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20回 资治通鉴:权力大清洗时,不要做那个无辜的替罪羊

《资治通鉴》第一卷 周纪一

  【原文】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译文】

  楚悼王死,权贵作乱,在灵堂追杀吴起,吴起以王尸为护身符(楚律:伤害王尸株连三族),追杀者照杀不误,连带楚悼王的尸体一起破坏了。下葬后,肃王继位,命令令尹彻查吴起案,有70多家贵族被株连三族。

  【材料解析】

  以前的文章讲到,吴起原先是普通老百姓,为了出人头地,结果散尽家财都没能弄到一官半职。后来学习兵法,在鲁国有点成绩。但是鲁国贵族生怕这个外来和尚抢占了自己的资源,最后把吴起赶到魏国。

  吴起能力还是挺强的,在魏文候赏识下,为魏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他这个人自尊心很强,做人做事都特别高调,没办法又被魏国贵族赶出。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有人重用。

  吴起从魏国离开后来到了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革新,在变法过程中,吴起因此而得罪了楚国的权贵阶层。

  从古到今,历来变法改革,没有不得罪人的,得罪的还都是最有权势的权贵阶层。变法能够成功的并不多,而主持变法之人能够获得善终的更是少之又少。其中以商鞅、吴起这两个主持变法之人死的尤为惨烈。

  为什么要变法改革?因为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利益分配会越来越不合理,比如贵族集团会疯狂兼并土地,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上层人士掌握极多的社会资源,可以醉生梦死,风花雪月;而下层百姓,没有任何资源,上升空间被堵死,过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这样的国家就毫无动员力和凝聚力,好比明末,如果不从内部改良,必定会从外部被击破,要么是更有活力的外族,要么就是农民起义。

  所以只要国君不是傻子,都会想办法改变社会现状,以便加强中央集权,但是自己动手改革就容易与这些既得利益者产生不可协调的矛盾,一旦矛盾被激化,控制不好,国君很容易被送到断头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能力强的外来人做改革带头人。

  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有哪些,为何让贵族集团如此疯狂?

  首先要明确一点,不管是什么变法,其实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国力以及加强中央集权,完成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而手段都是对现有资源、权力的重新洗牌和重新分配。既然涉及到再分配,那么就必然会造成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损失。试想一下,本来一件东西,你用着好好的,结果有人突然过来对你说,现在你不能用了,要给别人。你会高兴吗?虽然这件东西未必真是你的,但是你用久了,你就会心理上认为这东西就属于你了,至于一开始这东西到底是不是你的、是谁给你的,你已经不在乎了。

  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削减爵禄,进而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

  楚国是大国,由于中国古代的宗族结构原因,它是由很多封君构成,这些封君算是小封建领主,由楚王册封。这些封地的族长掌握封地的财权、军权。死后,他们的嫡长子继承封君爵禄、土地、财产。子子孙孙都是如此。

  吴起变法,对此进行了改革。新的封君要想获得爵位,就要靠功劳,这个没什么说的。但是对于已有的封君及其后代,没有功劳,就要逐步消减爵位和土地。按照这个速度,只需要3代没有功劳,那么这个封君的后人就会沦为庶民,甚至这个封君家族将彻底消亡。

  这招有三个好处。

  第一,新的封君有功,进取心极强,对君主的拥护、忠心有保证。

  第二,削弱原有封君,能够收回大量的土地和资源,供楚王集中使用。

  第三,封君的减少以及逐代递减,避免大封君的产生与尾大不掉,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对于楚王来说,这是好事。但是对于这些封君来说,却是要断他们的根!

  其二、整顿吏治,鼓励奉公守法

  吏治基层人员都是一个国家执行力的基石。所以,任何变法,必然会对吏治进行整治。吴起从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入手,削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官职,接着打击不正之风,“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即堵塞和杜绝私下里的请求(行贿受贿),改变楚国的不良习俗;禁止结党营私,勉励百官奉公守法;反对为了一已私利而损害国家利益,制止奸佞之辈用谗言掩盖忠臣的忠心;提倡和鼓励为了“行义”而不顾牺牲个人的名利。同时,还提拔和起用一些有才有识之士,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国家机关的行政办事效能。

  其三、开发荒地,填充国库

  积极开发边远地区。吴起把那些收回了爵禄的贵族“往实广虚之地”,也就是把他们迁到地广人稀的地区,特别是楚国的南方。这样不仅新开垦出许多耕地,增加了楚国的粮食,这些贵族他们失去了俸禄,有的就从寄生虫变成了自食力的劳动者;而且,他们原来占有的土地,收归国(王)有,又可出租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不仅增加了国家收入,也缓和了阶级矛盾。

  所以光是上面这三条,贵族就已经在心里杀吴起千万遍了。但是因为有楚悼王罩着,权贵们也是敢怒不敢言,现在好了,楚悼王死了,靠山倒了,权贵们立刻就在葬礼上拿吴起开刀。

  当时楚国主要有三大家族:屈、景、昭,他们都有很大的势力,在楚国霸占部门要职,他们欺负老百姓有的是办法,但是在治理国家,抵御外敌方面却束手无策。有时候他们依仗自己的权势,就连楚国国君都要让他们三分。

  由于对吴起恨之入骨,所以等楚悼王刚去世,就迫不及待找吴起算账,于是在楚悼王祭祀大典上动手。虽然不是没有考虑过在灵堂动手会伤害王尸,但他们素来骄横,楚悼王死了,新王未立,伤害王尸是死罪,大家都知道,可他们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毫不犹豫的干下了灭族之罪。

  吴起眼看有人开始对其动刀子,于是故意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上一是为了保命,认为他们可能不敢伤害尸体,二是为了报复,如果万一他们杀红了眼,到时候死了也能拉贵族们垫背。杀了吴起之后,朝堂并没有什么异样,葬礼照常进行,熊臧照常继位,是为楚肃王。

  熊臧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新的令尹,令尹是楚国的三军总司令,原来的令尹是吴起,熊臧掌握军权以后便开始对权贵集团进行清洗报复了,立刻命令令尹彻查吴起案,以伤害王尸的罪名把70多家贵族灭三族。

  灭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基本上沾亲带故的都得杀光了。这一次政治清洗,最少杀了上万贵族。其中有多少是在军队,有多少是在地方,又有多少是在中央。杀这么多人必须要动用大量军队才行。

  楚肃王借机如此大开杀戒,朝堂为之一空,主要是为了收回这些贵族的权力和侵占的土地,霸占的官职。只有把权力和财富收回来了,才能给楚国这个往下滑的国家注入活力,才能用收回来的资源继续笼络忠于自己的文臣武将。

  在这场权力大洗牌中,楚肃王才是最终的利益获得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借助牺牲吴起,来缓解楚国贵族对变法改革的不满,从而暂时缓解国内贵族集团与国家的矛盾。

  第二、射杀楚悼王尸体,属于灭族之罪,可以名正言顺清算相关贵族,从而获得该封君的土地、军权,财权等资源。

  第三,采用暴力打击贵族集团,严重削弱国内封君势力,让楚王王权不被任何势力牵制。

  【启发】

  1、在家族企业中,如果有各种亲戚占据要害岗位,吸公司的血。那么老板就可以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把这些亲戚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赶走。亲戚们不高兴,要求给个说法,老板见搞的也差不多了,就可以把职业经理开除。至于那些亲戚能不能再进公司上班,老板可以打哈哈,事情就完美解决,同时也不会让老板和亲戚关系搞僵。

  2、做任何事情,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一旦出现事情,就没有周旋的余地。吴起、商鞅等改革家,所作所为利在千秋,功在万代,为中华民族富强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对于他们自己,下场却很悲惨。原因很简单,虽然做了伟大的事情,但是只是把宝压在一个强大的牛人罩着,一旦该牛人去世,就容易被清算。假如可以多拉几个贵族一起改革,或者想办法得到其他人的支持,也不至于身首异处。

  3、作为领导,一定要有一个能为自己挡刀抢的替罪羊,有些事情自己亲自出面,事情过火了容易激化与某些利益集团的矛盾,不利于调和,而如果有替罪羊,事情无非控制时,拉出替罪羊定罪可以缓解矛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治通鉴》第7:功臣的悲歌,走上这条路的人,必须死
通鉴解读:吴起导致的清洗
此人临死前躲在一尸体旁,用尸体挡箭,因此70多家仇人都被诛灭九族!
吴起简介 | 法家思想 | 百家
【转】“亚圣”吴起的冷血奇谋:你杀我一人,我诛你全族
吴起变法:一年内让楚国崛起-头条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