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跳槽,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近期,好几个在公立医院里做的不错的同学要跳槽,找我咨询意见。我仔细想想,帮大家把要考虑的因素尽量想全,书面总结如下,动心思的医生们不妨以此做一个损益评估表,在决定跳槽前算算账。


医生职业生涯的设计


    • 10-15年:这是以住院、院总和主治为主的阶段,低调、干活,练童子功。外科的把刀开得再精细些,把线缝的别留痕迹,新的设备和技术多学学,达芬奇电玩多练练。内科的多见识些疑难杂症,多参加会诊,参加国际学术研究会议。其他科的也一样。这个阶段不要想着赚钱,最好能天天待在医院,领导吩咐的工作不是负担,是机会,是修行的过程。如果能进当地最好的医院,绝不要跳槽。


    • 中间10年:这是以资深主治、副主任、主任为主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医院的中流砥柱。这个阶段压力最大,医院的业务都靠这批人撑起来的。这也是赚钱的黄金十年,如果不考虑灰色收入,奖金应该是最多的。这段时间要注意的反而是积极锻炼,保证身体和工作生活的平衡。我发现医生身体和家庭生活出现问题的往往也是这个阶段。这个阶段跳槽也是能开价比较高的,有好的机会可以考虑。


    • 退休前几年:学术上功成名就,没成没就的也就没救了,不要难为自己。梯队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脏活、累活可以多给年轻人干。专业学会里弄个主委,自己有时间可以到处跑跑当专家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定功名,可以开个好价钱在知名的医院挂个名,没人敢管,但不要真跳过去,可惜了几十年编制下的积累。如果没功名又想在外边做点事情,大把民营医院会接盘的。


综合以上,医生如果一开始找到一个大医院的工作,职业生涯初期千万不要跳槽,卧薪尝胆做好经验和能力的积累,能进修的进修,能出国进修的一定要抓住机会。中期和后期是收获的黄金期。中期拼体力,能干活,后期拼名声和人品。想跳槽的话这两个阶段都可以。


顺便说一句在公司跳槽的规矩。职业生涯早期尽量高起点,每一段至少三年,如果可能多在圈子内顶级公司换两三家,各方面业务都熟悉一些。中晚期尽量稳定,无特殊原因不要跳,不然未来雇主对其忠诚度和信任度都会打折扣。个人见解。


跳槽可能的损失


    • 信任


这也许是最大的损失,在原医院建立起来的信任体系要重新建立。原来别人知道你能做啥手术,不能做啥,什么病擅长,什么会诊请你就对了。但在新的医院,大家都不了解你,这些Credits从要重建,要靠一个个事情测试出来,至少需要一年的工夫。


    • 人脉


在原单位,你知道做每件事的秘诀,知道什么事情找什么人很快就办了,那些事情谁有能力给搞定。你知道周遭每个同事的背景,老婆做什么的,孩子在哪里读书,家里买的哪里的房。周末可以随时呼朋唤友打个球,吃个串。每年旅行也可以凑个团一起去。但是在新的医院里,除了介绍你来的人,你再没有如此亲密的人,一切从零开始。


    • 客户


相较于患者,我更习惯于叫客户。你那些老病人,常年在你这里拿药的人,那些你不上班就不来看病的人可能都流失了。这和你无关,因为你的名字前面少了某某某医院。张强医生曾讲过他的经历,从邵逸夫刚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个知名大夫了,但几个月没有病人,他给每个人打电话去拉病人,但大部分都婉言谢绝了,因为你不再是邵逸夫的张强。


    • 品牌


你在业内的品牌也一样。不要以为同行们以往在学术会议上众星捧月般对你,不要以为医药代表们每天早上在你家楼下给你送早餐,晚上坐在诊室外约你吃饭是对你个人的认可。当你不再是某某医院的某某时,你就是个无名氏,要习惯于摘下单位的名号后的失落和孤独。大部分以往的关系会离你而去。除非你跳槽的是一个更NB的地方。


这么多损失,如果还是做了跳槽的决定,如何选择下家呢?我给几点建议:


值得跳去的医院


    • 医院品牌


品牌比较好的医院,能够减少跳槽的损失,起码是社会资源的损失,对外毕竟意味着你人往高处走了。


老牌的医院看看他既往医疗事故是否频繁发生,是否经常打官司、赔钱。看他是否有几个强势的专科,在当地是否能处于垄断地位,是否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能排得上号。是否有很多国际交流?在当地患者里的口碑如何?


新的医院要看投资方是否可靠,政府的态度是否支持,证照是否齐全,一些特别的执照是在办理过程中还是已经拿下来了?一些行业标准性的认证是否拿到了,比如ISO, JCICAP或者DNV。医保是否能够接入?外省市的医保是否也能报销?商业保险认不认?


    • 学术发展


要去的科室大主任是否足够的厉害,是否有稳定的学术科研方面的投入,是否能成为这个学科带头人的嫡系,未来进修和评职称不会被排挤。人员梯队结构是否健康?未来是否有上升空间?


是否有比较好的科研平台,比如有个实验室,或者能拿到什么科研基金,是否有国际一流资源合作平台。能够做访问学者或者进修。如果可能尽量搭上一个医学院,在教职体系同时弄个教授序列。


    • 薪资福利

基本薪水能否涨30%以上,绩效奖金能大幅度提高。能否明面上所有收入和以前灰色收入加起来差不多。如果明面收入就能养家生活,没人愿意惦记灰色收入的。


补贴种类是否丰富?每年的体检是否能保障。别笑,很多医院给大夫自己的体检都不能保证。是否有医保,是否能覆盖到子女和父母?手术室里是否有免费的餐食?这样无论多晚下手术台,都知道有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在等你,心里会踏实好多。停车位是否能保障?年假时间是否能保障?带薪进修和学术交流是否医院支持?等等


    • 交通位置


医院离家多远?三十分钟通勤能否保障?位置好意味着自己上班方便,不要把青春浪费在交通上。


医院本身位置的三公里服务半径内有多少常住人口?附近是否有竞争对手?公交和地铁是否方便?位置好也意味着病源好,医院的业务量能基本保证。综合医院这一点很重要。专科医院可以稍微偏一些。


    • 硬件条件


有没几个好设备?先进的检查、治疗设备对患者有很大吸引力,也能帮助自己做些科研。手术室有几间?Hybrid的有几间?能开展什么级别的手术?电子病历上了没有?是否还要手写病历开医嘱?是否能实现无线查房?


值班、休息环境如何?有没24小时餐饮?是否随时能洗澡睡觉?这些是小事,但工作体验都来自于这些细节。


    • 运营管理


领导团队是刚上任的还是马上要卸任的?职能部室是否功能齐全人员又精炼?省的前线拼死拼活都是给官僚打工。


是否有成熟的运营体系?是否有专业团队帮助做运营,不要让临床人员去关心自己的工作量去算奖金。制度是否透明,是否少有潜规则,文化是否简单。


写着写着发现,再加上投后管理提升潜力和价值评估等几个维度,就可以做一份投前初步业务尽调分析啦。


其他的选择


    • 创业


如果真不想干临床了,现在正赶上互联网创业的黄金阶段,大把公司和风险投资都在等医生们出来创业。如果你有互联网的sense,又能够抗压耐磨,喜欢节奏快不可预测性强的工作,这是一种很难得的体验。


    • 医院管理


如果嫌创业风险高,希望找个相对安稳又有一定门槛的工作,行政管理方向也不错。过去医院里医生是老大,行政管理都是辅助支持,但以后非公立医院多了,对成本和效率敏感了。又懂医疗又会管理的跨界人才需求也会旺盛。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建议。人生就是一路选择的过程。职业生涯的选择是几次人生选择中相对重要的。请医生朋友们慎重考虑,也祝择路正确,事业有成。

(来源:张琨随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院内部管理案例分析之一
4条健康经典语录
官方公布45个“高危“期刊,SCI杂志黑名单曝光
药企学术推广新方法
临床医学考研,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与就业前景
医院学科建设的八大趋势六个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