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士钊在北京闲逛,见一卖卷烟妇女,大吃一惊,连夜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安排工作!
userphoto

2023.06.27 四川

关注

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菜市场闲逛,看到一卖卷烟的妇女,大吃一惊,连夜给毛主席写了封信。毛主席看完后,沉思片刻:“有志气,给她安排份工作!”



从1912年到1955年,在这短短43年的时间,人们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见证了统治了这个地区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灭亡。她从高高的枝头摔落,随历史的洪流沉浮,最终成为了与普罗大众一样的尘埃。

“我现在坐在屋里,下女在旁边用熨斗烫衣服,老仆在窗外浇花,小狗瞪着眼珠蹲……实在没有词儿了。”这段话出自清末的三格格——韫颖,谁能想到写出这段文字的韫颖,会在三十岁之后沦落到在街头卖烟。

她出生后就有三个专门伺候她的佣人,一个喂奶,一个洗衣服收拾房间,一个专门负责穿衣服、洗头、梳头、学习王府的规矩。

此时清朝已经灭亡了,爱新觉罗家族仍固执的相信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还政于清”是迟早的事情。她的父亲保留着以往的生活习惯,以谈钱为耻。

韫颖的母亲却与之相反,她似乎对爱新觉罗一族的再次崛起并不抱期望,在韫颖尚且年幼时就自杀了,并告诫韫颖:“别学溥仪。”

韫颖幼时聪慧漂亮,她与溥仪年龄相仿,仅差3岁。第一次见溥仪时,她小心翼翼的叫了声:“皇帝哥哥。”就被太监训斥了,在众人面前,尊卑有别,亲情都是次要的。

私下里,溥仪与他们一起玩捉迷藏,韫颖觉得这时的溥仪与她并无区别,甚至有时候她认为溥仪并不聪明。

后来局势突变,爱新觉罗一族被迫离开了紫禁城。

为了掩人耳目,一家人隐姓埋名改名姓了金。她见到了外面的世界,以为从此便能自由了。然而,父亲从未摆脱自己皇室的身份,他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在家里仍旧像从前一样,严格执行着皇室的规矩。

韫颖不能出门,不能随便跟别人讲话,因为尊卑有别,一直到她17岁,她的衣服还要下人穿。



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终身大事也无法自己做主,溥仪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打算派润麟去日本学习军事才能,为了能牢牢把握住这个年轻人,将自己的妹妹韫颖嫁给了他。

韫颖在日本的3年间,写下了《满宫残照记》这本书,正是章士钊献给毛主席的那本。

在日本的支持下,伪满洲国作为傀儡短暂的站住了脚跟,随着1945年,日本战败。伪满洲国彻底倒台,丈夫和哥哥溥仪准备逃亡日本。韫颖一个人带着8岁的孩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只能等待丈夫回来接她。

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溥仪留给她的财产她花了一部分,剩下的都被没收了。这年她三十二岁,脱下了华贵的旗袍,换上了老太太的粗布衣服,在街上摆摊卖香烟。

她一开始不好意思叫,只傻傻站着。自然没什么生意,雪上加霜的是,她染上了伤寒,因为常常食不果腹又患上了胃穿孔,整日痛苦不堪。

这十二年她不曾等到丈夫的任何消息,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韫颖回到了北京,得知自己的丈夫在战犯管理所改造。这个不到四十的女人,在苦难的折磨下早已疲惫不堪,她一身病,仍旧死撑着去菜市场卖烟。

就在此时,发生了开头的一幕,章士钊认为,韫颖虽是清末皇室一代,却未曾做过对国家有害之事,在日本期间,屡次以自己是家庭主妇为由,拒绝参与伪满洲国防妇女会,颇有气节。

即使身患重病,也仍然勤勤恳恳的工作,养家糊口,对政府从未有过怨言。她所想所感,皆写入了《满宫残照记》中,而这本书也被章士钊一齐送到了毛主席面前。

在毛主席的关照下,她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此时她最挂念的是她的丈夫和哥哥。而六叔给她带了另一个好消息,说他们两人改造的不错,毛主席允许他们见一面。

时至冬日,临行前,韫颖还获得了当时的北京市长赠送的一百元,让她专门定制一身新衣。她体体面面的见到了溥仪和丈夫润麟,几人相拥而泣,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终于能喊溥仪一声“大哥”,而不是像从前一样毕恭毕敬的喊皇上。

溥仪也非常激动,他说:“从前,我一直都是一个人,现在有了这么多的弟弟妹妹,我真的很高兴。”脱去了君臣的外衣,曾经的皇帝也终于不是孤身一人。



不久后,润麟被释放了,还成了工厂的工人。而溥仪也被特赦,从事文史相关的工作。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安稳平顺的度过了一生。

1992年,韫颖去世,享年79岁。虽经历坎坷,但韫颖一生乐观豁达,在绝境之中未怨天尤人,而是踏实勤恳的生活,她的《满宫残照记》文风细腻,生动有趣,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菜市场闲逛,看到一卖卷烟的妇女,大吃一惊
1955年,章士钊在市场闲逛,看到一卖卷烟的美艳妇女,经过跟妇女
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菜市场闲逛,看到一卖卷烟的妇女,大吃一惊,连夜给毛主席写
1955年,一妇女在街上卖烟,章士钊向中央为其求职,毛主席:批准
1955年,北京一农夫在菜市场卖卷烟,毛主席得知后:给她安排工作
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菜市场注意到了一卖卷烟的妇女,看清楚后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