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新加坡:多元化政策收到一体化效果


新加坡
多族一体 和谐共生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年轻的移民社会。其国内虽然存在复杂的种族、民族关系,但是总体和谐稳定,被广泛认为是东南亚地区处理民族问题较成功的国家。新加坡的多元族群政策在确保各族群享有平等权利、提高各族群的整体素质,以及培养新加坡人意识等方面,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一、新加坡建国与民族构成背景

和谐的民族关系

民族问题是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1965年建国之后,新加坡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改造成不以族群划分的新加坡国民,构建统一的新加坡人意识,实行多元民族主义政策。因此,民族关系相对比较和谐,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新加坡民族政策的几个特征

新加坡的马来人

新加坡是一个历史较短的移民社会,各族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国内民族、宗教问题尖锐复杂。能否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固。因此,政府主要采取了民族平等、尊重多元文化,避免种族歧视等措施。同时,还赋予马来族原住民身份,消除新加坡华族特质。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新加坡最终选择了“多元一体化”道路。

1
体现“多元化”的民族政策

新加坡的印度人

新加坡重视“机会同等”,保护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参政权利。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利益,保证少数民族始终有代表进入议会。如保证每个选区同时选出3名议员,其中至少有一名马来人、印度人或其他少数民族。在语言政策上,政府规定有4种官方语言,即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和英文具有同等地位。新加坡在承认民族差别的同时,不鼓励依赖“特殊照顾”,为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平等”。但同时,政府也注重普及马来人的教育、培训等,并给低收入的马来人家庭提供一些特殊照顾。

2
打造“新加坡人”,实现国民“一体化”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新加坡努力追求基本的“政治价值观”认同,打造“新加坡人”,使民族意识与国民意识趋于一致。政府在承认“民族多元化”的同时,强调国民的“一体化”;为了冲淡民族差异,合并不同民族的学校,将英语定为各族人民共同学习的中立语言;同时,推行“种族混合居住”,促使互相了解,加强团结,培养共同的居民意识。

3
新加坡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

新加坡街头

新加坡政府有效地维护和促进了不同族群之间、不同宗教之间的和睦相处,为社会和谐奠定了相关的法律保障。在新加坡,大民族的谦让为民族平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华人虽然为主体,但其语言却并不是国语;尽管华人掌握国家政权,但政府从未给华人任何特权。

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在制订政策和法律时,避免使用“少数民族”的概念,而使用“多元种族”的提法,避免主观歧视。

另一方面,禁止“种族歧视性”的条款出现。例如,在增进族群融合的社会实践中,国家法定假日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各族群的风俗习惯,企业招聘中明令禁止出现年龄种族等歧视性条件。

同时,为了遵循各族群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法律和政策原则上,没有针对某一族群的特殊条款或照顾性条款。例如,针对新加坡公民出台的“组屋”申请政策和“组屋区种族”比例政策,取消了“照顾性”条款。学校教育中也提倡不同种族和背景的儿童共同学习,不搞特殊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磊:新加坡多元族群社会的形成
马来西亚独立以后,为何将新加坡赶出了联邦?
民族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新加坡的前世今生
站在树的立场:回望马来西亚的种族冲突
马来西亚独特的种族政治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