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打梨花深闭门:这句诗,为什么会让诗人们深深迷恋?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无数爱好者为之倾倒。著名古诗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谈到他的翻译时,提出了“三美”的原则:音美、形美、意美。实际上,“三美”原则用来形容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再恰当不过。

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美妙绝伦的诗句,不仅让读者赞不绝口,也让诗人们深深迷恋,甚至被反复借用。比如“雨打梨花深闭门”这一句诗,就被许多诗人借用过。

宋代词人李重元《忆王孙》一词云:“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同时代的著名词人秦观《鹧鸪天》最后一句说道:“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代大才子唐寅《一剪梅》开头就说:“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其实,还有不少诗词使用了类似的意境。比如:

唐代戴叔伦《清平乐》:“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宋代词人史达祖《绮罗香》:“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这些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梨花、雨、门这三个意象结合在一起。这三个对象,乍看来都是比较普通的事物。然而,意象是审美的主题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把握,将客观事物内化成主观情感的过程,包含着情感因素。

花,是无情的;雨,也是无情的;门,更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诗人眼里,它们都可以用来表达感情。

梨花,它春天开放,花色纯白,有淡淡的香味,它开放时,满树都是一片雪白。清新素雅的梨花,常常象征着如玉的美人,又代表着纯洁的爱情。

同时,由于“梨”谐音“离”,而且梨花凋落时,满地铺着白色的花瓣,会引发人的伤春情思。因此,在古诗词中,梨花常常会含着离愁别恨的情绪。多情才子纳兰容若看到满地的梨花,想起了逝去的妻子卢氏,不禁悲从心中起,于是写道:“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事物,经常出现在诗歌中。门,从物理意义上来看,它是家的象征,为它们提供了庇护的场所,阻挡了野兽与强盗;从心理意义上说,它将人的内心与外界隔离开来,创造了一个属于自我的个人世界,门的开启与关闭,就像人的心灵的接纳与封闭。

总的来说,“门”在古诗词中一般有三层含义:一是居住意义上的门,这是物理层面的;二是象征着身份与门第,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三是心理意义的开启与封闭,这是“门”最深层的内涵。

因此,“门”这一看似简单的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与内涵。它可以表达游子们对家园的思念,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然而,它更多的则是寄托闺阁女子对爱情的渴望,那些住在深闺的女子,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无法走出那扇大门,只能通过它来寄托对远在异乡的爱人的思念。无数个白天,她们隔着那扇门,听着外面的车马喧嚣,想象着情郎的归来;无数个黑夜,她们孤枕难眠,在门后静静听着门缝透过的呼呼风声。

,这种自然现象,在古诗词中出现就更多了,其中植入了意蕴丰富的审美体验。自然界中,雨的形象千变万化,有气势磅礴的疾风骤雨,也有纤弱温和的濛濛细雨,人的情感可以随雨的形态起伏波动。最具美感的“雨”的意象,莫过于“听雨”,如韦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在听雨中,将美景、美人与思乡之情糅合起来,极具诗情画意。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一首动人的诗词,一句美妙的诗句,往往不是一个意象孤立出现,而是多个意象组合在一起,让人在有限的事物中体会到无限,在熟悉的事物中发现了陌生,这可以称之为“复合意象”。

复合意象,则审美主体通过众多意象的把握,多个意象的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产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一种耳目一新的、更加美妙的意境。这种组合意象的运用,使得审美境界得到了提升,达到了“1+1>2”的效果

比如,植物和雨这两个意象结合在一起,在古诗词中十分常见。其中,梨花雨常用来表达闺阁女子的寂寞凄楚,“梨花一枝春带雨”形容的是美人哭泣时楚楚动人的模样,让人心生怜意;雨打芭蕉、梧桐夜雨等意象,常用来表达相思之情与客居他乡的孤寂,如王维《无题》:“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梨花”、“门”、“雨”这三个意象,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就在诗词中,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凄凉与惆怅感,其中有对春天离去的伤感,有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也有个人命运的感慨,产生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如同一幅层次丰富的水墨画,在读者心中漾起一圈圈涟漪。

“雨打梨花深闭门”这句诗,诗人又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他用高超的摄影技术,带领着我们领略了一幅唯美的画面。

这是暮春时分的一个黄昏,一场潇潇春雨不期而至,路边洁白的梨花洒满一地,而梨树旁边,大门紧闭。这场景,让多情善感的诗人们浮想联翩——不知里面这深深的庭院内,会有怎样的故事呢?紧闭的大门内,是否有一位白衣佳人,正用忧郁的眼神,望着簌簌飘落的梨花黯然神伤?

在一首音乐的高潮部分,常常会有几种乐器同时响起,给人一种幽深绵长的情感。音乐与诗歌是相通的艺术,一首美妙的诗歌也像一首动人的乐曲,如余音绕梁,在耳畔萦绕不绝,让人难以忘怀,这也正是中国古诗的魅力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梨花带雨,滴滴皆成诗,九首古诗词,与君共赏
古诗词中为何偏写“南浦”、“东篱”与“青门”?
《古诗鉴赏十大规律》
忆王孙·春词
每日诗词:39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中国古诗词第二季第3场(2017.1.3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