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解读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博白县高中 “杜郎口模式”实验培训材料之三

 

兖州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吸收了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精髓——“预习、展示、反馈”,结合高中学阶的实际,开展了“‘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几年来的实践,不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教改经验,这一模式的实验被山东省列为学习杜郎口实践典型,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何谓 “‘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比较两校的课中时间的划分,理解“循环大课堂”。兖州一中这一模式是在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根据高中阶段不同于初中,不设置专门的预习课,而是把课中的时间分为“35+10”。实施“展示+预习”的教与学。展示(35分)是属于上节课的内容,预习(10分)是下节课的内容,课中10分钟的预习是不够的,预习延伸到课下。该校的老师形象地说“循环大课堂”是揪着课上10分钟的“小尾巴”,一直让它对接到第二天的课上。有人评价说: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效益,兖州一中解决的是“课上和课下”效益。如果说两校的不同,杜郎口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兖州一中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杜郎口是“10+35”,而兖州一中是“35+10”,时间的颠倒,意义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属“自主学习”模式,瞄准的都是“高效”,殊途同归。

其次,通过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图示”,阐释各个环节步骤和时间分配,进一步理解“高效”含义。兖州一中每节课的起点在前一节课的后10分钟。教师围绕“导学案”领着学生做下节课的预习,将预习目标具体化,这个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第二天,与下节课的前35分钟对接,这35分钟是组织学生充分展示,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里布置的“学习任务”,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将教师导学、学习预习和展示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三步为一课”。兖州一中老师这样形容说:10分钟是“预热”,“课下”时间是自我“加热”,35分钟展示时间是“燃烧”。当一节课的45分钟分配的展示时间适当地减少,而预习时间适当地增加,也就是留给学生自学时间多了,学生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学习效率随之提高,达到了高效课堂。今天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于走进社会里学生成为学习型人才。

“三步六段”是实施教学的步骤和环节。

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老师的主要工作是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具有本校层次班特色的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和指南针,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认真落实导学案的具体内容,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初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兖州一中在课改初期编制的是“预习提纲”,结构比较随意,除了一个教学目标外,对功能、容量、格式、结构等都没有做出具体要求,很多“预习提纲”逐步变成了习题集和考卷,有些老师甚至图省事,用电脑下载复制别人的资料。其结果是学习预习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大量的题,学生不知从何下手,预习效果越来越差。这种“预习提纲”无法承载课堂改革的重任,必须围绕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和充满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重点应该在“学习引导”上,“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该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结果“导”和“学”促成了“导学案”。出炉的“导学案”和作业、试卷有根本的不同,分为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

编写推行“导学案”的要求:一是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知识。二是要深入浅出将知识问题化、层次化。在内容、形式和难度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实现了从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三是一个“导学案”要经过三次生成。课前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或两人备一节课生成,课中师生碰撞生成,课后反思课堂生成,三次生成的“导学案”入档存室。四是推行“导学案”必须做到“五个强制规范”。(1)必须一课一案;(2)杜绝学案的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3)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4)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双色笔,明确已知和未知问题;(5)杜绝单人板书现象。

课中实施“35+10”的“展示+预习”。前35分钟进行新课的学习展示,集中体现“六段”:(1)重申目标——进步明确“导学案”中提出的“三维”学习目标。(2)学情调查——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和展示,了解学生对各个层次知识的掌握情况。(3)问题汇总——对学情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理清问题的头绪,分出重点、难点,进行归类。(4)精讲点拨——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评价机制。(6)小结归纳——将本节内容、知识进行整理成型,做好知识的归类。“六段”的课堂中,有讨论、有质疑、有对抗、有点拨,体现了体验性学习,激励性评价和即时化管理的特色,实验了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后10分钟是预习新课。老师发放“导学案”,方法上指导学生预习,时间上提出建议,简单地形成建设性意见,使学生对下节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实现课下的高效学习。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教师精讲和点拨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0分钟。正象兖州一中老师说,以前的课堂是教师的“单口相声”,现在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说的,“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说的。

“六段教学”的基本原则是:预习先导、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

课后是师生反思本节课的教与学,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形成疑问带入下节课堂。

最后,为确保“‘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兖州一中制订了评价标准:(1)目标清晰明确;(2)预习效果达标;(3)调查全面精准;(4)汇总典型突出;(5)精讲点拨到位;(6)检测及时恰当;(7)小结全面准确;(8)预习目标明确;(9)任务分配恰当;(10)明确指示方法;(11)老师参与预习;(12)紧扣目标学习;(13)目标达成度高;(14)展示精彩充分;(15)质疑对抗明显;(16)人人积极参与;(17)团队作用显著;(18)激励评价恰当;(19)课堂环节完整;(20)师生角色转变。

本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时间、空间和材料),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有备有学,有目的、有方向、有兴趣、有成功感,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对兖州一中高效课堂的认识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学习材料之八
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