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作 | 中国土壤分类发展简史-从夏朝到近现代
土壤分类是依据土壤性状质与量的差异,系统地划分土壤类型及其相应的分类级别,从而拟定土壤分类系统。土壤分类不仅是在不同的概括水平上认识和区分土壤的线索,也是进行土壤调查、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交流有关土壤科学和农业生产实践研究成果以及转移地方性土壤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的依据。
土壤的分类,对于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土壤的分类是怎么发生的呢,而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又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下边请跟随小编一起乘上历史的马车,来追溯一下中国土壤分类发展的历程吧。
一、夏朝的土壤分类

中国的土壤分类,一直可以追溯到夏朝。相传,大禹在长期的治水工作中,走遍了全国,并进行土壤调查。而且在治水的同时,注意发展生产,当治水治到哪里,农业生产就展到哪里。
《禹贡》中把全国土壤分类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将土壤颜色分为:黑、白、赤、黄、青。
将土壤性质和质地分为:壤(缓和状)、坟(轻飏状)、埴(粘滞状)、黎(疏刚状)、涂(卑湿状)。
结合质地和颜色将各州的土壤分为:壤、黄壤、白壤、赤埴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青黎九种。再根据土壤肥力将其分类三等九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禹贡》中分类是世界上土壤分类的最早记载。《禹贡》中全面记载了当时全国九州的土壤及其分布情况,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地理,大体和我国土壤的分布相符。
二、周朝的土壤分类

二千多年千的周朝,也重视土壤分类,在《禹贡》的基础上,《周礼》又根据地形、地势、在九大土类的基础上将九州的土壤按地形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大类。并按土壤肥力也分为三等,即上地、中地、下地。
三、春秋战国的土壤分类
春秋时代,农业生产普遍使用了铁器和耕牛,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管子· 地圆篇》根据颜色、结构、孔隙、有机质、盐碱性,并结合地形、水文、天然植被等将九州地区土壤分为18类90种,“九州之土为九十物”,《地员篇》在《禹贡》、《周礼》土壤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叙述了九州各种土壤类型。
它是我国古代最详细、最完整的土壤分类。
四、汉代以后的土壤分类
汉代和汉代以后,由于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历代 文献和农书提到土壤的种类很多。
在《淮南子·墜形训》中,记述的土壤有:轻土、重土、中土、坚土(粘质土)、弱土(沙土)、垆土(含石灰质结核的粘土)、砂土、息土(息土,夏纬瑛 说是冲积土)。
同期还有《氾胜之书》、《四民月令》、《说文解字》、《九章算术》、《孝经援神契》等历史古籍中均对土壤分类有所表述。
五、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土壤分类
农业生产经过汉代的振兴,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 的古籍中所载的土壤种类有以下几种:《物理论》、《博物志》、《齐民要术》,其中以《齐民要术》为代表,根据农民的生成实践,将土壤分为弱土、重土、紧土、缓土、肥土、瘠土、燥土、湿土、生土、熟土、寒土、暖土。
六、唐宋元时期的土壤分类

中国农业的发展史上,唐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时,我国农业生产力,由黄河流域转到长江下游地区。到了宋代,我国农业生产又出现了历史上的进步,当时曾有“苏、常熟、天下足”之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几个民族、政权分立的局面,使农作物和农业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交流的 -可能,棉花在中原地区的迅速普及就是在这样形式下实现的。
《茶经》中说,茶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四时纂要》中记载的土壤种类有:白地、白沙地、沙糯(顇)、白软良地、软黄白地、青沙地。另外,还按土壤肥力、水分和利用情况,分为茅田、泽田、肥田、良软地和菜地。
《东溪试茶录》记载的土壤种类有:赤埴、黑汶、赤坟等土壤名称。
《王祯农书》是我国古代农学著述当 中篇幅比较大,而且价值也比较高的一种。书中记载的土壤种类,按地形和土壤水分来分,有高田、山田、陆田、下田、湿地、泽田。按土壤肥力分,有肥土、硗土、沙薄地。按土壤颜色和质地分有黑壤、黑坟、赤土、黑顇青沙地、黄白顇土、黄土、白土和沙地。
七、明清时期的土壤分类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深入发展和继续提高。土壤科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土壤种类也记述得更为多样和具体。
《宝坻劝农书》书中所提到的土壤种类有强土、弱土、轻土、重土、紧土、缓土、肥土、瘠土、燥土、湿土、生土、熟土、寒土和暖土等。该书提出不仅全国的土壤有差别,就是一州一县,土壤的地理分布也不同。
《三农记》:按土壤颜色:有黑坟、黄土、赤土、绛色土、青沙土、黄白软土、白沙土、黑沙土和黄壤沙土。
按土壤质地:粘土类型有坚土强地、黑垆土、辙土、涂泥;壤土类型有肥壤土、壤土、三沃之土(沙壤肥土)、两合土;沙土类型有沙土、松浮土、.墟疏土、石珙土(坚硬 瘠薄山石夹杂的土)。
按地形和土壤水分:有山土、高田、阜土、高土沙地、旱潦之地、原土(平原上之土)、润土、下湿土、湿泽地、泽田,以及高阳地、向阳地、旁阴地。
八、中国近、现代土壤分类
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是在学习和借鉴苏联土壤分类系统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壤具体特点建立起来的。封建时代结束后,中国的土壤分类经历了模仿、学习、探索、飞速发展等阶段,目前已形成世界先进的土壤分类系统。
1、解放前
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近代土壤分类,在美国土壤学家J Thorp的帮助下,引进了当时美国的马伯特分类,沿用到建国初期。
2、解放后
5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苏联的地理发生学土壤分类。1958年-1960年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时,总结农民群众鉴别土壤农业性状的经验,提出了第一个农业土壤分类系统。1978年中国土壤学会提出了《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在此基础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时,于1979年7月提出《暂拟土壤工作分类系统》(修改稿);在此次土壤普查的野外工作接近完成时,于1987年12月在太原召开土壤分类会议拟订出《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经过修改,于1992年定稿,确立了12个土纲、28个亚纲、61个土类和233个亚类的高级分类单元;基层分类单元为土属、土种和变种,而以土种为基本单元。此时,我国的土壤分类已与国际接轨,形成了现代先进的土壤分类系统。
3、现行土壤分类
在前述工作基础上,我国土壤分类不断完善,在现行的《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2009)中,中国土壤分类为12个土纲、30个亚纲、60个土类、229个亚类、658个土属和2624个土种。
基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中国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土纲)(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http://www.issas.ac.cn/kxcb/zgtrxxxt/)
中国现代土壤系统分类与我国以前的土壤分类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该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有严格的定量指标和明确的边界,还有一个完整的检索系统,反映了当前国际土壤分类的潮流和方向(定量化),也便于土壤分类的自动检索。
2、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纲名称大多为当今世界上土壤分类中常用的名称,在土壤命名上采用了连续命名法,也便于国际交流。
3、具有中国特色。该系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灌淤表层、堆垫表层、肥熟表层和水耕层等具我国特色的诊断层,建立了包括灌淤土、堆垫土、肥熟土和水稻土在内的人为土纲I对热带、亚热带土壤划分出了铁铝层和低活性富铁层,提出了铁铝土纲和富铁土纲对于干旱土划出了干旱表层和盐磐,这对干旱土纲的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四千多年前夏朝我们的祖先进行土壤分类的尝试开始,其分类体制,从生产实际出发,以“土宜”科学为基础,其技术变革,随着生产而辩证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从生产而到生产,几千年来是延续的,一贯的。直到生产力发达的今天,土壤分类还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这个过程也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来源:江苏土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土壤质地有用的基础知识「土壤质地分类」
家庭养花用什么样的土好?
花盆土壤板结怎么办?(乡下牛犊的回答,38赞)
中国农业科技史话:对“土”的认识和土壤环境改造
沙土地能养蚯蚓吗?
龚子同:结缘土壤绘“家谱”|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