对不对,至少是不谦逊的表现。

再者,说自己好是“显”的一种表现。在儒家的精神世界里,能“显”的东西很少,才是不可以显的——“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意是不可以显的——“言拙意隐, 辞尽锋出”;智是不可以显的——“以愚饰智,智也”。

可以说唯一能显的就是“德”了。谦虚可以显德,所以必不能自赞。

名不由己,并不说明名不可求。只是要注意追求的方法。所以王通接着说。

“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所谓捷径,就是自认为聪明的人想取巧,结果给踏实做事的笨人交了智商税。

因为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层出不穷,笨人就可以不断收税,反而更快的成功了。

想靠一些小聪明手段建立自己的声誉,结果一定是失败。

“赏誉勿轻,轻则誉贱,誉贱则无功也。”

上级赏赐给下级荣誉时要注意,切不可轻易封赏!随便封赏,封赏就会变得不值钱,从而达不到封赏的目的。

一个王朝兴盛的开端都是功臣多而王侯少,一个王朝衰败的特征都是能臣少而王侯多

在古代,封赏的目的应该是鼓励能臣、稳固王朝,轻赏则会鼓励馋臣、分化政权。

现在,在一个组织内部,赏誉多是服务于组织价值观的建立,轻赏的结果是成本上去了,价值观没有建立起来,战斗力上不去。

王通还说:“轻誉苟毁,好憎尚怒,小人哉 !”轻易地赞赏别人、动辄就诋毁别人均是小人之为,评价别人须慎之又慎。

“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

皇帝赏赐大臣时,最不愿看到的是大臣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不记皇帝的恩。

所以受赏之臣必须马上表态:“这完全是皇恩浩荡,跟我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没有半毛钱关系”。

皇帝听到这句话就放心了,既然都是我给的,你离了我就不能过,所以不用担心你造反。这就是“释疑”。

“辞”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表示自己不能受此重恩,二是表示自己无才无德,一切均是皇帝错爱。

“德显”显的是两种德,一种是谦虚之德,第二种是忠君之德。

“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一个人在求誉之前,要对自己想树立的名声有所定位,否则就无功反危。“上下无争”指的是君臣应该追求不同的声誉。

皇帝应该追求的誉可以是“礼贤下士、众望所归“等;切不可贪为下者的功劳,自己做所有的小事,树立就自己最能干的形象。常与下争功斗智,时间长了就无人可用了

下应该有下之誉,比如“忠君爱国、勤勉尽职“等;切不可贪”众望所归“之誉

君享有君的誉,臣享有臣的誉,各安其身,誉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

名誉并不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名誉也可以活;非正之誉反而不利。

“誉非正”有两个意思,一是取得誉的方法不正,可能是贪巧之誉;二是名誉中包含过多虚假、不实的成分。

“当灭”的意思是,非正之誉一定会被识破拆穿,从而声名扫地。

所以王通还说:“君子不受虚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

“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追求名誉不得,或许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这至少避免了“主惊”,避免了“众忌”,也避免了“誉非正当灭”。

但这还不是全部,在历史的深处,有很多为了成就自己的名节而慷慨赴死的误国之臣,也有为了大局只身背负恶名的济世之臣,怎么去说呢?

誉非本,很多人是舍弃了誉而事其天命的真英雄,我们不能只根据“众之见” 形成的誉去评价他们。对于他们来说,“求誉不得”而得其天命,也是很大的福报。

结束语:没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放下面具、立地成佛吧!

5月25日晚7点,发我们《止学今解》十二篇之第七篇。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止学商解”(微信ID:zhixueshangji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皇帝列表
权谋之变:王翦易老,徐达难封,韩信身死,开国功臣该如何保全?
丘福:燕王第一将,靖难第一功,朱棣不杀功臣,为何将他毁家夺爵
清朝皇帝完整排序,欢迎收藏(含真人画像)
醒世人语(二十四)
我读《太上感应篇》:沽买虚誉,包贮险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