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被打,比“让他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


  “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啊!”

  相信很多父母都这样“教育”孩子,理由是“我不犯人,但人不能犯我”。小编小的时候,爸爸也这样说过,可是小编深知打人是不对的,所以每次别人打了我,我都会去告!老!师!

  小编还见过有的爸爸,因为觉得自己孩子被打了吃亏了,就亲自到学校去教训“欺负”过他家儿子的小朋友:“你要再敢打我儿子,我就打你”,(惊呆!!!)也许至此班级里就多了一对“仇家”······老实说,这样的爸爸,真的称职吗?




  问题是:你让孩子打回去,他一定能做到吗?要是回击了,没有打赢呢?如果本身是个内向的孩子,内心不愿意,你会不会一着急,批评他胆小不勇敢?

  也就是说,教他打回去这一行为,也许会让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不仅身体上,更有可能让他内心里对自己不自信。





小编有一位女性朋友,一天她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从学校回来,脸上被挠了好几条道道。女儿气呼呼地说:“是小琪给我挠的!她想玩我的新文具盒,我没给她,她就生气了。老师也批评她了!明天我要给她挠回去!”



这位妈妈看了看女儿的脸,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于是默默地给女儿剪秃噜了指甲……第二天,女儿回到家,高高兴兴地说:“今天我和小琪一起擦黑板,被老师表扬了!”她已经完全忘了自己前一天和朋友之间的不快。


这个小例子,其实是想说,小朋友的情绪原本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必要的时候,父母确实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应对被欺负,但如果孩子没有因为被打而愤怒、恐惧或者委屈,又或者能很快地平复自己的情绪,我们就没必要再强化让他觉得自己被欺负的这件事情

可是平时真得被同学欺负甚至被打,该怎么教孩子处理呢?

专家建议:不要简单地教孩子“打回去”,暴力行为有时候只会让暴力升级。当然也并不代表,被伤害了,一味的忍让。




01

  不管孩子受没受伤害,我们都得告诉他(她)事情最基本的原则:打人是不对的。是非观念必须明确。所以可以和孩子说,别人打你,就算你不痛,也要告诉别人,“你是不对的,你不能打我。”




02

  被打孩子的爸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被打不还手,会不会因此胆小怕事,以后不自信?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担心,所以要教会孩子一些震慑对方的小技巧,让孩子增强自我意识。

  比如告诉孩子:如果别人打你了,并不是你弱,而是你比他更懂事,但是你不用怕他。你记得说话的时候盯着对方的眼睛看,特别是对方不友好的时候,更要这么做。

  另外,如果你很生气,你就要有生气的表情,让对方感受到;当你觉得被欺负了,你要显示勇敢的表情。这是美国儿童心理专家Michael Borba的建议,在被欺负时,你脸上怎样的表情比你说的是什么更重要。




03

  也得让孩子知道,为了防止对方进一步侵犯,立刻推开他对方,并且迅速离开。




04

  如果对方还是继续追打,一定要大声喊叫,寻找大人的保护。要让孩子明白,大人是可以保护他的。




05

  有的孩子会自动选择“打回去”。这种情况下,也不用责怪他,要不然他会觉得很委屈,为什么被打了妈妈还帮别人。这时候,我们最好问问他被打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共鸣;再聊聊打回去后的感受,如果孩子的情绪被排解了,告诉他回击也要适可而止,别人不再欺负你,你的回击也要停止。




06

最后要和孩子强调,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记得回来告诉爸爸妈妈。要他明白爸妈永远会理解他,也愿意帮助他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局面,尤其是内向的孩子,一定不要让他们把不愉快的情绪压在心底。

这个过程中,家长切忌不要参与到指责当中,可以给孩子一些安慰,同时帮他分析一下怎么躲闪让对方打不着,像捉迷藏似的。家长平淡的情绪会让孩子从心理上消除那些不愉快。





有时候别怕孩子吃亏,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冲突也很重要。


三岁前的孩子打人,大多数是因为动作比语言发展得快,他们还不怎么会表达各种情绪,或者他们只是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看到他喜欢的小朋友,想和别人玩,却不知怎么办,便只有去抓抓、咬咬别人。大一些的孩子,有时候打人只是朋友之间的小冲突。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过多参与,也许会让孩子没有机会回应对方,失去积累自己经验的机会。


要知道在多次的博弈之后,孩子才能找到保护自己和不受伤的最佳准则,教会他自己去化解内心的不快乐和愤怒,才是人生中更重要的课程。


所以,请不要再教孩子如何以牙还牙了,作睿智的家长吧,教孩子们用正确的方式应对。



编辑:晓洁、美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教孩子如何正确“争”与“让”,他真的会吃亏!
情绪启蒙: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避免成为情绪的奴隶
教育孩子的方法全在里面了!看看这精心挑选的32个案例
家庭小老师之360儿童机器人(巴迪)评测
“我不和你玩了”,女儿因为这话,放弃了所有原则
辅导作业气到跳河:中年妈妈太南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