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

摘 要: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景观,对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探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等景观设计的3个原则,其次分析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乡村聚落性景观、乡村生态性景观及乡村生产性景观”等,最后提出尊重传统乡村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景观设计应做到商民分离等乡村景观规划建议,为乡村景观实际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0 引言

美丽乡村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基于农村地区变革而提出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作为主要理念[1,2] ,通过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将农村塑造成为“村村优美,人人幸福,家家创业,处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乡村。从乡村景观角度看,“美丽乡村”建设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农村区域优势,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社会层面看,“美丽乡村”建设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从群众生活需求层面看,“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丰富百姓业余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同时还能缓解城市人群的生活压力。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基于乡村自然环境资源及经济发展程度等诸多因素,以本地区特色自然及人文环境为核心,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对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目前关于景观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景观配置方面,对乡村景观设计的研究报道较少。邵剑杰[3] 等通过对桂林市阳朔县新寨村景观进行规划实例分析,探索了3个景观设计方法。王佳等[4] 认为乡村景观设计应该按照生态、地域、可持续的发展原则进行设计,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我国是我国农业大国,共有69万多个行政村,因此,做好乡村景观设计工作对建设美丽乡村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1.1 尊重地域文化特色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及我国农耕文化的源头,乡村地区保留着我国较为完整的特色农耕文化[5] 。乡村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是当地农民最大的精神财富。因此,乡村景观规划应按照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和保护地区文化的原则,规划设计时突出不同地域文化以及历史特色,以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1.2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为人类生活提供必要的光照、水分、温度以及食物等,是人类生长繁衍的基础。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时应以保护生态环境及尊重生态环境为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和先进施工技术,将自然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有机融合到一起,真正形成一个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环境[6,7] 。由于过去乡村过度粗放开发,进行陡坡地开荒、乱砍乱伐,填湖造田等,给乡村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植被减少[8,9,10]。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时,应制定合理开发制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原则,对乡村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开采、经营和开发。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制约因素

2.1 城乡地域分布不平衡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存在较大差异,给区域统筹发展带来较大制约。城市地域空间布局存在混乱、无序现象,城乡发展不平衡。多数乡镇结构松散,区域之间联系不紧密。同时,各省市交通及基础设施发展层次也存在较大差异,给乡村景观规划带来较大制约。

2.2 城乡二元化结构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城镇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较慢,收入没有相应提高,导致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依然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

2.3 景观规划平均规模有限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空间总体规划不均衡,平均规模有限,给乡村景观规划带来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是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整体性发展,但对整个区域经济文化的辐射能力范围较窄。二是以小城镇为平台,构建城市和农村并向发展,但城镇规模有限且不均衡。

3 不同类型乡村景观分析

3.1 乡村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指由乡村生活环境和建筑构成,是乡村基础性环境景观,历史优秀、具有人文特色的聚落往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11] 。其中,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一般体现在乡村的街道、庭院、广场、公园、文化设施场所等一些公共空间等,这些环境是村民直接紧密接触的景观,往往能给居民带来最直接的感受。乡村建筑景观则记录了村庄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出村庄的整体独特性。,如位于河南省浅井镇东部的扒村,环山叠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扒村瓷窑遗址”所在地,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拥有灵翁庙、观音堂、清代民居建筑群、定远寨遗址等大批文物古迹,对于研究禹州古代地方建筑具有较高的实物价值。因此,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应尊重村庄肌理,在尽量不破坏村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对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设计。

3.2 乡村生态性景观

乡村生态性景观主要包括水系、植被、森林以及自然保护区等不可建设用地的景观资源,这些资源主要以保护为主,规划为辅。其中,植被主要包括深林绿地、走廊、生态防护林等,在景观规划时应以保护为前提,将这些植被与自然结合到一起,设计出宜居的生活空间。水系主要指湿地和河流,在景观规划时应通过对水系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设计出具有灵动感觉的水体景观。自然保护区对稳定地区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景观规划时应避免人为活动对其造成破坏[12] 。

3.3 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除了农村生产景观,还包括农作物生长景观。乡村生产性景观主导者是生产者,因此其生产过程和特征决定了乡村生产性景观特色。在景观规划时应从生态景观学角度出发,将农田整体生长情况和农作物生长景观定位为一个版块,其中可融入作物种类、规模大小、格局等因素,使乡村生产性景观具有生态和学习价值[13] 。

4 完善乡村景观规划的建议

4.1 尊重传统乡村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

乡村是居民生活的核心地带,乡村环境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景观规划时应尊重传统乡村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一是从村落原始形态入手,不断深入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起主要作用的节点元素、空间肌理、景观素材等,以构成乡村聚落温馨格局。二是保护好传统乡村建筑,如古老街巷、雕花木庄等。三是在原有乡村道路基本骨架之上,因地制宜规划道路,实现乡村景观与现代风格的有机融合。四是加强水系景观设计,对水塘周围进行绿化,搭配不同类型树种,同时控制水面植物的密度。

4.2 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

乡村的街道将整个乡村编织在一起,形成独立的居民生活空间。因此,乡村建设不能无序和盲目建设,应该在合理规划基础之上,形成尺度宜人、通达性好的乡村生活空间。在景观规划时应突出规划公共服务半径的合理性,可以步行作为参考依据,建议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如医务室及社区活动区规划在半径600m内,步行12min内可以到达的位置,充分体现景观规划的人性化特点。

4.3 发扬乡村地域特色

乡村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民俗文化、地域风情以及历史传统等,在乡村景观规划时首先要突出地域特色,在营造景观上要考虑乡土元素,利用乡土植物、乡土石材、风俗故事等设计雕像和景观。其次应让自然和村民的生活环境进行融合,在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更加强调景观的特殊性,着重体现地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独特魅力[15] 。

4.4 景观设计应做到商民分离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许多乡镇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工业企业布局和景观规划不合理,容易导致乡村地区出现夏季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问题。因此,在景观规划使应该将工厂区和居民区进行有效区分,对工业厂区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重热量排放与吸收效应,厂区绿化植被不易宜过于茂密;而对居民区进行景观设计时应主要突出宜人特色和绿化带设计。

作者简介: 田韫智(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景观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及技术。Email:13803963223@126.com;

基金: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居住区建筑中水独立式回用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12210231043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策略】乡村旅游升级的六种方式
乡村景观,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筑梦心田,为诗意栖居营造最美的风景 ——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乡村振兴规划,绝不是照搬!
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