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如何解读;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素问.举痛论》:“

中医如何解读;

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

《素问.举痛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

1,喜为心之志,过喜,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而见精神恍惚,思维不集中,重者神明失主,致神志错乱,语无论次,举止异常。

2,怒为肝之志,怒则气上,大怒可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而致两胁胀痛,胸闷,善叹息,或见急躁易怒。肝气横逆,克犯脾胃,胃失和降则致呃逆、呕吐;脾气不升则见腹胀泄泻。

肝气上逆,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故致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甚至气血蒙蔽清窍,而突然昏厥,血随气妄行,则见呕血。

3,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可使脾气耗伤,心血亏虚。

脾气虚则运化失健,则见食少,腹胀便溏。

心血不足以养心,致心悸,失眠多梦。

形体不得气血濡养,则清瘦,倦怠,头晕目眩,健忘,舌淡脉缓。

忧愁日久不解,耗伤脏腑之气,故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过度悲哀,则使气消,故见面色惨淡,时时吁叹饮泣,精神萎靡不振。

4,“悲”,是由于哀伤、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

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

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

这说明悲哀太过是会伤及内脏的。

因此,家庭中一旦发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节哀,以保重身体为要。

5,恐则气下,极度恐骇,可使肾之精气下劫,肾气不固,则遗精,滑精,二便失禁,下焦气机不畅,而见少腹胀满。

惊则气机逆乱,心神不能安藏,则情绪不安,表情惶恐,心悸失眠,重者神志错乱,语言举止失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12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七
黄帝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163
七情所伤的原理:忧思伤脾
名医故事——心病还需心药医,善治“怪病”的朱丹溪
内脏疾病的由来(附语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