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详注第六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王弼注:明,谓多智巧诈,蔽其朴也。愚,谓无知守真、顺自然也。

今译:明,是聪明、多识、机巧、诡诈的意思,遮蔽了简单、朴素的品质。愚,是无知、保守本真、顺其自然。

备注:(苏辙《老子解》:“古之所谓智者,知道大全,而揽于物之终始,乃故足贵也。凡民不足以知此而溺于小智,以察为明,则智之害多矣。故圣人以道治民,非以明之,将以愚之耳。盖使之无知无欲,而听上之所为,则虽有过亦小矣。吾以智御人,人亦以智应之,而上下交相贼矣。吾之所贵者德也,物之所贵者智也。德与智固相反,然智之所顺者小,而德之所顺者大也。”)

原文: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王弼注:多智巧诈,故难治也。

今译:聪明、机巧、诡诈,所以难以治理。

原文: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王弼注:智,犹治也。以智而治国,所以谓之贼者,故谓之智也。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也。当务塞兑闭门,令无知无欲。而以智术动民,邪心既动,复以巧术防民之伪,随防而避之。思惟密巧,奸伪益滋,故曰“以智治国,国之贼”也。

今译:智,就是以智巧心机来治理国家百姓。用智巧心机来治理国家,之所以被称为国家的祸害,就是因为利用了智识。百姓难于治理就是因为他们的智识太多。应当努力关闭他们引起欲望、获得智识的门户,让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想要。而以智巧的权术来控制人民,既然已经动了不正当的心思,又用诡诈的方法来防止百姓的欺骗,百姓会了解这些方法,然后就懂得如何规避了。心思越周密、机巧,奸诈虚伪就越多,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

备注:(故谓之智也在这里语义重复,可能是不小心多抄的,或者别的地方抄错的。五十二章王弼注:“兑,事欲之所由生。门,事欲之所由从也。”)

原文: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

王弼注:稽,同也。今古之所同则,不可废。能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

今译:稽,就是相同的意思。古今的规律、原则是相同的,不可以废弃。能知道这相同的法则,是具备了玄德。玄德是深刻永久的。

备注:(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王弼注:“式,犹则也。”)

原文:与物反矣,

王弼注:反其真也。

今译:回归真朴。

原文:然后乃至大顺。

今译:然后才可以无比顺畅。

全文今译:稽式:法式、法则。

从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导人们精明,而是教导人们糊涂。人们之所以难以管治,就是因为他们智略太多。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气。认识这两种治国方式会导致的不同结果,就是古今共同的法则。懂得了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事物的表现相反,这样之后才真正顺乎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65章 善为道者 原文和翻译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道德经》第65章原文和译文。
《老子·六十五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道德经第65章解读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