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东新区白沙组团科学大道科学谷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展示

方案A云溪萦绕蓝绿交织

本次规划将“白沙组团科学大道科学谷”功能定位为:信息科技创新示范区、数据龙头企业集聚区、生态宜居宜业活力区。基于白沙组团整体空间格局协同优化,提出“云溪智谷、腾飞中原”的设计主题。同时以城市生命共同体为规划理念,吸收城市经典空间模式并整合创新,建立脊轴群组空间组构新模式,形成“一体两翼,一核双轴,一带四区,组团联动”的规划结构,实现“一体两翼,带状延展;云溪萦绕,蓝绿交织”的整体设计意向。十字双轴构筑主体空间骨架南北向延续白沙组团南北中轴,以生态人文与创新共享为内涵,串联象湖及省级行政功能区,布局环象山生态创新绿核、环予湖大数据总部集群、数据灯塔、智慧之门等功能,建立南北空间脊轴。东西向强化科学大道发展主轴,布局大数据创新要素和总部集群,利用两侧绿带打造城市创新景观走廊,结合南北向垂向绿廊缝合两侧活力空间。于十字双轴交会处打造环象山创新绿核,统领片区大数据创新功能。基于十字双轴和生态绿廊打造一体两翼的空间组团空间布局模式。中心片区为大数据创新核心中心片区是大数据创新的核心板块,以南北空间脊轴串联两大片区,北部拥湖筑心优化空间格局,聚集龙头企业研发总部、“智慧之门”共享创新平台、大数据创新交流中心等职能,构建生态活力共享的龙头总部创新集群;南部打造环象山创新绿核,以生态促创新,布局大数据创新平台。东西两翼以大数据应用企业总部创新集群为主体功能,打造产城深度融合的城市复合组团。云

方案B智慧创新未来城区

规划秉承中原崛起的时代梦想,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借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强劲动力,以智慧创新产业为引领,以优质生态本底为依托,以服务国内外精英为目标,通过绿色、复合、多彩、创新、交流的“SMART”设计理念,全力打造以生态为本底,以科技为引领,全方位展现一个具有前瞻性思维的未来城市片区。方案总体呈现“一带一轴一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带:在科学大道北侧构建活力公园带,提升区域生态品质。一轴:依托科学大道布局城市服务、科技体验、文化娱乐,与中央公园共同形成活力服务轴、形象展示带。一核:依托郑东新区智慧岛建设,紧邻白沙组团核心区布置智慧创新核。多组团:规划打造七个高品质综合宜居社区。规划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形成智慧管理示范园、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园两大园区,协同龙子湖湖心岛及大数据特色产业园、白沙大数据产业园,共同构建中原地区大数据智慧核心。规划对城市高度进行总体控制,以中央公园为核心,整体呈现出中间低、两侧高、节点地标突出的空间意向,塑造有序律动的城市天际线,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谷地。形成交通性、景观性、生活服务性以及林荫大道四类城市景观界面,丰富城市多种体验空间。规划重视魅力城市空间的塑造,通过纵向绿廊使中央公园向周围城市组团延伸,形成4级绿地景观系统,使人们步行每5分钟即可到达1处城

方案C科创之冠活力之城

方案立足区域协调、生态优先、文化营造、职住平衡四大理念,将科学谷作为白沙组团北部之首,科创之冠。功能定位为中西部地区郑洛新科技创新高地、郑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力带、美丽大郑东产城融合活力示范区。紧扣创新发展的主题,建设科创先进之城、创新活力之城、高效复合之城、生态文化之城,形成“一河两岸提活力、三轴推进促发展、五区协同融产城、一冠引领曜郑东”的规划结构,构建“科创环+服务体+生活圈”为一体的目标体系。其中,产业布局为“T台+两园,三廊串多点”的空间结构,构建产、学、研、居、服为一体的科创产业生态圈。T台:“2+1”创新主体布局在T型空间走廊,为科学创新龙头及核心企业的秀场,形成大数据、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联动发展模式,集中展示科创产业发展成果。两园:在校企联合示范园建立人才培训中心和校企合作平台;在万众创业园建设众创学院及创业服务中心。三廊:北部科创产业孵化廊、中部生态人文廊、南部科研服务廊。多点: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向外呈圈层式布置散点状、网络化的支撑服务业。在空间使用策略上,一大亮点是“高低有序、显山露水”,即合理控制地块开发强度,构筑疏密有致、通风透气的空间序列和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规划还引入了“DNA双螺旋”链条结构的理念,结合规划水系打造一条东西贯通的生态绿廊,将由古至今科学发展三大时期的主题元素植入绿廊之中,打造源起、演

方案D数据巅峰山水之城

规划为“一心、一带、两轴、三片区、六组团”的空间结构。以象山为中心,功能组团为单位,适配等级路网为纽带,水体绿化为网络的四大空间构建策略,空间塑造紧紧围绕三个主题概念开放创新、绿色有机、智慧活力进行展开。开放创新:塑造开放创新的大数据企业高端集聚区;绿色有机:构建绿色有机的白沙中轴线北端城市节点;智慧活力:创建智慧活力的产城融合新城区。科学谷以流动空间串联主要绿地,形成“一山一湖、五个社区公园”的绿化骨架。象山公园和大数据水广场是未来城市特色的大地标和大节点。为塑造具有特色的数据巅峰环境,城市设计提出公共建筑内外部共享空间的联系,以及建筑外部环境与整体山水自然元素的串联,以此来激发未来科学谷数据巅峰的互通、共享、活力和创造力。

方案E产学研居步移景

异项目设计总体思路为全面打造功能复合片区,并强化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产业社区与功能主轴互动,实现产学研居一体化。设计理念还将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以实现高品质的城市功能绿地系统,吸引人才落户,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根据空间结构与功能构成,将规划区划分为:数据创新研发区、活力共享创意区、龙头企业总部区、中小企业总部港、现代商务区、智慧居住社区、文化教育片区等多个功能分区。道路规划方面,内部组团路网呈“棋盘式+自由式”分布。其中,方案规划的慢行步行系统,充分结合滨水的绿化及开敞空间,强调与湖面、水系的零距离互动,形成步移景异、节奏有序的步行感观体验。

方案F金带玉珠绿网交织

规划通过“生态低碳、聚合生长”的规划理念,形成“一带、一环、三轴、两心、七片区、多节点”的规划结构,打造“金带延展串玉珠、绿网交织融七区”的空间格局。一带:贾鲁河滨河休憩带,全段分为体育养生、创意文化和时尚休闲三个主题段。一环:引水入园、贯穿全区的滨河创意环,串联起各个功能片区,是重要的一道慢行空间。三轴:科学大道都市空间发展轴、基于山水格局下的科研创新轴、商务办公发展轴。两心:西部大数据研发中心和东部综合发展服务中心。七片区:科技会展片区、园区提升发展片区、大数据产业片区、高教科技研发片区、体育休闲健康片区、商务办公发展片区和生态智尚居住片区。

方案G水绿交融郑东旗舰

方案结合用地空间布局,设计思路取“航母”为意向,将项目地规划成为郑东旗舰、智慧方舟。以象山为核心区域,以科学大道为核心产业带,串联南北向轴线,打造一核、两轴、一带、七区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结合城市产业发展,功能分区规划形成信息科技区、信息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区三大片区,分别设置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物联网中心、科技孵化园、文化创意园、服务社区等。项目以象山为核心引领,基地内水系纵横交错形成景观系统完整清晰的结构体系中,基地内水系绿地相互交融,生态环境恬静优美,生活社区舒适安逸,产业园区空间宜人,办公空间高端气质,公共空间欢快活泼,一个智慧、生态、健康的活力新区将承载时代方舟向前驶进。

方案H数梦未来镇绿色智慧

城方案规划整合教育科研用地,结合杨桥干渠,形成“大数据+教育科研”“大数据+高新技术”数梦岛,并以此岛成为白沙组团“中轴核心节点”、终点。规划“一主轴、一次轴、一个核心功能节点、多个次要功能节点、九区”。一主轴、一次轴:呈十字轴,南北向为主轴,联系未来岛、体育中心;东西向为次轴,联系智慧教育、科技以及生态住宅区。一个核心功能节点、多个次要功能节点:分别为未来岛核心功能节点、智慧教育、科技次要功能节点。九区:分别由五个生态住宅区、其他四个区分别为未来岛区、体育中心区、智慧教育区和智慧科技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谷歌Sidewalk新规划:未来城市的现实回归?
陈金虎盛蕾调研“两湖”创新区 | 推动“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启动建设
三城一区档案 北京创新高地将这样建
张京祥:从边缘空间到创新空间:重新认识大都市边缘地区│实践探索
最新规划!舟山又有一座国际化新城即将崛起!公园、商区、学校…都落户这里!
伊春城市重要景观节点规划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