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氏七小形

  戴氏心意拳,亦称心意拳,心意六合拳。是我国武库之中极为优秀的内家功法之一,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神妙莫测,将佛家,道家,儒家功法、理论熔于一炉,是一门科学的内外兼修之武术。其功法顺大自然客观生化规律,以天地阴阳之平衡,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论为戴氏心意拳之精髓。戴氏心意拳是现存三大著名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形意拳的鼻祖。内讲究心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外讲究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几百年来,此拳在山西祁县戴氏家族中秘不外传,故人又称戴氏心意拳为心意六合拳。

  戴氏心意拳发源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戴氏心意拳创始人名戴隆邦,系山西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享年89岁,他自幼嗜武,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学文习武,全面继承其祖师爷戴伯苗所传的意拳,得意拳之奥妙,后承姬氏所创心意六合拳,并得曹继武先生传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传授内功心法小周天功),结合各种武术(螳螂,八卦等)创戴氏心意拳。武术界将他尊为戴氏心意拳的开山鼻祖。

戴氏七小形  戴氏心意拳是“脱枪为拳”,意为从枪法中领悟出来的拳术。相传为岳飞处习得。“枪挑一条线”。故习练此拳时也是走直线往复。戴氏心意拳主张后发先至,抢占中门。拳谱说:“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

  戴氏心意拳从创始后只传家人,极少传外人。(偶有传乡亲、外戚,李洛能是唯一的例外),一因此功不出则已,一出手非死既残,祁县有俗语:“太极十年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二因戴家后人基本靠保镖护院,习武吃饭。故即使有传,亦是皮毛。现河北形意拳传人李洛能,当初求戴隆邦收为弟子,不允。李遂在戴家附近买块菜地,日日往戴家免费送菜。终于感动戴母,遂传功与李。然戴家身法,心法皆未传受,手法也只传授了每招每式的一半,戴氏的精华完全没有泄露。这也是现在外传的形意拳为何与戴氏招式名称相同,但套路截然不同的缘故。因此拳威力甚大,故戴氏传人很少与人比手。即使练功也在四下无人,或者深夜时独练。祁县有俗语:“只见戴家拳打人,不见戴家人练拳。”

  手拳类:五行拳、 四把、十大形、十小形、闸势、地盘、双把、各种炮拳

  器械: 六合刀、六合剑、六合枪、六合棍、蛾眉刺铁筷子乾坤针)等;

  (一)戴隆邦

  戴隆邦,字兴国,山西晋中市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卒于嘉庆九年(1804),为明清两代祁县名族。据祁县县志记载 :戴隆邦的先祖“戴光启为明朝进士,曾任巡边大臣,人称戴巡边”。戴氏家族在祁县境内“内有半座城,外有半架山”,人号“戴半城”,是祁县首屈一指的世族巨贾。在祁县历史上,戴氏一族曾以官商一体,文武两道,代有显宦,而闻名于当地。戴隆邦因秉戴门“精忠报国,耕读传家”之训,曾立志报国,致力于反清复明。如在家门书写藏头对联曰“扫清恶习辈辈铸武魂,启明新规代代锻文采”,意为要通过精研文武反清复明,精忠报国。后戴隆邦在安徽池州经商得遇恩师曹继武,遂向曹氏学习心意拳,一学十年,技艺方成。后奉师命归晋,途经河南洛阳拜见师兄马学礼时,应邀写成心意六合拳谱以传世,时在乾隆十五年(1750)。戴隆邦传艺于长子文良(乳名大驴)、次子文熊(乳名二驴)、妻侄郭维汉等。因戴隆邦对心意武学之突出贡献,现其家乡祁县已建成“戴隆邦纪念馆”。

  (二)戴文熊 

  戴文熊,字叶梦,排行老二,乳名二驴,又名二闾,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小韩村人氏,系戴隆邦之次子,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戴文熊自幼随父习武,兼攻儒学。因家传之故,少年时即以作风儒雅、武艺出众而闻名于当地。后随父在河南省社旗县开馆设开店,主营旅栈业,兼营镖业。嘉庆十一年(1806),文熊子承父业独力支撑“十家店”局面,时年仅29 岁。戴文熊为人谦逊,勤勉好学,即使是在成名后,仍不放弃对武学的探求。相传,凡是以一口之理相传,或是以一手之艺相授者,戴文熊均能以师礼相待。戴家人习惯将之称为是“一口之师”,或“一手之师”。戴文熊曾叮嘱后人曰“:吾家所学原出滴点,汇自百家,今幸赖高人指点,欢喜尚且不及,焉能嫌少以弃微?孰不知‘涓涓细流以汇江河,尘尘积土以垒高山’。后凡有一口之理传我者,抑或凡有一手之技传我者,皆乃吾师也。”戴文熊原本家学深厚,又兼勤勉好学,遂技艺日精,拳汇八方,技臻无为,人号“神拳二闾”。世称戴文熊保镖从未有失,行走大江南北,亦罕逢敌手,商界素有“二闾之镖行天下”之口碑,民间亦有“戴文熊的拳盖山西,左二把的脚天下走,安晋源出口不用吼”之谚语。史学界又习惯将戴文熊与山西文水左二把、山西平遥王正清并称为“华北三杰”。道光十六年(1836),有河北李洛能者慕名来到山西祁县小韩村向戴文熊求艺。李洛能一面在祁县种菜务农,一面拜在戴文熊门下习艺。因其种菜务农之技优于当地,故当地人将之尊称为“老农”。李洛能在祁学艺历时十载,艺成后亦随其师戴文熊保镖,后终成一代武学宗匠,人号“北方神拳”。李洛能主要传人有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贺永恒、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等。他们中多数人均系当世之武学名家。咸丰年间,戴文熊奉诏率弟子李洛能、贾大俊,温老六等参与战事,因屡建奇功,朝廷曾赐以黄马褂以示表彰。文熊传艺于子戴五昌、同族戴良栋,河北李洛能,山西贾大俊、温老六、朱熹、孙淑伦,山东铁头和尚马培德等。 

  (三)戴良栋 

  戴良栋,祁县城内人,系戴文熊之族叔,亦为戴文熊之徒弟,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卒于宣统三年(1911),曾任县衙捕快,人称“铁捕”,有很多奇闻流传于世。传艺于子戴奎、侄戴鸿雄等。 

  (四)戴奎 

戴氏七小形  戴奎,字明祯,乳名祥云,祁县城内人,为戴良栋之独子,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卒于1951 年。自幼即随父习武,朝夕不辍,同时,亦接受严格的礼制教育,文武兼修。戴奎曾为教师,为人严谨,沉潜内敛,端庄厚笃,功力深厚,德艺双馨。约在上世纪20 年代左右,因膝下无子,始打破戴家“传男不传女,只传戴姓不传外家”之规,向外姓旁人传授戴门秘技。主要传人有王映海段锡福岳蕴忠高升祯、史雄霸、郭云天、马二牛、柳焕英、任大华、王步昌等。 

  (五)王映海 

  王映海,乳名桃园,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北堡村人,生于民国十五年(1926),自幼拜在戴奎门下学艺,并日伴其师左右,数十年如一日,朝夕不辍,技艺精湛,为人忠厚,居家简朴,远近闻名,传人颇多。 

  (六)赵玉 

  赵玉,字无瑕,山西太原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卒于1984 年。早年曾就读于山西省国民师范,其间,师从高降衡学习形意拳。师范毕业后亦从事教育事业。1962 年,因历史及生活等原因,被下放至山西榆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落实政策。通阴阳,明易理,武艺精湛,书法亦不矬于人。性格刚毅,清高自负,不入俗流,择徒甚严,故其传人虽少,授艺颇精。 

  (七)梁晓峰 

  梁晓峰,山西榆次人,一九五六年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心意拳法国际联盟主席,中国心(形)意武术专业委员会主席,山西省晋中市摔跤柔道自由搏击协会主席,山西省晋中市心意终极格斗俱乐部主席,山西晋中市戴氏(形)意拳协会主席。2006年,被评为山西省武术大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拳代表性传承人。自幼习武,曾洗后拜徐子清、马朝东、布华轩等武术大师为师,学习心意拳、长拳查拳和摔跤术。后又正式拜在赵玉和王映海两位师傅门下,学习内气导引、内丹修养以及心(形)意拳法。系心意六合拳第六代嫡系传人(从戴隆邦算起)。迄今为止,已传承心意拳弟子及再传弟子数万余人,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其中,有26人曾分别276次在国内外武术、散打、摔跤等重大赛事中获得过冠军。并著有《中国心意拳行功秘法》一书!

戴氏心意拳承传系列示意图

牛皋 ---------------------岳飞------------------ 将佐

||

牛庆.焦鹏.唐荆川元 朝

||

戴伯苗-----武当龙门派嵩山少林寺,姬龙凤

||

戴环.戴玖 --------------|------------曹继武. 马学礼. 李贞

||

牛希贤戴龙邦金世魁

(祖师1720一1809)

|

|------------------------------------------- |

戴大闾.戴二闾.郭维汉

| {二世1769-1861)|

|--------------------|

戴五昌.戴良栋贾大俊.刘锦林.吕海根.李洛农

|(三世1834-1915)||||

戴宏勋.戴奎曹兴国.段成云.郭和..车永宏

(四世1874-1951)||||

祁县派 内蒙派 范甲元 晋冀派

戴宏勋传- -范 生. 渠本原. 孔繁新. 段 仙。

戴奎传--岳贵宁. 王国安. 高升祯. 马二牛. 段锡福. 原德胜. 任大华. 赵万跃. 田九元. 王映海. 王步昌. 高树声. 柳焕英. 张云宸. 郭云天

戴式心意拳的内容和规程;

基本功.浑圆桩.五法.膀法.多种步型.步法.多种腿型.腿法.以及手型和器械的功法。拳法套路:五行拳,十大形,交际四把,闸势归宗,五趟闸势,·心意少林把,心意连环拳,七炮,七小形,,教手,点穴父刀.枪.棍.剑.峨眉剌.袖珍棍等。

内功拳演练法则: 自然,浑沉,阶递,悟心,要循序渐进,不可随心所欲。

戴氏心意拳的功力三步:重动一轻动一灵动。

重动;蹲丹田为主,间或用三慢一快,凋节体能,熟练功法,旨在退先天之膂力,以便在劲发丹田中、深沉强化艺术功力。

轻动:刚柔相济,柔中见刚,演练中要强化意识对拳法的思维,在拳法的变化中透入人的退观能动力,使意识和劲力融为一体,进一步加深认识能力,从而使动作更规范,劲力更自然,变化更规律,体悟更清晰。

灵动:功夫日臻升华,体悟知境知情,艺达炉火纯青,智入深幻意境,反朴归真,心形聚融,拳无拳来艺无艺,无意之中出真艺。

重动是体能的转化,轻动是心形的升华,无止无尽,灵动则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随心所欲,艺理超人,活到老练到老才是根本。立于心,精于意,重神不重形,寓无极太极之秘,蕴阴阳五行之精,函动静.开合.虚实.刚柔之奇,可谓巧中有妙,妙中有巧,巧妙俱合,技法真髓。

戴氏心意拳的拳架走势

以行云流水滔滔不绝,又似深宫闰秀含而不露,虚实相间,刚柔相济,为其精义要决,突出体现其笑里藏刀,出乎人意,防不胜防。

心法动,气深于渊,巧运气血,力凝于根,劲走螺旋,故示以虚,以无胜有,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技法动为,倏来即往,随曲就伸,随人所动,避实就虚,彼实我虚,守无定势,彼虚我实发无常法,或虚或实不及至处,或柔或刚不到极里,见绽即乘,见陆隙即趁,意在力先,柔在变外,柔化刚发,随化而发,意到劲到,意走力随,势慢而意快,后发须先至,已劲接彼劲,曲中倏求直,故要求心法明了。技法用熟,珠联璧合,镇定自若,准确无误地辫位于尺寸毫厘,举手投足制彼于擒扑封内之中。

1. 由内催外,以根带捎,重神不重形,重内不重外,意识动作,呼吸紧密配合的内功拳.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之理,以丹田为轴心,以轴催肢体,内劲发至丹田,以意领气,以气催劲,丹田一动浑身动,内劲一发劲无穷,看其肢体融人,实则内劲作用也。

2. 以园构型,攻防自如,阴阳园润,势式园弧,园则滚,滚则进,故在进退中形成上旋下旋,外旋内旋,平旋立旋,横旋顺旋,旋为形滚为劲,动之如螺旋,无坚不催。起落似弹簧,蓄劲呈威,看其攻,攻中有防,观其防, 防中有攻,身落手起束身进,身起手落展中击,八卦以巧制胜,如岳家之善用奇也,心意壁垒森严,如岳家之善用正也,心意之妙, 尤在简约而易于专精,其搏击时,横略带曲势,取有余不尽之意,其身法亦贵在园势,其十形中尤多合导引之义,是其为南宋内家之学也。

3. 刚柔相济,积柔成刚,肌肉放松,去其拙力,刚柔相济,产生内劲,由刚入柔,以养丹田之气,练到一定程度,方可快慢相间,强化思维,寓柔寓刚,让思维对动作产生理性以识,以提高瞬息万变的应变能力,这是条件对思维,思维对条件的反射,动作轻柔而思维深沉,动作刚猛面思维敏捷,进而转入灵动,灵动不仅是功艺的再发展,而且是对思维的再提高.

[1]

 据传心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刚毅多谋,勇冠三军。自幼随名师周侗习文练武,随陈广习刀术枪术,尤精大枪术。在长期抗金战斗中,化枪为拳,训练将士。此拳刚猛狠毒,奇快无比。意到拳到,变化无穷。实战中远可用枪,近则用拳。后岳飞被害,此拳随之销声匿迹,鲜有所传。

  明未清初,山西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 10 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在传承过程中,因受时间、地域、文化、信仰、宗教、习俗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比较明晰的、具有广泛代表的三大主流派。一是以马学礼为代表的河南心意拳,一是以曹继武之后的戴隆邦,戴二闾,戴良栋,戴奎为代表的山西祁县心意拳,三是以戴隆邦,戴二闾之后的李老能车毅斋,郭云深等为代表的山西,河北心(形)意拳。各派虽然风格不同,但拳理拳法是一致的,共同据守着一个拳谱:《守洞尘技》、《六合心意古拳谱》。古训曰:“师傅可以改拳,但绝不以改谱。”,就是心意拳前辈警示后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传授中,不致离谱太远。一代宗师、技击家王鸿先生,就时常告戒其弟子“字典就是老老师!拳谱就是老老师!不管是谁,资历有多老,地位有多高,只要其言行不符拳谱,就不是心意拳真正的传承者,是极其可悲和错误的!"

  1: 河南马学礼,回族,洛阳人氏,河南心意拳祖师, 13 岁时每天放羊于廛河中游“十方院” 遇一隐士(据传为姬际可)身高八尺,目朗神健,须发皆白,传授以“神拳” 7 年时间,口传身授。马 学礼尽得其传。一天,姬师祖告诉马学礼;“我将远去,你要努力苦练”, 10 年后可到少林寺试功。

  马学礼寒暑春秋,朝夕苦练,心意神志,全身经络,无不贯通。 10 年后遵师命去少林寺试功,少林老方丈看后颇为满意,讲“我与你师乃为好友,知你必来试功“。马学礼艺成后,为谋生计,保镖十年,从未出过差错。应河南知府邀请,任职府衙都夫 10 年。老年返回家乡传授“心意拳”。 从学者甚多,著名者有,张志诚,马兴,马三元。马兴支脉在洛阳传承至今,张志诚支脉流传最广、如今无论河南、陕西、山西、安徽、上海、香港、珠海等国内外各地心意拳基本都属于张志诚支系。

戴氏七小形  河南心意拳一直在部分回民中传授,择徒很严,发展比较慢,较好的保持了心意拳原有的风貌。动作简单,功用无穷,定式为桩,动式为拳,内涵丰富。没有整套的对练和单练套路。心意把、一个动作为一把、 十大形、一个动作为一形。练习时要求;周身协调,内外合一,要求全身上下,一动无有不动,一停无有不停,一合无有不合;在内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外要求;“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 。 一举一动要做到全神贯注意念集中,劲力裹含,蓄而后发,发力要有火烧身的灵劲与爆发弹性力。身形六势要求;一身呈六势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六势合一。一身含五劲踩、扑、裹、束、决五劲合一。束身起,长身落。手随意发,力随声落。起势快如龙卷风,脚出必定踩中门,发力要刚、猛、狠、毒、快,外似刚猛、实则内柔,周身动作高度协调配合,发力猛而有弹性,动做迅猛而灵活。外形、内意通达、顺畅,肢体、气血强健、柔活。因此。习练心意拳在健身和技击方面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戴氏心意拳发源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戴氏心意拳创始人名戴隆邦,系山西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享年89岁,他自幼嗜武,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学文习武,全面继承其祖师爷戴伯苗所传的意拳,得意拳之奥妙,后承姬氏所创心意六合拳,并得曹继武先生传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传授内功心法小周天功),结合各种武术(螳螂,八卦等)创戴氏心意拳。武术界将他尊为戴氏心意拳的开山鼻祖。

  戴氏心意拳在祁县的传播二百年来,戴隆邦父子及其传人,本着宁肯失传也不滥传的宗旨,传递范围极小。早期只限戴氏直系亲属,后来稍微扩大到同族同姓人士,但为数很少,祁县人常说:“只闻戴家拳打人,不见戴家人练拳。”戴家高宅深院,习拳在会在公共场所,况家境富豪,不须以教拳养生。并且,戴氏在传拳时,仅仅是传以外姓弟子形意拳和少量会意拳,故戴之后,世人皆知有形意拳,而鲜闻心意拳。   在历史上,山西戴氏心意拳由于受戴氏家族“只传戴姓,不传外家”的“家训”的影响和制约,保持了古朴的拳术风貌。戴氏心意拳传系主要以劈、钻、崩、炮、横五形拳,龙、虎、猴、马、蛇、鸡、燕、鹞、鹰、熊十形拳,乌牛摆头、狸猫上树、饿狗扑食、野马践槽灵蛇拔草、金鱼抖鳞、鹞子穿林七小形,裹、践、钻三拳,崩、背、炮三棍,养、坐、开、闸、砸、竖、射七步丹田功,一至五趟螳螂闸势捶,挑顶、云领、展截、裹胯四把,蹲猴势桩、浑元桩,三才桩、两仪桩、童子功等功、技、法、式为其拳法的传承载体。

  3:李老能生于1807年,名能,字能然,自号飞羽.河北省深州王庄村人,是形意拳的编创者。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近百年来名手辈出。1914年,形意拳家郝恩光东渡日本,教授留日学生,遂把形意拳介绍到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意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在全国各地都有开展。此外,在东南亚、日本、美国也有形意拳传习,并有专门团体和刊物。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鸟台、鹰、熊)为基本拳法,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山西一些地区有以“站丹田”、“六合式”为基本桩法的。其他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锤、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龙虎斗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对练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练习以刀、枪、剑、棍为主,多以三合、六合、连环、三才等命名。

  戴氏心意拳,亦称心意拳,心意六合拳。是我国武库之中极为优秀的内家功法之一,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神妙莫测,将佛家,道家,儒家功法、理论熔于一炉,是一门科学的内外兼修之武术。其功法顺大自然客观生化规律,以天地阴阳之平衡,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论为戴氏心意拳之精髓。戴氏心意拳是现存三大著名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形意拳的鼻祖。内讲究心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外讲究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几百年来,此拳在山西祁县戴氏家族中秘不外传,故人又称戴氏心意拳为心意六合拳。

  戴氏心意拳发源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戴氏心意拳创始人名戴隆邦,系山西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享年89岁,他自幼嗜武,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学文习武,全面继承其祖师爷戴伯苗所传的意拳,得意拳之奥妙,后承姬氏所创心意六合拳,并得曹继武先生传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传授内功心法小周天功),结合各种武术(螳螂,八卦等)创戴氏心意拳。武术界将他尊为戴氏心意拳的开山鼻祖。

戴氏七小形  戴氏心意拳是“脱枪为拳”,意为从枪法中领悟出来的拳术。相传为岳飞处习得。“枪挑一条线”。故习练此拳时也是走直线往复。戴氏心意拳主张后发先至,抢占中门。拳谱说:“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

  戴氏心意拳从创始后只传家人,极少传外人。(偶有传乡亲、外戚,李洛能是唯一的例外),一因此功不出则已,一出手非死既残,祁县有俗语:“太极十年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二因戴家后人基本靠保镖护院,习武吃饭。故即使有传,亦是皮毛。现河北形意拳传人李洛能,当初求戴隆邦收为弟子,不允。李遂在戴家附近买块菜地,日日往戴家免费送菜。终于感动戴母,遂传功与李。然戴家身法,心法皆未传受,手法也只传授了每招每式的一半,戴氏的精华完全没有泄露。这也是现在外传的形意拳为何与戴氏招式名称相同,但套路截然不同的缘故。因此拳威力甚大,故戴氏传人很少与人比手。即使练功也在四下无人,或者深夜时独练。祁县有俗语:“只见戴家拳打人,不见戴家人练拳。”

  手拳类:五行拳、 四把、十大形、十小形、闸势、地盘、双把、各种炮拳

  器械: 六合刀、六合剑、六合枪、六合棍、蛾眉刺铁筷子乾坤针)等;

  (一)戴隆邦

  戴隆邦,字兴国,山西晋中市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卒于嘉庆九年(1804),为明清两代祁县名族。据祁县县志记载 :戴隆邦的先祖“戴光启为明朝进士,曾任巡边大臣,人称戴巡边”。戴氏家族在祁县境内“内有半座城,外有半架山”,人号“戴半城”,是祁县首屈一指的世族巨贾。在祁县历史上,戴氏一族曾以官商一体,文武两道,代有显宦,而闻名于当地。戴隆邦因秉戴门“精忠报国,耕读传家”之训,曾立志报国,致力于反清复明。如在家门书写藏头对联曰“扫清恶习辈辈铸武魂,启明新规代代锻文采”,意为要通过精研文武反清复明,精忠报国。后戴隆邦在安徽池州经商得遇恩师曹继武,遂向曹氏学习心意拳,一学十年,技艺方成。后奉师命归晋,途经河南洛阳拜见师兄马学礼时,应邀写成心意六合拳谱以传世,时在乾隆十五年(1750)。戴隆邦传艺于长子文良(乳名大驴)、次子文熊(乳名二驴)、妻侄郭维汉等。因戴隆邦对心意武学之突出贡献,现其家乡祁县已建成“戴隆邦纪念馆”。

  (二)戴文熊 

  戴文熊,字叶梦,排行老二,乳名二驴,又名二闾,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小韩村人氏,系戴隆邦之次子,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戴文熊自幼随父习武,兼攻儒学。因家传之故,少年时即以作风儒雅、武艺出众而闻名于当地。后随父在河南省社旗县开馆设开店,主营旅栈业,兼营镖业。嘉庆十一年(1806),文熊子承父业独力支撑“十家店”局面,时年仅29 岁。戴文熊为人谦逊,勤勉好学,即使是在成名后,仍不放弃对武学的探求。相传,凡是以一口之理相传,或是以一手之艺相授者,戴文熊均能以师礼相待。戴家人习惯将之称为是“一口之师”,或“一手之师”。戴文熊曾叮嘱后人曰“:吾家所学原出滴点,汇自百家,今幸赖高人指点,欢喜尚且不及,焉能嫌少以弃微?孰不知‘涓涓细流以汇江河,尘尘积土以垒高山’。后凡有一口之理传我者,抑或凡有一手之技传我者,皆乃吾师也。”戴文熊原本家学深厚,又兼勤勉好学,遂技艺日精,拳汇八方,技臻无为,人号“神拳二闾”。世称戴文熊保镖从未有失,行走大江南北,亦罕逢敌手,商界素有“二闾之镖行天下”之口碑,民间亦有“戴文熊的拳盖山西,左二把的脚天下走,安晋源出口不用吼”之谚语。史学界又习惯将戴文熊与山西文水左二把、山西平遥王正清并称为“华北三杰”。道光十六年(1836),有河北李洛能者慕名来到山西祁县小韩村向戴文熊求艺。李洛能一面在祁县种菜务农,一面拜在戴文熊门下习艺。因其种菜务农之技优于当地,故当地人将之尊称为“老农”。李洛能在祁学艺历时十载,艺成后亦随其师戴文熊保镖,后终成一代武学宗匠,人号“北方神拳”。李洛能主要传人有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贺永恒、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等。他们中多数人均系当世之武学名家。咸丰年间,戴文熊奉诏率弟子李洛能、贾大俊,温老六等参与战事,因屡建奇功,朝廷曾赐以黄马褂以示表彰。文熊传艺于子戴五昌、同族戴良栋,河北李洛能,山西贾大俊、温老六、朱熹、孙淑伦,山东铁头和尚马培德等。 

  (三)戴良栋 

  戴良栋,祁县城内人,系戴文熊之族叔,亦为戴文熊之徒弟,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卒于宣统三年(1911),曾任县衙捕快,人称“铁捕”,有很多奇闻流传于世。传艺于子戴奎、侄戴鸿雄等。 

  (四)戴奎 

戴氏七小形  戴奎,字明祯,乳名祥云,祁县城内人,为戴良栋之独子,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卒于1951 年。自幼即随父习武,朝夕不辍,同时,亦接受严格的礼制教育,文武兼修。戴奎曾为教师,为人严谨,沉潜内敛,端庄厚笃,功力深厚,德艺双馨。约在上世纪20 年代左右,因膝下无子,始打破戴家“传男不传女,只传戴姓不传外家”之规,向外姓旁人传授戴门秘技。主要传人有王映海段锡福岳蕴忠高升祯、史雄霸、郭云天、马二牛、柳焕英、任大华、王步昌等。 

  (五)王映海 

  王映海,乳名桃园,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北堡村人,生于民国十五年(1926),自幼拜在戴奎门下学艺,并日伴其师左右,数十年如一日,朝夕不辍,技艺精湛,为人忠厚,居家简朴,远近闻名,传人颇多。 

  (六)赵玉 

  赵玉,字无瑕,山西太原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卒于1984 年。早年曾就读于山西省国民师范,其间,师从高降衡学习形意拳。师范毕业后亦从事教育事业。1962 年,因历史及生活等原因,被下放至山西榆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落实政策。通阴阳,明易理,武艺精湛,书法亦不矬于人。性格刚毅,清高自负,不入俗流,择徒甚严,故其传人虽少,授艺颇精。 

  (七)梁晓峰 

  梁晓峰,山西榆次人,一九五六年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心意拳法国际联盟主席,中国心(形)意武术专业委员会主席,山西省晋中市摔跤柔道自由搏击协会主席,山西省晋中市心意终极格斗俱乐部主席,山西晋中市戴氏(形)意拳协会主席。2006年,被评为山西省武术大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拳代表性传承人。自幼习武,曾洗后拜徐子清、马朝东、布华轩等武术大师为师,学习心意拳、长拳查拳和摔跤术。后又正式拜在赵玉和王映海两位师傅门下,学习内气导引、内丹修养以及心(形)意拳法。系心意六合拳第六代嫡系传人(从戴隆邦算起)。迄今为止,已传承心意拳弟子及再传弟子数万余人,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其中,有26人曾分别276次在国内外武术、散打、摔跤等重大赛事中获得过冠军。并著有《中国心意拳行功秘法》一书!

戴氏心意拳承传系列示意图

牛皋 ---------------------岳飞------------------ 将佐

||

牛庆.焦鹏.唐荆川元 朝

||

戴伯苗-----武当龙门派嵩山少林寺,姬龙凤

||

戴环.戴玖 --------------|------------曹继武. 马学礼. 李贞

||

牛希贤戴龙邦金世魁

(祖师1720一1809)

|

|------------------------------------------- |

戴大闾.戴二闾.郭维汉

| {二世1769-1861)|

|--------------------|

戴五昌.戴良栋贾大俊.刘锦林.吕海根.李洛农

|(三世1834-1915)||||

戴宏勋.戴奎曹兴国.段成云.郭和..车永宏

(四世1874-1951)||||

祁县派 内蒙派 范甲元 晋冀派

戴宏勋传- -范 生. 渠本原. 孔繁新. 段 仙。

戴奎传--岳贵宁. 王国安. 高升祯. 马二牛. 段锡福. 原德胜. 任大华. 赵万跃. 田九元. 王映海. 王步昌. 高树声. 柳焕英. 张云宸. 郭云天

戴式心意拳的内容和规程;

基本功.浑圆桩.五法.膀法.多种步型.步法.多种腿型.腿法.以及手型和器械的功法。拳法套路:五行拳,十大形,交际四把,闸势归宗,五趟闸势,·心意少林把,心意连环拳,七炮,七小形,,教手,点穴父刀.枪.棍.剑.峨眉剌.袖珍棍等。

内功拳演练法则: 自然,浑沉,阶递,悟心,要循序渐进,不可随心所欲。

戴氏心意拳的功力三步:重动一轻动一灵动。

重动;蹲丹田为主,间或用三慢一快,凋节体能,熟练功法,旨在退先天之膂力,以便在劲发丹田中、深沉强化艺术功力。

轻动:刚柔相济,柔中见刚,演练中要强化意识对拳法的思维,在拳法的变化中透入人的退观能动力,使意识和劲力融为一体,进一步加深认识能力,从而使动作更规范,劲力更自然,变化更规律,体悟更清晰。

灵动:功夫日臻升华,体悟知境知情,艺达炉火纯青,智入深幻意境,反朴归真,心形聚融,拳无拳来艺无艺,无意之中出真艺。

重动是体能的转化,轻动是心形的升华,无止无尽,灵动则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随心所欲,艺理超人,活到老练到老才是根本。立于心,精于意,重神不重形,寓无极太极之秘,蕴阴阳五行之精,函动静.开合.虚实.刚柔之奇,可谓巧中有妙,妙中有巧,巧妙俱合,技法真髓。

戴氏心意拳的拳架走势

以行云流水滔滔不绝,又似深宫闰秀含而不露,虚实相间,刚柔相济,为其精义要决,突出体现其笑里藏刀,出乎人意,防不胜防。

心法动,气深于渊,巧运气血,力凝于根,劲走螺旋,故示以虚,以无胜有,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技法动为,倏来即往,随曲就伸,随人所动,避实就虚,彼实我虚,守无定势,彼虚我实发无常法,或虚或实不及至处,或柔或刚不到极里,见绽即乘,见陆隙即趁,意在力先,柔在变外,柔化刚发,随化而发,意到劲到,意走力随,势慢而意快,后发须先至,已劲接彼劲,曲中倏求直,故要求心法明了。技法用熟,珠联璧合,镇定自若,准确无误地辫位于尺寸毫厘,举手投足制彼于擒扑封内之中。

1. 由内催外,以根带捎,重神不重形,重内不重外,意识动作,呼吸紧密配合的内功拳.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之理,以丹田为轴心,以轴催肢体,内劲发至丹田,以意领气,以气催劲,丹田一动浑身动,内劲一发劲无穷,看其肢体融人,实则内劲作用也。

2. 以园构型,攻防自如,阴阳园润,势式园弧,园则滚,滚则进,故在进退中形成上旋下旋,外旋内旋,平旋立旋,横旋顺旋,旋为形滚为劲,动之如螺旋,无坚不催。起落似弹簧,蓄劲呈威,看其攻,攻中有防,观其防, 防中有攻,身落手起束身进,身起手落展中击,八卦以巧制胜,如岳家之善用奇也,心意壁垒森严,如岳家之善用正也,心意之妙, 尤在简约而易于专精,其搏击时,横略带曲势,取有余不尽之意,其身法亦贵在园势,其十形中尤多合导引之义,是其为南宋内家之学也。

3. 刚柔相济,积柔成刚,肌肉放松,去其拙力,刚柔相济,产生内劲,由刚入柔,以养丹田之气,练到一定程度,方可快慢相间,强化思维,寓柔寓刚,让思维对动作产生理性以识,以提高瞬息万变的应变能力,这是条件对思维,思维对条件的反射,动作轻柔而思维深沉,动作刚猛面思维敏捷,进而转入灵动,灵动不仅是功艺的再发展,而且是对思维的再提高.

[1]

 据传心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刚毅多谋,勇冠三军。自幼随名师周侗习文练武,随陈广习刀术枪术,尤精大枪术。在长期抗金战斗中,化枪为拳,训练将士。此拳刚猛狠毒,奇快无比。意到拳到,变化无穷。实战中远可用枪,近则用拳。后岳飞被害,此拳随之销声匿迹,鲜有所传。

  明未清初,山西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 10 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在传承过程中,因受时间、地域、文化、信仰、宗教、习俗等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比较明晰的、具有广泛代表的三大主流派。一是以马学礼为代表的河南心意拳,一是以曹继武之后的戴隆邦,戴二闾,戴良栋,戴奎为代表的山西祁县心意拳,三是以戴隆邦,戴二闾之后的李老能车毅斋,郭云深等为代表的山西,河北心(形)意拳。各派虽然风格不同,但拳理拳法是一致的,共同据守着一个拳谱:《守洞尘技》、《六合心意古拳谱》。古训曰:“师傅可以改拳,但绝不以改谱。”,就是心意拳前辈警示后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传授中,不致离谱太远。一代宗师、技击家王鸿先生,就时常告戒其弟子“字典就是老老师!拳谱就是老老师!不管是谁,资历有多老,地位有多高,只要其言行不符拳谱,就不是心意拳真正的传承者,是极其可悲和错误的!"

  1: 河南马学礼,回族,洛阳人氏,河南心意拳祖师, 13 岁时每天放羊于廛河中游“十方院” 遇一隐士(据传为姬际可)身高八尺,目朗神健,须发皆白,传授以“神拳” 7 年时间,口传身授。马 学礼尽得其传。一天,姬师祖告诉马学礼;“我将远去,你要努力苦练”, 10 年后可到少林寺试功。

  马学礼寒暑春秋,朝夕苦练,心意神志,全身经络,无不贯通。 10 年后遵师命去少林寺试功,少林老方丈看后颇为满意,讲“我与你师乃为好友,知你必来试功“。马学礼艺成后,为谋生计,保镖十年,从未出过差错。应河南知府邀请,任职府衙都夫 10 年。老年返回家乡传授“心意拳”。 从学者甚多,著名者有,张志诚,马兴,马三元。马兴支脉在洛阳传承至今,张志诚支脉流传最广、如今无论河南、陕西、山西、安徽、上海、香港、珠海等国内外各地心意拳基本都属于张志诚支系。

戴氏七小形  河南心意拳一直在部分回民中传授,择徒很严,发展比较慢,较好的保持了心意拳原有的风貌。动作简单,功用无穷,定式为桩,动式为拳,内涵丰富。没有整套的对练和单练套路。心意把、一个动作为一把、 十大形、一个动作为一形。练习时要求;周身协调,内外合一,要求全身上下,一动无有不动,一停无有不停,一合无有不合;在内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外要求;“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 。 一举一动要做到全神贯注意念集中,劲力裹含,蓄而后发,发力要有火烧身的灵劲与爆发弹性力。身形六势要求;一身呈六势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六势合一。一身含五劲踩、扑、裹、束、决五劲合一。束身起,长身落。手随意发,力随声落。起势快如龙卷风,脚出必定踩中门,发力要刚、猛、狠、毒、快,外似刚猛、实则内柔,周身动作高度协调配合,发力猛而有弹性,动做迅猛而灵活。外形、内意通达、顺畅,肢体、气血强健、柔活。因此。习练心意拳在健身和技击方面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戴氏心意拳发源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戴氏心意拳创始人名戴隆邦,系山西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享年89岁,他自幼嗜武,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学文习武,全面继承其祖师爷戴伯苗所传的意拳,得意拳之奥妙,后承姬氏所创心意六合拳,并得曹继武先生传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传授内功心法小周天功),结合各种武术(螳螂,八卦等)创戴氏心意拳。武术界将他尊为戴氏心意拳的开山鼻祖。

  戴氏心意拳在祁县的传播二百年来,戴隆邦父子及其传人,本着宁肯失传也不滥传的宗旨,传递范围极小。早期只限戴氏直系亲属,后来稍微扩大到同族同姓人士,但为数很少,祁县人常说:“只闻戴家拳打人,不见戴家人练拳。”戴家高宅深院,习拳在会在公共场所,况家境富豪,不须以教拳养生。并且,戴氏在传拳时,仅仅是传以外姓弟子形意拳和少量会意拳,故戴之后,世人皆知有形意拳,而鲜闻心意拳。   在历史上,山西戴氏心意拳由于受戴氏家族“只传戴姓,不传外家”的“家训”的影响和制约,保持了古朴的拳术风貌。戴氏心意拳传系主要以劈、钻、崩、炮、横五形拳,龙、虎、猴、马、蛇、鸡、燕、鹞、鹰、熊十形拳,乌牛摆头、狸猫上树、饿狗扑食、野马践槽灵蛇拔草、金鱼抖鳞、鹞子穿林七小形,裹、践、钻三拳,崩、背、炮三棍,养、坐、开、闸、砸、竖、射七步丹田功,一至五趟螳螂闸势捶,挑顶、云领、展截、裹胯四把,蹲猴势桩、浑元桩,三才桩、两仪桩、童子功等功、技、法、式为其拳法的传承载体。

  3:李老能生于1807年,名能,字能然,自号飞羽.河北省深州王庄村人,是形意拳的编创者。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近百年来名手辈出。1914年,形意拳家郝恩光东渡日本,教授留日学生,遂把形意拳介绍到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意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在全国各地都有开展。此外,在东南亚、日本、美国也有形意拳传习,并有专门团体和刊物。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鸟台、鹰、熊)为基本拳法,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山西一些地区有以“站丹田”、“六合式”为基本桩法的。其他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锤、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龙虎斗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对练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练习以刀、枪、剑、棍为主,多以三合、六合、连环、三才等命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戴氏心意拳(心意六合拳)
戴家心意五行拳源流考(全文)
晋商重武术 形意拳与晋商相互促进得发展
形意拳的起始以及李洛能对形意拳的贡献
形意宗师李洛能师承及其弟子学艺时间考据推论
李洛能先生师承之谜与形意拳发源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