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迎厕姑、祭蚕神、喂老鼠,元宵节那些怪怪的习俗

元宵节是春节以后第一个重大的节日,俗话说:“正月十五过大年”,可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元宵节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春节。一说到元宵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赏花灯、猜谜语和吃汤圆,这些都是元宵节的主流项目,但也是一般的玩法,其实古人元宵还有许多奇葩的玩法。

迎厕神,顾名思义就是迎接管厕所的神仙,这大概是元宵节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活动了。厕神名叫“紫姑”,关于她的信仰早在六朝时代就已经有了,到了唐宋之间最为流行。根据《异苑》和《显异录》的记载,紫姑姓何名媚,字丽娘,莱阳人。嫁给寿阳李景做小妾,却受到正室夫人曹氏的嫉妒,经常被发配去打扫厕所。后来一年正月十五之夜,恶毒的曹氏趁没人看见,将何丽娘杀死在厕所里。 不知道该说幸运还是不幸,被人杀死在厕所里也就算了,死后天帝竟然还将她封做了厕所,负责永远看顾茅房。

祭祀紫姑

除了紫姑,也有人管厕神叫作“坑三姑娘”或“七姑”等等,后一种叫法是“戚姑”之音转,戚姑即戚夫人,乃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刘邦生前曾经几次想要废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所以吕后深深的嫉恨戚夫人。刘邦死后,吕后就砍掉了戚夫人的手脚,挖掉眼睛,熏聋耳朵,关在厕所里直到死。正因为紫姑和戚夫人都是死在厕所里的,所以后人渐渐将二人混同起来。

清黄斐默《集说诠真》:“今俗每届上元节,居民妇女迎请厕神。其法:概于前一日取粪箕一具,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另用银钗一支插箕口,供坑厕侧。另设供案,点烛焚香,小儿辈对之行礼。” 据《异苑》记载,南北朝人们一边迎接紫姑的神像时,一边还会口念咒语:“子胥不在,曹姑归去,小姑可出。”意思是你的丈夫不在家,正室曹氏也回娘家了,你可以出来了。

紫姑像

据《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还有祭祀门户的习俗。在这天,人们煮豆粥,加些油脂在上面,然后用水杨枝插在门上,随着杨枝被风吹动所指的方向,便朝那个方向摆上贡品祭拜。

无论是迎厕神,还是祭门神都包含着一种原始的驱疫的思想在里面。新的一年开始,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把身边的晦气一扫而光,过得顺顺利利。厕所是家庭中负责驱赶污秽之物的所在,所以在新年伊始必须礼奉这位劳苦功高的厕神,以祈求她在新的一年能够继续尽职尽责的带走污秽。祭祀门户亦是如此,门户掌控进出一家之物,自然怠慢不得。在门口插上杨枝意在阻止邪物进家,我们经常看到观音姐姐手执杨柳,可见杨柳被认为有吉祥驱邪之效用。

《荆楚岁时记》又引《续齐谐记》说:有一个叫张成的人一天半夜起床看见有一个妇女站在他家屋子里的东南角。那妇女对张成说:“这里是你家的蚕堂,我即是此处的地神。明年正月十五,你用一碗盖上油脂的粥祭祀我,我就会保佑你家的蚕丝收成百倍。”次年,张成按照那妇人说的煮了油脂白粥祭祀蚕神,从此以后张成养蚕年年丰收。

再往后正月十五煮粥供奉给蚕神的做法流行开来了,人们把油脂盖在粥上面,爬上屋供送给神,口里祝告说:“登上高处献上粥,抓住老鼠的头。老鼠啊,看你还想不想来,等着三蚕老来收拾你吧”。不过这种做法与其说是在祭祀蚕神,不如说是在喂老鼠,其实是一种蜜糖和棒子结合的方法,一边用粥喂饱了老鼠讨其欢心,令一方面又提出严厉的经过,目的是为了请老鼠不要吃掉家里饲养的蚕虫。

在印度有一间神庙专门供奉老鼠

正月十五既要迎接紫姑,又要祭祀蚕神,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合并在一起了,原本是厕神的紫姑扛起了管理蚕桑的担子。《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十五)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从这里可以知道,紫姑具有占卜蚕桑收成的能力,还可以用来占卜其它事情。那么,紫姑是如何进行占卜的呢?宋人张士南撰《游宦纪闻》载:“请紫姑,以箸插筲箕,布灰桌上画之。”这方法和笔仙原理相同,将筷子穿过筲箕(一种竹子编成,用来盛饭的器物),一端顶在桌面上,桌面上实现撒上一层灰粉,然后两个人一起扶住筲箕不动,邀请紫姑附体,过了一会儿就会发现筲箕和筷子就会奇迹般的自己动起来,在灰粉上留下痕迹,人们便根据这些痕迹来猜测吉凶。

古时元宵节还有放火烧田的传统,湖南宁乡地方称之为“烧元宵”,烧火时农民高呼:“正月十五元宵节,害虫蚂蚁高山歇哩”“烧起虫虫,妈蚁上天去呀啊呵!”元宵节夜晚烧火不仅是在田间,有的地方也在场院、河畔、路边等地方。清代在江苏一带流传有一首童谣说:“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场头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农民烧田

正月十五过后,农闲也将近尾声,农民又要投入新一年的耕作之中。在新一轮的耕作开始之前,人们当然要祈求来年能够丰收。古人相信月亮的缺而复圆和植物的死而复生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选择新年的头一次月圆举行大规模的农业祭祀活动。在这天,人们放火烧田,一则火象征着太阳,可以驱散冬天的寒气,给作物带来生长的力量。从农业实践的角度看,烧田促进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温室效应,燃烧留下的灰烬也可用于施肥,对作物的生长是极其有益的。此外火也具有驱邪的作用,比如人们参加完葬礼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跨火盆。后来,放火的传统渐渐的被更安全的点灯的传统所取代。

元宵节实际上是一个祈求平安和收获的节日,它的各种活动都和驱邪以及祈求丰收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连系,其中寄托着人们渴望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美好愿望。

参考:

《荆楚岁时记》

《史记》

《异苑》

《显异录》

《集说诠真》

《金枝》

《中华节令风俗文化 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部荆楚岁时记 宗懔原著/谭麟译著七、豆粥加膏祭祀门户
蚕神信仰
民间供奉的「五祀」,除了灶王爷,其他四个你还知道谁?
【原创】蓝蚂蚁神说.娃娃解读《山海经》(十五)
月圆之夜华灯初上:看古人如何过元宵佳节
过节也要一起涨知识——元宵节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