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如何开发智力?

人的智力需要在运用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因此,学习是提高智力的基本途径。

抓孩子学习不能只注重向孩子头脑中灌输知识,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头脑中那些没有理解或似懂非懂的知识,就好像贮存在仓库里的“处理品”,只是孩子头脑中的负担,不能转化为财富,即转化为智力--变成思维的工具。家长要想让孩子学习好,就不能不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

人的智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言语能力,等等。人的智力还有层次之分。确定一个人的智力层次,可从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广度和深度,特别是独创能力上来鉴别。提高孩子的智力,既包括提升孩子智力的各方面,又包括促进孩子智力层次的提升。小学阶段是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阶段,开发孩子的智力要及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孩子的智力一定能飞速提高!

一、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先懂后记。 小学生低年级识记的方法以机械识记为主,擅长具体形象识记,识记时多为逐字逐句反复诵读,把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记下来。随着年龄增长和年级升高,他们的理解识记一天天增加,机械识记相对减少,自我检查记忆的能力也在提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识记,来培养孩子的有意识识记。发展孩子记忆能力,就要帮助孩子先把所学的内容弄懂,再让孩子通过有意识记,把它印在脑子里。

2.要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入手。 注意力高度集中时,事物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出现记忆的心理变化。强迫记忆不仅效果差,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还会有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3.要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化整为零”、 “先易后难”、“比较、对比、分类”、“克服遗忘”、“愉快记忆”、“顺口溜”等是常见方法。

二、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在人头脑中获得对客观现实全面、本质认识的反映过程。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出现飞跃变化的关键年龄,一般在四年级。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掌握概念、理解能力和数学能力三个方面。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用词来标志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了基本的思维形式,概念是这种逻辑思维的“细胞”。提高小学生掌握概念的能力,必须让孩子按知识本身的顺序来掌握概念,要让孩子先明确某一概念与其相近概念的区别,再去弄清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把它放在概念体系中去掌握。掌握概念的过程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原有水平,选择“直观--语言”、“实物--表象--概念”或“表象--语言”等方式进行辅导,让孩子通过观察或回忆,注意主次特征;通过比较分清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通过“变式”让孩子从不同方面来指出事物的本质特点,给概念做出解释或下定义,对概念归类组成新概念;通过举例、应用、作练习,不断使所学的概念具体化,发展“举一反三”能力,对概念巩固、充实、加深理解。

理解就是认识或揭露事物中的本质。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教材中所说明的某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所阐明的某些事物的本质特性和矛盾关系;所说明的某些物体的构造和解答某些问题的逻辑依据;以及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小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逐步达到对新事物的理解;加大难度和抽象度,要从已知到未知,从不确切到确切,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近到远,坚持循序渐进,不能不顾基础;语言是理解的重要工具,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提高孩子理解力的必要条件;实践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必须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精讲精练、精讲善练。

数学能力是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方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提高形成数的概念能力。在直接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数的组成的认识,逐步展开数学概念的定义,提高形成数概念的能力。

(2)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在直接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点、线、面、体的分析综合,逐步掌握对空间图形进行分解组合的运算。

(3)提高运用法则能力。即掌握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运算法则,并善于运用到实际运算当中去。儿童运算能力分为五级:直观运算(一年级);借助实物;具体形象运算;形象抽象运算(二、三年级);初步本质抽象(四、五年级);进入代数命题水平(少数)。四年级是转折点,教育得法可以在三年级时提前达到。整个小学阶段的运算思维能力既存在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又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三、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1.结合生活,认识计算,及早培养;2.把培养计算能力作为重中之重,长期坚持,天天练习;3.适当增加计算量,力争做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4.激发学习计算的兴趣,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肯定,让孩子感受计算带来的成功和乐趣。5.重视计算方法,积极训练口算、笔算,严防依赖计算器;6.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四、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2.设计报刊训练;3.编排节目训练;4.小发明、小制作展览;5.重视活动课、手工课;6.鼓励孩子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提出建议。

五、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智能活动的重要部分,人的想象可以分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也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富于模仿性、再现性,是同具体的感知现实密切联系着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重现,以后概括性、逻辑性才逐渐发展。随着年龄与年级的增长,他们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增长。一般情况下,四年级以后才能系统地、有条理地展开。低年级小学生由于知识的缺乏,他们的想往往有许多东西脱离实际,到了中年级以后,他们的想象才能较确切地反映现实事物。

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方法有:图形联想、故事续编、为诗配画、假扮老师、看童话、科幻作品等。

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儿童的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同时又是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激发起孩子对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唤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随机性强的特点,善于捕捉身边具有特点的东西让孩子仔细观察。再有,观察训练还要结合孩子的学习与实践有计划地进行。比如,教孩子识字时,将他学过的生字进行“偏旁归类”、“形近归类”、“同音归类”、“同义归类”,让孩子从中寻找记忆特点;选择内容健康、层次分明的图片和孩子一道看,指导孩子“看图说话”或者“看图写话”,让孩子观察一处景物或一个物体,练习写生;鼓励、指导孩子拆看玩具或钟表、收录机等物品,或参照资料自己做小实验,边做边观察,都是训练孩子观察能力的可取办法。

七、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1.通过鼓励孩子课上积极发言、举行各种联欢会、让孩子担任主持人、开好每周的班会等办法,发展小学生的口语;2.有计划地加强孩子的看图说话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3.长期坚持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构思能力;4.让孩子写好日记或小练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重点
0-6岁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只需做到这4步!孩子更聪明
谁把我的记忆偷走了?3岁前的记忆哪里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