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逊一生大事的分析

在史册三国志中,有一位名将被认为拥有与诸葛孔明和司马仲达一样的政治地位,陈寿也单独为他立传,然而这个人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起于豪门,却遭遇家族巨大变故,为恢复家族荣耀,他在仇人的朝廷里做官,力挽狂澜于既倒,这个人就是陆逊。

陆逊一生的开始

      陆逊,字伯言,江苏苏州人,原名陆议,东汉人物的改名,都有一定的起因,比如韩遂、关羽兼是因为犯案,为了逃避追捕,而陆议的这次改名,并不是在生前改的,甚至在史册上,大多在吴国史书的记载中,才会出现陆逊这样的描述。

        陆逊是标准的豪门世家子弟,出生于江东四大族陆顾朱张的陆家,他的祖父陆纡为城门校尉,老爸陆骏九江都尉,但是在家族中最有名望的,是陆逊的从祖父陆康,为庐江太守,一个很称职的地方官。

       童年的偶像,对小孩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很多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父母的影子,而陆逊从小的偶像,就是这个庐江太守陆康,也就是陆逊爷爷的兄弟,是他一手将陆逊抚养长大,因为陆逊的老爸,很早就去世了。

       陆逊十二岁那年,一个叫孙策的富阳人,带着一群士兵开始攻打庐江,而此时的孙策还是在袁术手下打工,袁术是东汉末年几大军阀里,混的最凄凉的一个,凭借家族的声望,一心只想做皇帝,此后还杀死了颇有名望的藩王刘宠。

       人品败光的袁术,在以东汉忠臣自居的陆康们眼里,肯定没什么好印象,后来袁术攻打刘备把守的徐州,找陆康要点粮草,陆老爷子拒绝后,梁子就算结下了,作为小弟的孙策围攻庐江城,长达两年,最后夺取城防,陆康被杀。

       本来是标准的太子爷,人生轨迹也应该按照陆康的道路,被举为茂才,出任地方官僚,步入仕途,但是因为战乱,不仅陆家整个宗族死了一半人,作为失败者,被监视,被提防,过往一切光环全部被剥夺,那时,陆逊12岁。

       一个半大懂事的孩子,却要一直生活在阴影里,这样的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吕蒙准备偷袭荆州的时候,作为吕蒙接班人的陆逊,写给关羽的信里是这么说的:

       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廪良规。

       很谦虚的言辞,可能作为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对付傲上不凌下的河东大侠关云长,最适合的就是这一套,装孙子,但是在江东苦哈哈了二十多年的陆逊,又有多少是装出来的呢,小心谨慎,谦淡冲虚就是对陆逊性格最合适的描述。

陆逊为什么能当上大都督

        作为吕蒙之后,第四位都督,陆逊是有才华的,当然出色的军事天赋,并不是突然就有的,书看的再多,毕竟还需要实战去检验,在这方面,陆逊比赵括幸运。

       孙策脱离袁术后,就回到江东创业,但是,在江东,寒门出生的孙策并没有什么背景,而且作为曾经袁术的手下,也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所以孙策占领江东的政策,就是杀戮。

       也许是意识到这条道路的曲折,在孙策遇刺后,指定的继承人是性格温和的孙权,而不是更像自己的孙翊(孙翊是孙坚的第三个儿子,孙策、孙权的弟弟,孙权顺利继位后,不久被刺杀)。

        正如孙策所意料的那样,此后孙权开始慢慢修复与四大家族的关系,陆逊也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孙权的幕府,作为与陆氏家族和解的信号,孙权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氏家族的掌门人,也就是陆逊。

       陆逊进入仕途后,开始追寻陆康的脚步,渴望成为辅国救世的能臣君子,在成为海宁县令时,遭遇连年的旱灾,他私自开仓赈济灾民,这在当时是杀头的重罪,出乎意料,孙权并没有追究,按照陆逊之后的表现,此后为了振兴家族、恢复曾经的荣耀,孙权被认为是可以托付一生的老板。

       孙氏占据江东的策略,是靠纵容占地与私人武装,来笼络豪族大地主,从而鼓励地方豪族镇压叛乱,维护统治,但此时的陆家因为陆康的抗战失败,不仅丧失豪族待遇,也被没收了部曲,导致陆逊在讨伐山越叛军时,需要依靠强征来补充,重新组建部曲。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陆逊逐渐显露一代名将的军事天赋,讨伐会稽山贼大帅潘临、鄱阳的贼帅尤突,尤其是山越叛军费栈,被曹操策反,人多势众,陆逊采用疑兵、声东击西等计策,收付叛乱,军队由之前的二千,扩充为上万精兵。

       陆逊在军事上的出彩,也仅限于江东地面,知名度很小,这也是吕蒙推荐陆逊,被关羽轻视,甚至在三国演义里,被罗贯中描述为“年幼孺子”的一个原因。

陆逊打夷陵之战时

       夷陵之战发生在公元221年,陆逊是在183年出生的,算算,38岁了,无论按照哪个朝代的标准,都已经是中年人了,实在是称不上年幼孺子。夷陵之战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对蜀汉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汉中之战、占领益州后,取得的成果以及重要的人才储备都在这一战中消耗殆尽,诸葛亮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得以慢慢恢复。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合成一传,而陆逊作为最后一位都督,享受和诸葛孔明相同的待遇,单独成传,其重要性,在这一战里,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当时孙吴的实力明显是最弱的,在找刘皇叔求和失败后,为了防止魏国的联合袭击,孙权首先对魏称臣,其后收缩防线,在夷陵地区和蜀军进入持久阶段,一方面刘备的战线拉的太长,另一方面由于迟迟不能和东吴主力决战,蜀军士气低落。

陆逊总结的蜀军三大弱点:

1、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

2、察其布置,必无它变。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

3、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三国三大战役,两次和东吴有关,而且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取胜的方式惊人的相似:火攻。

       但是和赤壁之战,周瑜一开始就采用火攻的作战方式不同,陆逊开始的用兵策略是:以逸待劳,休养生息,依靠资源消耗,拖住刘备。

      “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见陆逊传)

       刘备虽然不是什么军事天才,但是毕竟在道上混了那么久,该有的军事常识还是有的,在战争初期,刘备考虑周密,陆逊只能采取积极的防御形态,但是在夷陵这个地方一待就是几个月,思想上难免会出现一丝懈怠。

       而陆逊抓住机会,一次进攻之后,根据刘备的兵力布置,发现了蜀军的漏洞,可能是没有设置防火沟,总之陆逊的火攻之策,是根据当时的战场形势,依靠自己将帅般的嗅觉,临时制定的作战计划,而后一举成功,蜀军死亡十之七八。

        陆逊在声望达到顶峰后,孙权也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在前任丞相顾雍死后,任命陆逊为丞相,成为四大都督中唯一一位出将入相的名臣名将,陆家不仅恢复了往日大家族的荣光,风头一时无两。

       “君以国士之礼待我,我必以国士之躯报君”,作为回报,陆逊努力追寻陆康的脚步,成为一名刚正不阿的忠臣典范,可惜军事嗅觉无比明锐的陆大都督,在政治上却依旧很稚嫩,而这也成为了自己死亡的导火索。

陆逊是怎么死的

       孙氏统治江东的策略,就是放纵本地大族建立私有武装,发展自己的势力,但那只是初期的政策需要,此后经过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东吴进入相对的稳定期,江东的豪门大族就成了孙权稳定统治的最大危险。

       特别是在孙权进入晚年,涉及继承人问题时,这样的隐患尤为明显,于是孙权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整治四大家族活动,影响最大的总共有四大事件,分别为:暨艳案、隐蕃案、吕壹案、继承人之争。

       无论哪一个事件,后面或多或少都有吴大帝的影子,特别是吕壹案,吕壹作为孙权的心腹,若没有老大的指示,整垮宰相和大将军文武两大台柱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事件完成后,吕壹也被斩首,完全是电影里的剧本。

       其中有鼎鼎大名的继承人之争,也就是‘‘南鲁党争’’。

        这几个事件涉及的四大家族成员,有:张温,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张家族长,下罪贬斥,废还吴郡;顾雍,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顾家族长,被问罪;朱据,吴郡人,顾陆朱张四大族顾家族长,被问罪;而集军权相权于一生的陆逊,在涉及到继承人问题时,被孙权的几封信给骂死了,此时四大家族的当家人全部被问罪。

       但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件事情比想象中的更为复杂!(这里借助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为参考,感谢易中天先生)

       因为参与此事的有些人居然没有受罚!

       没有受罚的有诸葛恪之类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然鹅,没有受罚的几乎都不是士族!如诸葛恪,其父诸葛瑾为流亡北士,自身为流亡北士之子,不仅没受罚,还升了官。

       那么这场南鲁党争有获胜者吗?

       答案是没有。

       吴王孙权废黜太子孙和,赐死儿子孙霸离陆逊之死还有一段时间,显然,他在清理这两个闹事的儿子时还没有想到彻彻底底地解决南鲁党争的方法。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南鲁党争,不完全是陆逊死亡的原因。

       那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什么呢?

       蜀、魏、吴都是非士族政权,孙权他和士族有仇,而且是世仇:

      孙权的哥哥孙策

      一到江东就大开杀戮,KO了当地的许多士族

      有一个士族的门客

      射箭杀死了帅气的孙策

      我们又多出了一个结论:正因为如此,孙权才和士族有仇。所以孙权气死陆逊,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孙权晚年陷入了一种‘‘君王晚年自闭症’’的病。这种病是心理病,目前无法有效治疗。病症为:易发怒,看谁都不顺眼,疏远贤臣,但可能不亲近小人。确诊要有前期当过皇帝或者国王的人生历史,还要有立过丰功伟绩的历史。

       以上病名纯属个人编造,但孙权晚年的性格确实有跟此病非常相似的地方。

       那孙权为啥不惩罚诸葛恪之类的呢?

       回答还是老一套:因为他们不是士族。

       陆逊在政治立场上有些天真。因为他认为,孙吴政权已经完全江东化,孙家和江东士族已经和解了。

       然而并不是这样。

       陆逊认为,身为士族,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士族乃是天下之栋梁,士的责任就是辅助皇帝统治天下,还要参与立太子的问题,保住太子。

      可是陆逊实在太天真了,太天真了。

      要知道孙家和江东士族是世仇,我堂堂孙吴大帝,怎能让你们这些和我有仇的士族亲近与我!

      所以孙权让陆逊做丞相,只是欣赏他的才能,并不是真正信任他。

      陆逊之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权怕自己死后继承人不能控制这些想‘‘造反’’的臣子,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孙权疏远张昭也就是这么回事。

       陆逊的一生算是到头了,可他却留了一位好儿子陆抗继续为吴国的边防事业而奋斗,也算是死得瞑目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吴乱象谱之孙登:间接掀开东吴乱象大幕的短命继承人
陆逊战无不胜,为何东吴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孙权终于发现问题所在
王导与王敦:一个向左 一个向右
杀关羽,烧刘备,破曹休,为政四十余年,陆逊为何会被孙权逼死?
六朝政权来了又走,江南顾家为何能不动如山?
孙策死后,孙权凭什么获得了江东大族的支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