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9年,杜聿明被特赦时对文强说:你救了我的命,否则我特赦不了

原作者江郎说史

195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决定特赦一批战犯,重新予以其公民身份。当时一共特赦了10个人,分别为: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

杜聿明如梦方醒,意识到自己自由了,激动地拉着文强的手说道:“你这个副参谋长救了我的命,否则我特赦不了!”

文强没有说什么,他救的杜聿明被特赦了,但是自己却不在特赦行列,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文强在功德林里面抗拒改造,拒绝写悔过书,甚至还题“反诗”。

杜聿明是陕西人,文强是湖南人,一个是军长,一个是军统少将,为什么这两人能有如此渊源?为什么杜聿明能够特赦,为什么文强不能特赦?文强是如何救了杜聿明的?今天江郎就展开为大家讲讲。

文强和杜聿明有一点极为相似,那就是他们的亲朋好友都在共产党,但是他们俩却在国民党。

我们先说文强。他和毛泽东有亲戚关系,他曾是朱德的下级,周恩来曾经是他的老师,刘少奇和他是同乡,林彪和他是同学。这几个人我不用介绍大家都知道,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共产党里面地位很高。

在“四一二”之前,也就是国共合作期间,很多人同时加入了国民党和共产党,文强也是如此。但是“四一二”之后,蒋介石强迫“二选一”,这个时候文强选择放弃国民党党员的身份,坚持跟共产党走。

他跟随共产党转战四川,曾担任红一师师长、政委。可惜的是他被叛徒出卖,因此被捕入狱。最后好不容易越狱了,却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被领导罗世文错误地批评,一时负气的文强离开四川去了上海。

当时文强想要找到周恩来申诉,但是在顾顺章叛变之后上海的党中央就开始陆续撤退,文强扑空了,他当时的领导罗世文就宣布开除文强的党籍。

文强是黄埔出身,当时也是用人之际,所以得到程潜、张治中赏识,在他们的引荐下加入了国民党。加入国民党后,文强由于能力突出,被戴笠提拔,上了军统这条贼船,成了正派人士所不齿的特务。

从此文强就开始军统生涯,但是他简直就是特务中的一股清流。别的特务研究暗杀、打闷棍、见识、告黑状,但是文强研究军事战争、战争走向、国际关系,特立独行。

1936年,当时文强受戴笠委托,尽可能的搜集中、日、英、苏等国研究日本问题的资料,试图进一步的了解日本这个对手,以便在日后能够更好的对付日本。

文强水平很高,他经过一番研究,认为日本的野心很大,他不仅要吞并满蒙更是想要吃掉整个华夏,还会在太平洋战场发动与美国的全面战争。

当时日本还是田中义一的老一套,顶多和苏联、中国在远东有摩擦,怎么可能凭借弹丸之地与中、苏、美开战。(ps:实际上当时日本并没有吞并东北的战略,九·一八事变也是因为日本军队内部的下克上而导致的)

当时文强的观点没人信,同僚们都觉得是文强随便说说,直到抗战全面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个时候,文强引起了重视,被戴笠委以重任。

1942年,戴笠委任文强担任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两年后更是成为北方区区长。在此期间,文强干了两件大事:1、策反华北、东北近百万汉奸部队;2、豫湘桂战役期间,率领两千军统特务沿途摧毁国军撤退路线上的桥梁,阻挡日军追击。

抗战结束后的文强已经是国民党中将了,而且还是第一批到东北接受国民党要员之一,在这里他认识了杜聿明。

杜聿明的一家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父亲是同盟会成员,曾经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他的堂哥杜斌丞是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西安事变时主张跟共产党走,因此被国民党所杀害,毛主席亲自为杜斌丞写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杜聿明中学同学谢子长、魏野畴,都是陕北地区共产主义活动的先驱者;杜聿明黄埔同学阎揆要和徐向前是战友,55年被授解放军中将军衔;他的妻子曹秀清更是加入了共产党,“四一二”之后面临“二选一”,曹秀清和文强一样,选择加入共产党,放弃国民党身份;杜聿明女婿杨振宁,至今还活着,而且为我国做出巨大贡献。

可以说,一家子都为共产党做出巨大贡献,但偏偏杜聿明跟着蒋介石走了。和文强也差不多,文强是受戴笠提携,而杜聿明则是受蒋介石提携。

在1936年的时候,杜聿明加入了蓝衣社。蓝衣社是以蒋介石为核心,以黄埔系为主体的军事性质社团。在加入蓝衣社之后,杜聿明就受到了提拔,一路升为第五军军长,并且指挥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装甲部队。

杜聿明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和这支部队关系密切。我们从杜聿明的履历上看,他所有的光辉时刻基本上都是依赖第五军所建立。

长城抗战时,杜聿明代替关麟征指挥部队,凭借坚持不退,血染长城的精神,杜聿明名声大噪。但是在之后的淞沪、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中,杜聿明表现非常一般,并不出色。他再次名声大噪的时候是昆仑关大捷时期,当时凭借第五军的强大战力,杜聿明取得大胜,击毙了日本旅团长中村正雄。

在缅甸期间,第五军的战斗力也十分之高,可惜由于史迪威、罗卓英的错误指挥,导致远征军惨败。但是第五军的战斗力不容忽视,第五军的新编二十二师更是成了日后新六军的骨干。

1945年武力解除龙云的全部武装时,杜聿明几乎兵不血刃直接控制了昆明,只给龙云留下一个五华山和一个营的武装。昔日的云南王,一日不到就被杜聿明轻松解决,如果不是杜聿明念及私人感情,恐怕龙云会死在枪炮之下。

之后杜聿明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在东北他和文强开展了合作。当时文强在东北成立了三十多个情报小组,虽然隶属于军统局,但是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文强和杜聿明的合作密切,而且两个人也很合得来,私人感情也不错。

这三十多个情报小组为杜聿明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凭借大量军事机密以及第五军的战斗力,杜聿明很快就掌握了局面,在东北的林司令只能暂时避其锋芒。二战四平的时候,林司令自认东北民主联军“实际失去抵抗的力量”。

我们先前就说过了,杜聿明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个人能力不否认,但是他的强大往往是依赖第五军。为什么?因为第五军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杜聿明治军严明,部队战斗力很高,但是其他部队就不行了,战斗力参差不齐,杂牌部队更是一遇敌就如鸟兽散。

在杜聿明掌握局面之后,陈诚就来篡夺胜利的果实,硬是把杜聿明赶走了,而且还把杜聿明的王牌第五军给拆散了。部队分散之后,无法形成合力,第五军的战斗力也大不如前。这就给林司令带来喘息之机,之后回过头重创国军,东北局势陡然转变。

这个时候蒋介石又让杜聿明救火,实际上已经没什么用了,因为杜聿明没有可以指挥的部队,其他部队要么就是杂牌部队,要么就是各军头的派系军,互相掣肘,推诿扯皮,战争失败已是注定的事。

1947年7月8日,杜聿明黯然神伤,离开了东北。东北的局势已定,林司令率领解放军逐个击破。而之后随着淮海战役的序幕拉开,蒋介石又想起了杜聿明,于是把杜聿明扔到徐州,并且委任杜聿明为徐州“剿总”副司令。

升官之后,杜聿明意识到需要组建一个有模有样的指挥部,于是把文强拉过来了。他对文强十分熟悉,而且知道文强能力强,是副总参谋长的最佳人选。

本来文强在长沙是一个处长,办公厅主任,如果不是杜聿明硬拉过来,那么文强还有可能跟着程潜起义,成为起义功臣。但是可惜啊,文强被杜聿明拉过来了,而淮海战役也成为二人的最后一战,随着战争的落幕,他们也先后进入了功德林。

1948年12月,杜聿明率领的数十万国民党军队被包围于陈官庄一带。被解放军围了一个多月,全军上下都丧失了抵抗的勇气。一方面是物资匮乏,士兵们饿得连枪栓子都拉不开了。另一方面,那就是南京貌似放弃了他们,救援部队迟迟不来。事实上他们也很清楚,南京实在是没人可派了,大局已定了。

在这个时候,国军意外抓住了我军一支武工队,杜聿明当时十分郁闷,接到报告后直接下令枪决。作为杜聿明的副总参谋长,文强意识到突围已没戏,大局已定,滥杀也无用。于是文强瞒着杜聿明,偷偷释放了这七个武工队队员。

1949年1月7日,李弥兵团司令部被攻破,国军几乎崩溃。9日夜晚,邱清泉、李弥用威胁的口气劝杜聿明突围,而且必须是当晚。蒋介石定的突围日期是10日上午,但是还没到10日上午,杜聿明就被解放军战士俘虏了。而文强和杜聿明的结局也差不多,没能突围出去,被解放军所俘虏。

杜聿明被俘之后,有人指认杜聿明杀害武工队队员,杜聿明这才后悔当时所下的决定。而就在这个紧急关头,文强站出来说国军并没有执行杜长官滥杀的命令,这七个人没死而是被释放了。审查人员听闻文强的话,迅速在淮海一带寻找武工队队员,最后找到了这七个人,而这七个人也表示确实被抓但是没有被杀。

文强的举动救了杜聿明一命,杜聿明对文强十分感激,但是二人同为战犯,谁也帮不了谁。直到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但是文强并没有被特赦。杜聿明想着这一走,怕是兄弟二人再也无法再见,所以拉着文强的手表示感激之情:“你这个副参谋长救了我的命,否则我特赦不了!”

之所以杜聿明第一批被特赦,而文强没有被特赦,这中间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点是要看是否悔过,是否抗拒改造

杜聿明在功德林里面改造得不错,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是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抗美援朝时期,杜聿明还在后方抱病炒面,为志愿军提供物资。

但是文强就不同,他在功德林里面抗拒改造,而且还提“反诗”:痛惜江南飞落英,大江百万渡雄兵。可怜玉石狮子在,国府门前月不明。

王耀武看到之后吓一跳,连忙说:“你这是反诗,千万不能贴出来,赶快去撕了。”文强没有搭理王耀武的劝阻,说道:“一个痛字,表示我对国民党失败的哀悼,一个雄字,表明我对中共胜利的喜悦。我是矛盾的,却是真实的。如果这是反诗,那你叫共产党把我枪毙算了。”

共产党知道这些人有怨气,所以并没有撕毁文强的“反诗”,也没有惩罚他,只是任其埋怨。但是这种态度,就注定文强难特赦。作为功德林里面的“顽固派”,黄维和文强都是很久才得到特赦。

前几批被特赦的人,一方面是改造得不错,另一方面还是有政治层面的考量。第一批释放的战犯只有曾扩情是特务出身,其他九位都是将军出身。

杜聿明虽然没有明显的派系,但是杜聿明与国民党的要员关系密切,释放杜聿明可以争取这些人;宋希濂和陈赓、陈诚的关系较好,释放宋希濂可以争取一下陈诚;王耀武和顾祝同的关系要好一些,而且本身特别“识时务”,接受改造;周振强是蒋介石心腹,一心忠于蒋介石,释放周振强可以有效瓦解其他战犯的抵触心,毕竟最忠于蒋介石的周振强我们都能既往不咎,更别说其他人了;至于释放陈长捷,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要不是傅作义胡乱操作,陈长捷都不会进功德林。

像这群人都和国民党其他要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释放他们可以表示一个很友好的态度,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大多都是黄埔军人,可以给其他黄埔师生做做思想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后还组建了黄埔军校同学会,其宗旨就是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

文强最初是抗拒改造的,最后也受到共产党的影响,而且还被特赦。他在被特赦之后,担任过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利用自己在国共两党的人脉关系,联络两岸的黄埔师生,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文强和杜聿明两个人虽然曾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但是在功德林里面接受改造之后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晚年投入革命事业中,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这两个几乎雷同的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放后,功德林关了8个黄埔一期生,最终7人特赦,唯有1人被枪决
75年文强被特赦,周总理临终前见他最后一面:你就听听老师的话吧
陈长捷狱中痛斥傅作义不知羞耻,特赦后再相见,一席话后尽弃前嫌
特赦消息传来,国民党战犯反应如何?王耀武一夜上了六七次厕所
1956年,廖耀湘向杜聿明提出一问题,杜聿明的回答让廖耀湘很惊讶
国民党战犯的最后一批名单,有13人罪不可赦,毛主席:都放了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