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谓的爱只是一种刺激,暂时掩盖你的空虚



失去这个人之后所感受到的寂寞、苍凉、痛苦,在你还没恋爱以前就存在了。你所谓的爱只是一种刺激,暂时掩盖你的空虚。你通过另一个人来逃避寂寞,利用这个人掩盖寂寞。你的问题不在于这段关系,而是你自己的空虚。逃避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就像某种药,把真正的问题隐藏起来。这是因为你心中没有爱,所以不断从外在寻找爱来填补自己。这种缺乏爱的表现导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这个事实,你就不会再靠外来的人事物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有依赖,就不可能有爱。”灵魂只能独行,因为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方向,却没有能力控制别人的道路。如果偏要把别人拉到你的生活轨迹上,或者你又要强行的进入别人的世界,最终的结果无非只有两种,要么在自己的世界里等死,要么在别人的世界里被扯到四分五裂。




如果你能开始了解自己,不刻意去改变而只是照着自己的本质活,那么你就会开始蜕变。我认为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没有名气、野心和残酷。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他可以活得非常快乐。




你必须亲自去发现什么是你爱做的事,不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选择职业,因为那将使你永远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爱做什么。如果你真的爱做一件事,就不会有选择的问题了。 你心中有爱,让爱自己去运作,它就会带来正确的行动,因为爱是永远不会追求成就的,它也永远不会陷入模仿中。但是如果你只是任意做一些你喜欢的事,那并不是你真爱做的事。发现你真正爱做事,需要很深的专注力及洞察力。不要从谋生的角度来开始做一件事,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事,你自然就会得到谋生的工具。




如果你的心能够容纳无限的经验,虽然饱经世故,却又能维持单纯,这才是朴素。



我们空虚、无聊、悲哀,在心理上我们都是乞丐,不断追求别人或别的事物来弥补自身不足,来给我们希望,来支持我们,这就是我们把一件极普通的事都弄得十分丑陋的原因。




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你和我才是问题,而不是世界,因为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投射,而要了解世界我们就必须要了解我们自己。




在我们追求知识、贪得无厌的欲望中,我们失去了爱,我们磨损了对美的感受,以及对残酷事物的敏感性;我们变得越来越有所专长,也越来越破碎不完整。知识无法取代智慧,不论有多少的解释,聚集了多少的知识,都无法使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知识是必须的,科学也有它的地位;然而,如果心灵被知识所窒息,如果借着解释而将痛苦的原因敷衍过去,则生活便是虚度而无意义。




你害怕接纳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就是你为何顺应社会、父母以及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能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的想改造自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然后从接纳自己开始。




你们知道,庸俗的心永远不会叛变。 

庸俗的心顺从政府,顺从父母,什么事都容忍。 
我很担心,像这个国家,人这么多,生活这么困难, 
这种压力使我们听话,使我们顺从, 
于是渐渐的,反叛的精神毁了,不满的精神毁了。 
我们这种学校应该教育学生一辈子不满、不轻易满足。 
这种不满,如果没有落入满意、感激的管道,就会开始追寻,就会变成真正的智慧。



要觉察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想要成为他人的挣扎。理想在教育中并不重要,因为理想妨碍了对“现在”的了解。




重复与习惯,助长了心灵的怠惰。心灵需要冲击才能清醒过来,我们把这种冲击称为“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是那些陈腐的说明、辩解、谴责,这一切又使心灵昏沉如入睡。心灵时时落入这种怠惰的形式中,正确的教育者不仅要使自己的内心终止此种怠惰,而且要帮助学生对它加以观察。



你明白爱一个人是什么意思吗?你爱一棵树、一只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它、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回报,不跟随你,你仍然爱它,这种爱你能了解吗?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去爱,我们一点也不明白这种爱,因为我们的爱永远被焦灼、嫉妒、恐惧等所限。




唯有了解我们自己本身时,恐惧才会终止。 教育,不应该鼓励个人去依附社会,或与社会消极的和谐相处,而是要帮助个人去发现真正的价值-它是经由公正不偏的探讨和自我觉悟而来。如果没有自我认识,则自我表现便成为自我肯定。以及其所含的种种因野心和侵略性而造成的冲突。教育,应该唤醒一个人自觉的能力,而非只耽溺于自我的表现。




事物过去的样子,被当下改造,成为其将来的样子。这即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未来是被当下偶然改造而成的过去;明天是被今天的经验、行为和知识重新塑造过的昨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时间。




用各种东西填充自己并不能通向自我救赎的路,是虚幻、让自己以为充实而有意义。 我们所制造出来且使我们如此着迷的种种东西,却正好引起了毁灭与不幸。 只有工作而不了解自己,会导致挫折,以及因为挫折,而借着各种有害的活动以逃避的种种方式。 注重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它给予我们一种安全感,不仅是经济上的安全感,而且是心理上的安全感。知道自己有能力,有效率,足以使我们安心。




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一分自由的心情,一分自己给自己的悠闲自在的感觉,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




什么是不实际?请仔细想想。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教书方式、以及永不休止的战争……你能说这一切实际吗?野心和贪婪是实际的吗?一个建立在贪婪和获取上的社会,永远脱离不了战争、冲突和痛苦,这些是否实际呢?爱才是世上最实际的事。爱、没有野心、不被别人的话语影响而能独立思考……这一切都非常实际。能够爱就是最实际的事!




纪律的危险之一,是制度变得比制度下的人来得更重要。于是纪律取代了爱,而由于我们内心空洞无情,所以,我们执着于纪律。有纪律,有抵抗,均无法产生自由。自由不是一项目标,不是一种要在未来才获取的目的。自由在于开端,而非结局,它不存在于某个遥远的理想之中。





不要盲目接受任何事,不要管是谁说的话,你必须亲自来研究一件事。如果你只知道接受,你就会变得机械化、迟钝,其实就已经僵化了;但是如果你亲自把事情研究清楚,那么你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生命力而富有创意的人。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努力似乎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显然我们的生活中无法没有它——早上努力爬起床,努力去上学,努力去办公室上班,努力维持某个连续的行为,努力去爱某个人。我们的整个生活,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到走进坟墓的那一刻,就是一系列的努力。而努力意味着冲突。




知道自己会弹琴,或会造房子,使我们有一种活力感,一种逼人的独立感。然而,由于渴望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强调了能力,这是摒弃了充实的生活。




你和外在世界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存有,各自有各自的问题;其实你就是这个世界,你的问题正是世界的问题。伤害别人等于摧毁自己。我们在理智上都知道万物是一体的,但我们把这种认知和真实的情感区隔开了,因此永远也无法领悟这不凡的境界。





琐碎根本就是一种“我”的意念。“我”使心卑贱,永远想着自己的成功、理想、想要完美的欲望。这一切使心卑贱,因为,“我”不论如何扩展,一样渺小。所以,盘踞着小事的心是卑贱的心。一直想着事情,担心考试,担心工作,担心父母、老师、上师、邻居、社会怎么想我们的心,是卑贱的心。这一切念头都是想赢取他人的尊敬。然而,受人尊敬的心、庸俗的心,并不快乐。这一点你们要听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寂寞时 ,安静地读你
那些触动心灵的唯美句子
克里希那穆提语录
我在寂寞中安静的读你
开启一扇窗
━═╬※ 這樣的女人不好遇,萬壹遇上請珍惜...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