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的循行

血的循行

    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发挥其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取决于多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同时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血液运行与脏腑的关系

    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密切相关。

    1.心

    心主血脉,心与脉连接的闭环通路是血液循行的通道,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心血的充足是保证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其中心气的推动是其根本动力。若心气充沛,推动血行有力,则血液运行正常;反之,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则会出现血行缓慢甚或瘀阻的病理变化。因此,心在血液的循行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2.肺

    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推动血行,其对血液运行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肺主一身之气,参与宗气的生成,宗气贯心脉而行气血,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二是肺主宣发肃降,调节全身气机,随着气的升降运动推动血液运行到全身。另外,肺司呼吸,呼浊吸清,主宰着血液中清浊之气的交换,影响着血液之清浊,进而也影响血液的运行。

    3.肝

    肝对血液运行的影响,是通过主疏泄和主藏血两方面来实现的。首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气机的调畅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其次,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可以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及时调节各部位循环血量,以维持血液循环及血流量的均衡;另外,肝藏血的功能还可防止血液逸出脉外,而避免出血的发生,以维持正常的血行。

    4.脾

    脾主统血,脾气能够约束血液在脉管内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如清·沈明宗《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对血的统摄,主要通过脾运化之水谷精微不断化生气来实现。故脾气健运,气足血旺,则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若脾气虚弱,统血无力,血溢脉外,可致各种出血。另外,肾精所化的元气不但能派生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还有激发和推动作用。所以,心、肺、肝等脏对血液运行的推动,亦赖元气的激发。因此,年迈肾虚,元气不足时,诸脏腑功能减退,推动血行功能乏力,也会形成血行瘀阻的病理变化。

    (二)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与固摄,并与血液本身的质量有关。因此,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无非气、脉管和血的质量等。

    1.气

    血属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一方面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又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维持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气对血的作用又是通过脏腑之气的生理活动实现的。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脾气的统摄和肝的藏血则是固摄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脏腑之气对血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既能推动血液的运行,防止血液运行不畅;又可固摄血液,防止血液无故流失。另外,“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因此,气的温煦作用对于血液的寒温适度和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若阳气不足,温煦失司,则血脉寒凝,血行不畅;反之,气有余便是火,火热入血,则迫血妄行,导致出血。

    2.脉

    血行脉中,脉为“血府”,有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如《灵枢·决气》称脉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功能。因此,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若寒滞、痰凝、血瘀等导致脉管收缩或脉道不通,或由于火热灼伤脉络、内外伤等因素导致脉管损伤,皆可影响血行,使局部出现缺血或出血性病变。

 

    3.血液的质量

    血液的清浊、黏稠状态等因素,可以影响血液自身的运行。如血液中痰浊较多,或血液黏稠,则可导致血行不畅而瘀滞。血液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血的运行,如《玉机微义·血证门》说:血“注之于脉,少则涩,充则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的概念 、功能 、循环及生成
“血”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
​精、血
第3节血
三皮老师讲血(三)——血的运行
中医论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