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路军三个师长林彪、贺龙、刘伯承,日寇最想逮住谁?为什么
userphoto

2023.02.01 四川

关注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占领整个东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开始全面侵华。

卢沟桥事变之前,西安事变爆发,逼蒋抗日的目的已经达到,蒋介石表示准备抗日,不久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个月,根据国共协议,西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仅用两个简短的段落,小客即提了十大元帅中的九位,除了陈毅元帅率属于新四军在江南抗日外,其他九名元帅全在八路军。

八路军

八路军总指挥部设立在敌后,日军除了在正面战场进攻外,对敌后战场也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时时刻刻想抓住八路军的正副指挥,即朱老总和彭老总。

虽然日军很狂妄,但想直接抓住八路军的正副指挥,这个还是很有难度的,日寇自己心里也明白。

虽然他们也想采取“擒敌擒王”的方式,通过抓住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官来瓦解八路军的抗战意志,但是八路军也不是吃素的,岂能让他们随便拿捏。

为了解决自己占领区的问题,日寇计划对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师长下手,即抓住林彪、贺龙或者刘伯承中的任何一人。

别说抓住三个,能抓住一个也不容易,那么日寇最想抓住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日军一路势如破竹,但还是遇到了一个硬茬,9月14日,林彪率领115师主力赶赴平型关,他亲自前往前线勘察地形,并制定伏击方案。

9月22日,日军第5师团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林帅一看机会来了,遂开始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

9月24日,115师各部到达指定位置,9月25日,平型关战役开始,从拂晓一直打到下午3点,115师大获全胜,歼灭日军1000多人。

日军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第一次见识到林帅的厉害,开始对林彪进行研究,板垣征四郎也成为日军侵华后第一次失败的主将。

林彪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从参军到指挥平型关战役的1937年,林彪已经有了10年指挥作战的经验了。

林彪

平型关大捷之前,林彪的名声不是太响,国内知道他的人不是很多,更何况是日寇,加上林帅本身年龄就很轻,所以在日寇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不值得一提。

虽然他被任命为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师长之一,但是日寇并没有把他当做对手来看,直到平型关大捷之后,日军才开始专门研究林帅。

林帅一时名声大噪,变成了抗日名将,享誉国内国际,所以日寇开始重点研究他,想把他抓住。但不巧的是,1938年2月,林帅在率领部队从晋东北南下时,被阎锡山部队的哨兵开枪误伤,后转移到延安治疗,再后来到苏联治疗,直到1942年回国。

从苏联回国后,林彪先去了重庆,后一直在延安中央党校搞军事教育工作,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他都未上抗日前线,所以日军心心念念想抓住林彪,后来也只能不了了之。

总结一下,日军一开始并不是很重视林彪,觉得他很年轻,并没有什么谋略,成不了什么气候,所以相对于刘伯承和贺龙,日寇还是最想抓住他俩,但平型关大捷后,日军开始转变了思想,重视林彪,但是林帅却因为被误伤,退出来了战场。

贺龙出生于1896年,1916年开始用两把菜刀闹革命,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已经有21年的指挥作战经验了,无论是资历、军龄还是名气都比林彪大的多,所以日寇很重视贺龙,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非除之而后快不可,如果能逮住他,那就更好,俘虏八路军的一个高级指挥官,好不威风。

贺龙元帅

虽然日寇很早就注意到贺龙,但是和刘伯承相比,日军最高参谋部还是习惯性的把他看成没有什么谋略的猛张飞,觉得他只不过一个草莽英雄,不足为虑。

但是随着120师在战场上的表现,日军开始吃尽苦头。

1937年9月,贺龙率领120师东渡黄河,挺进敌后,后发动忻口战役和雁门关大捷,开辟晋西北抗日革命根据地,后又多次指挥部队打击日寇。

120师不仅要打击日寇,还要保卫边区的安全,保护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所以在战场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要不然贺老总一定会成为日伪军最害怕的噩梦。

总结一下,日军很早就注意到作为八路军主力师师长之一的贺龙,也听闻过他的事迹,也研究过他,也很想抓住他。但日寇的偏执也是有的,他们始终认为贺龙不过一介草莽,不会成为他们侵华路上的拦路虎,但结果恰恰相反,贺龙对日寇的打击力度很大,也完成了保卫党中央和边区的任务,日军的每次扫荡均被他打破,日军的后方严重不稳。

刘伯承的资历更老,1912年辛亥革命的时候即参军,到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时,他已经有25年的军事指挥经验了,不仅如此,刘伯承被誉为“谋帅”,以谋略见长。

1916年时,即成为川军谋略第一人,也被誉为川军军神,1927年后,又进入苏联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校学习,回国后,即被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

刘伯承

当刘伯承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师长时,日寇即开始研究怎么能在战场上逮住他。

日军最高参谋部认为刘伯承是日军侵华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威胁,所以想方设法,不计一切代价的想抓住他。

日军最高参谋部也很偏执的想和刘伯承比比谋略,而且刘伯承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引起了日寇的仇恨。

129师歼敌最多,八年抗战期间,歼敌总数达到恐怖的42万人,而129师刚建立之初,仅八千人,是三个主力师中人数最少的。

刘伯承和129师一直在太行山上杀敌,靠近战场的最前线,日寇做梦都想抓住他,他们曾多次设计陷阱,诱捕刘伯承,均被刘帅识破。

越是抓不到,日寇就越是生气,越是生气,就越想抓住他,日寇为了抓住刘帅,已经陷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但令他们不解的是,刘伯承指挥部队四处出击,但日军连他的影子都见不到。

无论是板垣征四郎还是冈村宁次,每次指挥抓捕刘伯承的任务都是无功而返。

尤其这一次特别惊险,1942年5月,冈村宁次指挥第1军向根据地杀来,岩松义雄根据冈村宁次的指示,成立两支特别挺进支队,一支针对彭德怀和左权,另外一支则针对刘伯承和邓小平。

5月12日,侦查部队侦测到敌人即将行动的情报,根据得到的一点信息,刘伯承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推算出敌人将要进行大规模扫荡。

陈赓

他在敌人即将进攻的前两天,就向部队下达命令,应对反扫荡,随时准备转移。

5月19日,他又得到敌人大举进攻太行山北部的消息,他立刻命令战士们扔掉多余的物资,轻装简行。

随后,陈赓又向他发来情报,说日寇有两个特别行动队在执行特殊任务,刘伯承元帅当即识破敌人的奸计,这又是敌人发起的一次“斩首”行动。

他立刻命令129师师部销毁所有文件,化整为零,分头撤离。

大家全都打散了,约定在固新村集合,当大家在新地点集合后,才发现敌人袭击了八路军129师原来的师部所在地,所有人死里逃生。而在大家刚离开两个小时后,敌人的斩首部队就赶到了,我军撤离人员差点跟敌特别行动队撞了个满怀。

总结一下,八路军3个主力师师长林彪、贺龙和刘伯承,敌人还是最想逮住刘伯承,他们对刘伯承很不服气,总想跟刘帅比个高下,不管是板垣征四郎还是冈村宁次,都想和刘帅掰掰手腕。

但是刘伯承以谋略见长,和他们斗智不落下风,所以,对于刘伯承,他们也只剩下恨了。

日军的特别行动队也不是完全没有奏效,虽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和贺龙他们一个都没抓住,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却因此牺牲了。

左权

但我军也没有放过敌人的高级指挥官,杨成武指挥八路军独立团在黄土岭战役中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在日军中引起了很大震动,也是对日军士气的一次强烈打击。

阿部规秀是抗日战争中被我军击毙的职务最高的日军将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参加的重要战斗! - 战史风云 - 凤凰论坛
八路军“近战夜战狂扔手榴弹”战术是怎么产生的?
抗日战争八路军3个主力师,哪个师战果最丰,哪个师实力最强劲?
八路军有三个主力师长林、贺、刘,日寇最想抓住谁?为什么这么说
十大元帅成名仗:彭德怀是百团大战,林彪是平型关大捷,刘伯承是挺进大别山
1938年林彪中枪,开枪的哨兵下场如何?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