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二十世纪,对于中国,是一部充满民族血泪、灾难深重,和于绝地死而后生的历史。在这乱世之中,也成就了一批民国人物,他们注定要成为令人景仰的人文楷模。
在这些人杰中,有一个前半生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 后半生又苦心向佛,弘扬佛法,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就是弘一法师,俗名为李叔同,他的一生,从绚丽至极最后归于平和清淡,从俗世的舞台走向宗教的圣坛,所以,我们说,他是一心想成为圣人的人。
丰子恺通过对弘一法师一生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人生的真谛,即人生三层楼。他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而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弘一法师就是那种专于灵魂生活的人,也是追求圣人生活境界的人。我认为,这是对弘一法师一生很精确的总结。
弘一法师,也就是李叔同,天生就是不平凡的人,故有二十文章惊海内之美誉。他风流倜傥,而且是个通才。在短短三十余载的俗世生涯中,他涉足了几乎所有人文领域,且都有所建树,他的成就令人目眩口呆。在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等方面,无所不能。而他的天才,也成了一把双刃剑,让他不满足于俗世的精神追求,因而常常表现出一种出离心。一方面是俗世不断地追求,不断的成功,但另一方面却又一步步向着出离的目标靠近。
在18岁那年,因为李叔同常常和戏子混在一起,他母亲为了拴住他那颗不安分的心,给他安排了婚姻,对方是天津卫的一个茶商之女。他痛苦地向母亲请求,给他自己选择婚姻的自由,但还是母亲以死亡为要挟,让他接受了残酷的现实。而作为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参与支持了变法的呼声,但是变法失败了,他受到连累,不得不带着母亲和妻子流浪他乡。
当他的母亲离世,他放下俗世中最大的牵挂,又毅然东渡日本留学,为自己的生命开启新的篇章。虽然他成长为翩翩公子后,才华横溢,却又放浪形骸,除发妻外,留日期间还有日藉妻子千枝子;除此之外,他在风月场中也曾有诸多红颜知己。在俗世里,他张扬着自我,却又绝不拘泥于道德的约束。与此同时,他在俗世中的才华,也为他赢得了不少声誉,但是,俗世的目标越接近,而他的出离心也变得更加强烈。
虽然李叔同学成归国,事业有成,生活稳定,但表面上的养尊处优,并不能使他的内心得到安宁。而当夏丏尊向他推荐断食修养的文章,让他觉得,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自古宗教上的杰出人物,如释迦、耶稣等都曾实行断食修炼;断食还可以改去恶德,产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于是,他顿时感到豁然开朗,在他充满阴郁的心灵上,打开了一扇瞭望的天窗。
李叔同的遁入空门,一心向佛,看起来是因看了断食之法的书,而产生的想法,实际上,这是他思想和人生追求的必然结果。在他的内心里,一直都想成为象释迦牟尼,或者耶稣那样的圣人,愿为众生普渡而修炼。而当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幼子千里迢迢赶到灵隐寺,他竟然连庙门都没有让他们踏入。妻子无奈,只有对着幽闭的佛门,悲绝地责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
李叔同由纷纭的俗世,而隐身佛门,成为佛界一代宗师,说明人生的本质是幻灭。春花之绚烂,必将幻灭为秋叶之静美,这是人生的宿命。而大幻灭,体现的是人生的一种大美。李叔同从一个尘世浪子,变成一位苦行佛陀,把幻灭推到了极至,也实现了至高的升华。有人说,弘一法师天生就是一个活佛的尊容,具有慈悲天下的海涵和气度。他本属于佛国,前半生只是在人间游离,最后幡然回归,对此,我是很相信的。
由弘一法师,我想到佛祖释迦牟尼,觉得他们的人生轨迹是多么相似,人生目标是何等一致。释迦牟尼原来是个太子,长相貌越奇伟,天资十分聪慧。12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印度当时最高的学术,即五明和四吠陀。他的父亲净饭王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但他对世间许多现象,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尤其是对人生的苦难,有很深感触,因此,常常流露出离心。
虽然王子的父亲为了不让他遁入空门,曾使他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生活,但毕竟不能挽回王子的皈依之心。当他目睹人生老、病、死的情景,感到现世没有永恒的幸福,而种种痛苦却是无休止的。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因此,他为了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毅然决然地舍弃王位,出家修行,最终成为伟大的佛祖释迦牟尼。
在佛祖释迦牟尼看来,俗世的王位,天下的财富,美女成群,都不能给他带来永久的幸福和快乐,而只有佛道,才能让苦难的人生得以超脱,在佛国里寻求永恒。而弘一法师能够悟得佛道真谛,毅然舍弃俗世的名誉和牵挂,一心虔诚侍奉佛祖,最后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成了佛界真正的圣人。所以,赵朴初评价弘一法师的一生是: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虽然李叔同最后隐身佛门,成为弘一法师,成了佛界的圣人,但是,我们仍怀念作为俗世才子的李叔同。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也许很少有人读他那些关于佛道的著述,但很多人却能吟唱他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作为俗世才子的李叔同,和作为佛界圣人的弘一法师,我想,应该是并存于世的。弘一法师在圆寂前,曾留下遗言:悲欣交集,让后人揣思不解。依我看,这正是他亦僧亦俗、坎坷人生的写照。弘一法师有禅语:佛者,觉也。因此,悲喜交集便成为他对自己一生的感悟,也是对世间万物的感悟;慈悲为怀,感念众生,是作为圣人的弘一法师,所达到的至高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