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76岁还亲自做蛋糕,40年如一日,这就是1929老上海第一网红栗子蛋糕…


周末做啥,上海65万最IN小伙伴の部落



我记得有个词叫“一生悬命”,大概的意思是“将自己一生一世的生命,都寄托在了某件事上”与抖机灵的善变相比,这种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着实更让人钦佩啊。


小怪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呢,

是因为前天拜访了一位“一生悬命”的【栗子蛋糕爷爷】

▲“栗子蛋糕爷爷”应关葆


新闻上这样评价他和他的栗子蛋糕 ——



应关葆:1941年出生于上海,

如今76岁,仍然每天坚持在衡山宾馆,

亲自动手做栗子蛋糕。



对于这样的老师傅,小怪除了心生崇敬,自然也想亲自拜访下他老人家啦,深聊许久后发现,他的一生、他本人,就像一本耐读的书…





衡山 饼屋

“栗子蛋糕爷爷”亲自坐镇

百年老配方 一口88年前的味道

▂▂▂


要找到这位“栗子蛋糕爷爷”应关葆,当然就得去他工作的衡山毕卡第饼屋了~

小怪表明来意后,应老师傅笑呵呵地说欢迎欢迎~



才聊了一会儿,应老师傅就向我们亮出了两件宝物:

一个是他引以为豪的栗子蛋糕

一个是衡山宾馆的“镇店之宝”,爷爷辈的手绘设计图纸。



蛋糕先放一放,应老爷爷翻着这本图纸,要给我们讲故事啦:



应老爷爷说,记得那个时候是1955年吧,他的师父潘博亮刚到衡山宾馆工作,带去了制作出“甜而不腻,细嫩爽滑”栗子粉的独门秘方;


▲最右边那位,就是潘博亮老师傅啦,堪称上海滩西点宗师


当时的衡山宾馆,是一座承载着法式Art Deco风格的公寓建筑,原名叫“毕卡第公寓”入住的都是一些政客、高官人士,解放后改名为“衡山招待所”,接待苏联专家。



而当时苏联专家们在衡山招待所里最喜欢的,

就是这道“栗子粉”,还将它誉为“东方的西点明星”。


也是因为他师父,栗子蛋糕才逐渐在沪上商贾名流圈流行起来。



上海街巷中留传着这样的民谣:

“入口栗子粉,润肺爽心门;

外带风飘香,夹道也相闻”

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中,栗子蛋糕就是童年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大家现在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


里面列举的几个老式点心中,位于首个的就是这款栗子蛋糕~


然而10多年前,栗子蛋糕因故消失了…

差点就吃不到这种小时候的老味道了,扎心啊!


好在3年前,衡山宾馆又请回已经退休的西点师潘博亮师傅的第一代徒弟,被称为“栗子爷爷”的应关葆


应老师傅在衡山宾馆做了近40多年栗子粉,

为糕点奉献了大半辈子,退休后被请回时,他一口就答应了,

现在依旧每天出入于后厨亲自指导、制作着栗子蛋糕。



时光在飞逝,年岁渐长,但不变的是应老师傅对栗子蛋糕的热爱与执着!



应老师傅花费数月在河北迁西找到最好吃的栗子,

潜心调制配料,在保证环保无添加的基础上,

让传承八十多年的栗子蛋糕重新面世,

让“童年的味道”重回上海人的生活。



小怪也偷师到原来这个小小的栗子蛋糕其实有着很大的学问!

比如要靠手工制作、栗子的选择、还有栗子粉细腻程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栗子的选择,应师傅亲自严厉把关

为了挑选最甜糯的栗子,考察了近半个中国,最后发现迁西的栗子口感爽滑、甜而不腻,最适合做栗子粉。



别小瞧了这些栗子,据说它们也非常受日本一些栗子甜品制作大师欢迎~



越说越馋,于是小怪就决定去后厨探个究竟!

为大家揭开栗子蛋糕的制作过程,擦好哈喇子,哈哈~~~



讲真,小怪看到后厨还是有点吃惊!

放眼望去,并没有任何高大上的设备,制作的工具也都很简单,几乎全靠手工完成~



在蛋糕盒子的底部敲好生产日期,然后把蛋糕胚一一分装好;



最底部的蛋糕也是小时候常吃的戚风蛋糕;



因为小怪去的晚了,没能赶上制作栗子粉的过程,但是听应师傅的口述,原来是真的费功夫!



栗子粉的制作需要三个步骤:蒸、过筛和压

蒸完之后,用手工的方式将栗子压碎成粉末状,然后加入白脱、糖和酒变成调过味的栗子泥;

再用一种特殊的夹子,将栗子泥压成细小的颗粒,到这一步,栗子泥才算完成。


▲没错,成品就是这样的

所以老一辈人都喜欢叫它“栗子粉”

然后分别装进蛋糕盒子里,分量把控也都是靠应师傅的眼力~


最后挤上奶油,此时后厨一直飘着一股香甜味,馋的类~~~


最后盖上盖子,一个个“白胖子们”就等着被推去门店咯!




地位堪称“上海的提拉米苏”

一天限量300个 24小时保质期

▂▂▂


每天供应300个 | 上海的提拉米苏

藏在衡山宾馆里 | 东方的西点明星

一口88年前的味道 无添加 纯天然

每一口都是老上海经典味道


售价:12元/个


其实栗子蛋糕处处都有,味道也不差,

但能称得上是上海滩最经典的,绝对就是衡山宾馆的栗子蛋糕!



打开盖子,熟悉的奶香味又扑鼻而来,中间是厚厚一层的栗子粉,甚至有要覆盖蛋糕胚的趋势!



奶油的味道有点像“惯奶油”,不腻也不甜,还蛮好吃的!

而栗子粉真的和外面卖的不!一!样!入口超级细腻顺滑,一点也不粘牙,不像有些栗子蛋糕有点湿口,裹上蛋糕更好吃,还有一点点酒味~




怪不得这个栗子粉能被称为“上海的提拉米苏”,的确当之无愧啊!!



应师傅还告诉小怪,为了大家的“中国胃”,还将栗子粉下面的蛋糕的甜度降低,老年人也可以撇开奶油,直接吃栗子粉和蛋糕,味道也很好的!




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的人从川沙赶过来,就是为了吃一口老味道,到下午3、4点基本就全部售罄!大家可要赶紧啦~




- 还有其他好吃的蛋糕 -

▲奶油千层酥

这个蛋糕也是畅销款之一哦!

有点像拿破仑,酥皮层次分明每一层都有奶油,上层是黄油酥粒,底层松脆,而且也不容易碎~


口感很厚实,一口下去超级满足,还能吃到黄油酥粒,很香~


还有提拉米苏、大理石蛋糕、布朗尼等等,价格也不贵,但是出品稳定,性价比很高!



除了经典的蛋糕外,还有面包有卖,包装上能看得出国营的特色~哈哈



小怪发现有一款叫“抹茶菠萝包”的,抹茶和菠萝包的结合还是挺少见的啊~



撕开给你们看看,里面还有奶黄夹心,就是小时候一直吃的那种!!



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应老师傅还给我们看了好过老照片,还给小怪讲述当年物资不丰富的年代,每个西点师傅可都是吃苦吃过来的。



这两张有些发黄甚褪色的照片里的西点,放在上世纪80年代,绝对扎台型哦!



一辈子研究西点,用“匠心”去做的食物,每吃一口,都能碰撞到它浑然天成的品质和温度。


说了那么多,听了那么多历史,小怪也终于明白现在大家一直说的“匠人匠心”:

再多的网红和流行的东西,

最终还是要经过时间沉淀的考验!


有些东西显得弥足珍贵,是因为它稀少;

而有些东西需要即刻去珍惜,是因为它正在消逝…


就像我们不会再有一个童年那样,

这些快要消逝的老味道,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最后,

小怪还给应老师傅录了一段视频,

隔空和你们喊话,

你们一定要认真听哦!


食物比城市重要  而人比食物更重要”

食物好吃  人情才更有味儿”


小怪也感谢像“栗子蛋糕爷爷”这样的默默付出的老师傅们,让更多的人尝到老上海的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款上海滩经典栗子蛋糕,竟然坚持了87年不变的老味道
沪上第一网红西点,89年不变的经典味道,只能活24小时!
嗲!老底子上海宁最爱的12家老牌西点,吊打现今市面网红!
嗲!魔都最全海派西点,懂经老克勒才晓得!
这13家“老牌西点”才是上海人的骄傲!
上海人心里的白月光,竟然是一块朴实的小蛋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