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有个考生,没交卷,也没走后门,竟然考了好名次

文/邓海春

乾隆乙酉(1765 )科乡试,在浙江考场,海盐县考生沈尚忠于第二场交卷时,苦于人多拥挤,就托同行的小表弟李某代交卷并代领出门证,自己则看守两人的考具、行李。李接过沈的考卷,跟自己的卷子一起裹在油纸中,到了收卷处,说明是两份卷子,管事的没有细看就收下了,给了两张出门证。

出了考场,来到寓所,李忽然感到卷袋有点沉重,好象里面有什么东西。打开一看,他傻眼了:沈的考卷还原封不动地躺在袋中。他心里明白,问题出在自己疏忽,包卷子的油纸很光溜,没注意把沈的卷子滑出来了,而交卷时毫无察觉.这使他十分惊恐不安,又不敢声张,急忙取出来锁在衣箱底下,生怕表兄知道了要责怪。往下,他装作没事,跟沈一同考完第三场回家。

他们两家的住处只隔一条小溪,平时的一举一动相互都看在眼里。沈自以为自己是久读《 诗》 、《 书》 的老秀才,这次考试文章做得蛮顺手,急切地盼望着中举的消息。李某呢,则常常在背地里暗笑沈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心想,这一科他是绝对没有希望的。然而,等到揭晓,沈竟高高地中了第三名。这消息反倒弄得李某莫名其妙,说啥也不肯相信。他打开衣箱拿出那份卷子跑过去对沈说:“这真是天大的怪事!你的卷子如今还在我手里,考官们凭什么录取的你?”于是一起翻开卷子来看,发现不少地方书写都不合格,假如交上去必定会作为违例刷下来。他们认为这是天意,老天爷在暗中假手替沈生规避。

沈尚忠心中也怀着疑团,赶忙到省城谒见主考官曹秀先。一经探问才得知,考场里的誊录所不慎失火,烧掉了几份卷子。考官们找不到沈第二场的卷子,以为是烧了,只得凭一、三两场的卷子决定取舍,而沈的这两场卷子又发挥得特别好,所以就被录取在前列。真是阴差阳错,因祸得福。

材料来源:《退庵随笔》

邓海春 作品

(版权@作家邓海春 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工作联系、约稿:manjusridhc@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老师的一个作文命题激起了考生的公愤
科举试卷誊写的那些事
考场中的我
监考轶事
考场3种焦虑心理要注意避免
监考老师吐槽:桌子底下搞小动作还要装模作样,我比你们痛苦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