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禧太后将丽妃做成“人彘”?丽妃活得比慈安太后都长寿

电影《垂帘听政》中,丽妃因为能歌善舞,是咸丰皇帝最喜欢的妃子。咸丰皇帝在热河期间,即便身体不适,还几乎每天都要传丽妃去身边伺候,宫中其他嫔妃嫉妒得牙痒痒,尤其是心高气傲的慈禧。在慈禧的授意下,大家纷纷在慈安面前告丽妃的状。一向温和的慈安,在看了起居注上的记录后,也对丽妃的这种行为大为恼火。等到咸丰皇帝一死,慈禧就效仿当年吕后对戚夫人,将丽妃砍去手脚,养在一个酒坛子里,做成“人彘”,让她不能再跳舞,并且还让人好好地养着她,要她活着受罪。

丽妃是什么人?慈禧和她有什么深仇大恨?慈禧这么做,为什么慈安太后都不来管管?

历史上的丽妃,一直活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比慈安太后都活得长(慈安死于光绪七年)。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也不能证明慈禧没有将丽妃弄成“人彘”。或许丽妃被做成“人彘”后,被人参吊着,没准也能活个20几年。

今天,就根据正史来分析一下,丽妃和慈禧的关系,到底有没有那么差。

都说丽妃更讨咸丰皇帝喜欢,所以,丽妃的晋升速度比慈禧快,那可就错了。

咸丰二年(1852年),慈禧和丽妃都是以贵人的身份,被安排在同一天入宫。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事。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由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英嫔于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著于五月初九日进内,春贵人、婉常在著于五月十二日进内。钦此。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奏销档》,咸丰二年一至三月

要说当时宫里晋升速度最快的,当属贞嫔,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慈安在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诏封为贞嫔,四月二十七日进的宫,五月进封贞贵妃,六月就被拟定为皇后,十月被正式册封(见《清皇室四谱》中记载)。如果从慈安进宫后开始算起的话,她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就由一个嫔,爬到了皇后的位置,而且是在没有怀孕、没生孩子的情况下。那时候的慈安,才只有15周岁,比慈禧还要小2岁。

更令人称奇的是,慈安太后是庶女。她的亲生母亲姜氏(没准是个汉族女子),是在慈安被册封为皇后之后,才被封为了侯妻、一品夫人。

追封皇后父原任工部郎中穆扬阿,为一等承恩侯。母宗室氏为侯妻、一品夫人。生母姜氏、晋封为侯妻、一品夫人。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卷之七十八》  

而慈禧,是在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被诏封为懿嫔,同年十一月行了册封礼,那个时候,慈禧还没怀孕。

(咸丰四年,甲寅,二月)内阁钦奉谕旨。贵人那拉氏,晋封为懿嫔。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

而丽贵人呢,诏封为嫔的时间,比慈禧晚了10个月,是在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这还是因为她当时怀孕了。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初七,丽嫔生下了皇长女。虽然是一个女孩,但这是咸丰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对皇室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所以,咸丰皇帝同样非常高兴,特别晋封丽嫔为丽妃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当时还是懿嫔的慈禧,生下了皇长子载淳(后来的同治皇帝)。这可是大功一件,咸丰皇帝马上将慈禧封为了懿妃。由于当时的婴儿死亡率较高,所以,直到咸丰七年(1857年)十二月,载淳快满2周岁了,过了婴儿早殇的危险期,咸丰将慈禧晋封为懿贵妃。从此,后宫之中,慈禧稳坐第二把交椅。

从丽妃和慈禧的晋升史来看,丽妃并不见得比慈禧受宠。在双方都没有怀上孩子的情况下,反倒是慈禧的晋升速度比较快;后来,因为丽妃比慈禧早怀上孩子,而且又赶上运气好,生下的女儿是咸丰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就比较受重视一些。但是,丽妃也就仅止步于普通的妃位,并没有成为贵妃。

而慈禧凭借生下了咸丰的皇长子载淳,并且载淳也健康地长大,在皇后没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皇长子载淳虽然是庶出,但只要比咸丰皇帝长寿,就一定是下一任皇帝。当时的后宫,除了皇后,根本没有人有资本和懿贵妃(慈禧)争宠。

这些妃嫔中,倒是有一个婉常在,才是值得注意的。婉常在索绰络氏,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她家虽然是内务府世家,但却都是靠科举入仕的读书人。婉常在的曾祖父德保、祖父英和、父亲奎照,叔叔奎耀,哥哥锡祉都是进士出身,在旗人之中实属难得,因此,地位也很高。

(英和)自其父及两子一孙,皆以词林起家,为八旗士族之冠。

——《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三·列传一百五十》

婉常在出身在这样的书香门第,不说博览群书,肯定也是知书达理。婉常在是通过内务府选秀,被选上进宫当宫女的,但是,却得到了咸丰皇帝的另眼相待,特别封为“常在”。咸丰二年(1852年),婉常在于五月十二日入宫,属于当时最靠后的一个批次,而且比起贞嫔、兰贵人、丽贵人她们,婉常在的位份也最低。可是,她却在咸丰四年(1854年),和怀了孕的丽贵人一起,被诏封为嫔。

(咸丰四年,甲寅,十二月)戊午。谕内阁,贵人他他拉氏著封为丽嫔。索绰罗氏著封为婉嫔。

——《清实录·咸丰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

尽管后来丽嫔因生下大公主而被封为妃,但是,根据宫中史料记录,咸丰十年(186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咸丰皇帝给各宫赏银,皇后赏100两,懿贵妃50两,丽妃和婉嫔都是每位40两,而祺嫔、玟嫔(应该是玫嫔徐佳氏)是每位30两。婉嫔看着是位份次于丽妃,但是,她得到的赏银却和丽妃是一样的。在咸丰皇帝心中,婉嫔还是比较特别的。

当时宫里除了丽妃和慈禧,还有一个人,给咸丰皇帝生过孩子,她就是玫嫔徐佳氏。根据《上谕档》记载,玫贵人徐佳氏,在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生下了咸丰帝的第二个儿子。可惜,这个皇二子丑时(凌晨1点到3点)出生,在当天卯时(早上5点到7点)就夭折了。不过,同年十二月,咸丰皇帝还是将玫贵人晋封为玫嫔。

既然玫嫔也生过孩子,可见,当时咸丰皇帝并不是只让丽妃一个人伺候,所以,慈禧没必要妒忌丽妃。玫嫔和婉嫔一样,也是内务府包衣出身。曾经生过皇子的玫嫔,其得到的皇帝赏银,居然比同居嫔位、却没有生过孩子的婉嫔,少了10两。

所以,真没发现丽妃当年有多得宠,反倒是这个婉嫔,好像才是真正得宠的那位。如果婉嫔能够怀上孩子的话,没准也能和丽妃一样,即刻晋升到妃位;要是婉嫔也生下个皇子,没准坐上皇位的,就不是慈禧的儿子载淳了。

可惜,一切没“如果”。

咸丰皇帝死后没多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同治皇帝(其实是两宫太后的意思)大封先帝的后宫,丽妃因为诞育大公主,被封为丽皇贵妃。

又谕,皇考大行皇帝妃嫔,承侍宫闱,恪恭淑慎,均宜加崇位号,以表尊荣。丽妃侍奉皇考有年,诞育大公主,谨尊封为丽皇贵妃。婉嫔晋封为婉妃。祺嫔晋封为祺妃。玟嫔晋封为玟妃。

——《清实录·同治朝实录·卷之六》

婉嫔也和祺嫔、玟嫔(玫嫔)一起,被封为妃。从排名上看,婉妃的地位在祺妃、玟妃之上,仅次于丽皇贵妃。可见,这个没生过孩子的女人,即便在咸丰皇帝死后,还是具有一定的地位。

看到有人说,咸丰皇帝去世当年的年末,慈禧就扣下了丽妃的“年例干果盘”,以此说明慈禧很讨厌丽妃。查了一下资料,宫中记录簿的原文是说:将琳皇贵太妃、丽皇贵妃的年例干果盘,转赐给这两位生的公主。(琳皇贵太妃是道光皇帝的妃子,也是后来的光绪皇帝的亲祖母,她的女儿是指寿庄公主。)

十二月十四日 小太监金环具奏 年例干果盘 随奉二位皇太后旨著将 琳皇贵太妃 丽皇贵妃撤下不给 添行公主一分 记此

所以说,慈禧太后根本就没有刻意苛待丽妃。再说,琳皇贵太妃的“年例干果盘”,也是被转赐给了太妃的女儿寿庄公主,这位琳皇贵太妃可是慈禧亲妹妹的婆婆,慈禧犯不着为难她。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同治皇帝得了天花,病情危急,为了给同治皇帝冲喜,慈安、慈禧就做了一系列“喜庆的事”,例如,给王公大臣们加工资、升职;给犯人(重大犯罪的除外)酌情给予减刑;还有就是大封六宫这一次,丽皇贵妃又升了一级,被封为丽皇贵太妃。

又谕,朕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丽皇贵妃等位,侍奉文宗显皇帝,均称淑慎,丽皇贵妃著封为丽皇贵太妃。

——《清实录·同治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三》

不但丽妃的位份一路晋升,她生的大公主,也在同治九年(1870年)九月,被正式册封为“荣安固伦公主”的位号。

清朝通常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被封为“固伦公主”,嫔妃生的女儿,大多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当然,也是允许有特例存在的。

恭亲王奕䜣的长女,早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就被封为“固伦公主”。这是对恭亲王奕䜣在“辛酉政变”中帮助两宫太后夺回大权的奖赏,也是为了拉拢恭亲王,好让他今后“继续好好干”。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当时咸丰皇帝只有一子一女的情况下,封一个“固伦公主”,还真不叫个事。反正孩子少,也不怕被人说厚此薄彼。既然亲王的女儿都可以被封为“固伦公主”,那作为咸丰皇帝的正经亲生女儿,有什么理由不给个“固伦公主”的封号和待遇呢?

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在恭亲王奕䜣的坚决推辞之下,两宫太后收回了其长女“固伦公主”的位号,但是,还是授予其“荣寿公主”的封号,照例享受公主的待遇。

又谕,朕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前因恭亲王之长女,素为文宗显皇帝所钟爱,特沛殊恩,封为固伦公主,以示优眷。兹据恭亲王面奏,宠异逾分,夙夜难安,请收回成命等语,情词恳挚,具见悃忱,即此一端,亦足见其毫无骄矜之习,若不勉从所请,转无以惬其敬慎之怀。恭亲王之长女,著撤去固伦名号,所有一切仪制服色,仍照公主例,封为荣寿公主,以示区别而昭宠眷。

——《清实录·同治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

尽管丽妃的女儿被封“荣安固伦公主”,但是,这似乎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好运。

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18周岁的荣安固伦公主,正式下嫁给世袭一等雄勇公瓜尔佳·符珍。虽然结婚的时候,排场极尽豪华,可是,公主才出嫁一年多,就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去世了,年仅19周岁。

根据《翁同龢(hé)日记》中记载,大公主去世前一天,慈安、慈禧都有到公主府去探望大公主的病情,当时公主刚生完孩子,得了天花,头上、脖子上都是水疱,看着就是情况很严重的样子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两宫皇太后诣大公主府视疾,公主产后天花,头项皆满,危证也。

——《翁同龢日记》

从大公主是死于天花来看,当时同治皇帝可能得的真是天花,并不是影视剧中所说的是死于“梅毒”。

与荣安固伦公主相比,恭亲王的长女荣寿公主,结婚就太早了。同治五年(1866年)九月,12周岁的荣寿公主,就下嫁给额驸志端。和荣安公主家的情况正相反,荣寿公主自己身体不错,额驸却是病魔缠身。成亲5年后,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十二日,额驸志端就去世了,留下17岁的荣寿公主,一直守寡到1924年才去世,享年70周岁。虽然和自己的堂妹荣安固伦公主比,荣寿公主算是很长寿了,可是,50多年的守寡生活,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而丽妃,虽然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但她也没有自暴自弃,一直活到了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十五日,享年53周岁。光绪皇帝亲自去给丽妃奠酒行礼,并辍朝五日,命令文武百官为丽妃穿素服一天。

谕内阁,本月十五日,丽皇贵太妃薨逝。十八日朕亲诣奠酒行礼。大内以下、宗室以上,并王公文武官员,著于是日素服一日。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之二百九十一》

丽妃和她的女儿,在咸丰皇帝死后,接连被晋封,也并不能说是因为慈禧和丽妃的关系有多亲密,只能说,慈禧并没有像电影《垂帘听政》里演的那样,有那么恨丽妃。

西汉的吕后在刘邦死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那是因为戚夫人有儿子,而且,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爱,三番四次地想要废了吕后的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好传位给她自己的儿子刘如意。

可是,丽妃只有一个女儿,她也不会傻到去和慈禧对着干,一是,她的位份本来就在慈禧之下;二是,丽妃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不但斗不赢有儿子的慈禧,还会得罪未来的皇太后,简直是得不偿失。

慈禧这个人,虽然被说成是个坏女人、老妖婆,可是,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大事上,她也没有那么小肚鸡肠。例如,山东巡抚丁宝桢,在同治八年(1869年),将慈禧太后身边的心腹太监安德海给抓了起来,并且就地正法。可事后,慈禧并没有报复丁宝桢。即便在慈安太后去世后,丁宝桢还是当着他的四川总督。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在四川总督的任上去世,那个时候光绪皇帝还没有开始亲政,所以,是慈禧太后,追赠丁宝桢为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并赐谥“文诚”。

慈禧自己就是妃子的身份,即便是贵妃、皇贵妃,也还是一个妾。对于那些和她一样的嫔妾,只要不做太出格的事,她也犯不着将她们逼到绝路上。

(注:本文由[头条@热爱瘦身的鱼]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二十一位皇贵妃谁最好看!谁的命运最悲惨!
清帝
从兰儿到慈禧,看叶赫那拉只手遮天的升级之路
2咸丰最宠爱的女人,慈禧都不敢动她,封皇贵妃,女儿封固伦公主
道光朝妃嫔,一生经历五代皇帝,以花甲之龄得同治晋封贵妃之位
正说慈安皇太后:从贞嫔到老佛爷,大清升迁最快的庶女皇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