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六十)

简牍书体中有些字因急于速成,或者出于书写者的兴趣,波折不甚明显,棱角突出,这种书体比隶书易写,又比章草规整,看来,这就是早期的楷书。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魏碑,由此发展而来。例如居延汉简中的《阳朔五年简》(公元前24年)和西晋元康6年《诸物要集经》(公元296年)、《道行般若经》墨迹,其运笔十分近似,横画由轻到重,波画厚重,转折圆而流畅。这些新起的魏楷,从结构到运笔同居延汉简中某些属于楷书体的字十分相似(图八)。简书中这种书体虽处于萌芽时期,但为后来魏晋时期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高峰时期,即唐楷的发展具有启发作用。

从秦汉之际的字体演变中,以及从上面所作的源流关系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一、一种字体的形成,不能以时代的划分为界限。如秦汉两代不能以篆、隶来区分。古字体中总是孕育着新字体,新字体中仍会残留着旧字体。

二、从一种字体作为一个时代代表社会实用的同时,可以向几个不同方向延伸和发展,从而形成几种不同的书体。如汉代在隶书兴旺发达的同时,产生出了分书、章草、行书和楷书、旧字体篆书仍保留了下来。其他几种字体,皆是从隶书中派生出来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使我们知道字体不仅有纵向的发展关系,同时还有横向的发展。在简牍书中我们已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三、最活泼,最有生命力的是“民间俗书”。正因为它不是当时的“正宗”,所受政治、强权的制约力较小,得以按文字发展的自然规律延伸,这是中国书法的主流。四、一种文字的兴废有共自身发展规律,强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土文物大量问世,将填补中国书法史上的某些空白,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纠正过去文献记载上的谬误。 摘自《简牍书法》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奉高|中国书法史之简帛书法
汉简书艺的学习与借鉴
论草书之美
《马王堆帛书》:融篆隶于一炉,朴素自然,古雅生动
陈振濂 | 章草起于“战国古文”说 ——简牍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浅议行书的风格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