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港寻梅——美丽中国行之走进余干梅港
(2014-11-01 22:11:52)

干越之地多秀色,一港梅花独萦怀。梅港寻梅何处是,应天寺中独徘徊。这是那天从梅港以及应天寺游历回来之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这一切,都缘起于鄱阳湖上人文深处的一个历史人物,有名的干越人——梅鋗。提起了这梅鋗,就不能不让我想到那些叫做梅林、梅山、梅岭、梅村、梅港、梅水、梅城、梅关等等,一些以梅字开头的山名、水名、地名来。就拿这眼下的梅港镇梅港村来说吧,不就是最好的明证么?

提起梅鋗,这还得从越王勾践说起。因为梅鋗就是越王勾践的后人。

战国末期,七国争雄,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梅鋗的先人是越王勾践的族人。越被楚亡后,族人只得举族逃迁。梅鋗出生后,绩溪、豫章等地区又相继处在秦、楚的兼并战争之中。陷入绝境的越族后人,又只好逃离绩溪,进入江西,然后溯赣江而上,落脚于与南越交界的台岭地区。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述:公元前的281年,越国灭亡后,越王后裔们先是举族迁徙到浙江的绩溪一带。在绩溪聚居时,勾践的后裔们,为纪念故乡“梅里”,遂统一改为“梅”姓。随后,便散退在浙、闽、粤等地的山区之中,并各自分立自治。其中,有一支越族人,逃到了江苏无锡的皋乡,成为了这支梅氏的始祖。这部分人中的另一支部落就逐渐形成了梅蛮,即后人所称呼的“梅山蛮”,他们活动在古祁门(今安徽省黄山市的祁门县)以及古干越(古称馀汗今谓余干)一带的皖赣地区。再后来,梅鋗的父亲再次从族群中分离出来,独自迁居到了古馀汗的安乐乡(今江西省余干县的梅港乡)定居。

梅鋗就出生在鄱阳湖上,信江西南岸的余干县梅港乡的梅港村。梅鋗自小便生得是虎背熊腰、浓眉剑目、魁梧英武,双臂均有千斤之力,武艺超群。加上他自幼便得信江之宠,水性极好,不愧为水陆两道上的豪杰。

秦王朝统一天下时,梅鋗率一支人马,跟随当时的越王经湖南醴陵来到了南海(今广东一带)以及居台岭(今南雄市梅岭一带)。梅鋗这支人马是有史可查的早期进入岭南的越人群体之一。梅鋗这批人马有多少?《南雄府志·风俗》载始兴令魏琪文曰:“……越王尝驻台关而六千君子随隶版籍……”谓子弟六千。台岭即今大庚岭,因远望山巅峰平如石台,故称台岭。台岭山下有一条河名叫浈水,南流入广东的南雄,再经韶关汇入北江,流至广州汇入珠江,直泻大海。由于这种地理形势,台岭就成为军事要塞。梅鋗察看了地形,并筑城浈水上,“奉王居之”。拥兵据守,当地百姓称“梅鋗城”。

到了秦末,天下大乱。先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随之,起义的风暴便席卷了全国。梅鋗遂在台岭地区招募兵勇,扩大队伍,伺机而动。当时,在当地有个名叫庚胜的兄弟俩人,聚众数千人,已经做了山大王。但是。他们兄弟俩均皆仰慕梅鋗之名,情愿引众归属。于是,梅鋗大喜,就拜了庚胜兄弟为副将,分别据守台岭的两座山岭之上,后人把这两座山岭分别叫做大庚岭(庚胜据守)和小庚岭(庚胜弟据守)

随着反秦形势的发展,梅鋗也举起了讨秦的大旗。据清道光年间《直隶南雄州志》记载,“百粤叛秦,首推雄杰为长,后众皆贤鋗,乃长之。”梅鋗做了百粤长之后,下达征兵令,每户出壮士一人,平时为民,战时则编为伍,“将士受命,整肃均齐”。梅鋗决定率领部队前去番邑(今江西省鄱阳县)投奔番邑令,他的同乡吴芮。

这鄱阳令吴芮何许人也?为什么那些闽越人愿意跟着他呢?

原来,吴芮原籍番邑。其父吴申,曾在楚考烈王时为臣,因谏议事被贬官到鄱阳,后自鄱阳徙迁至余干县西南的善乡龙山定居。吴芮亦出生在余干。余干是闽越联系中原的必经之门户。据《史记·东越列传》载:“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汗界中积粮,乃入伐材治船……”。所以闽越人很早就跟吴芮父子俩有所接触。在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的209年,吴芮当了鄱阳县令,闽越人对他就更抱有希望了。吴芮虽是秦王朝的官员,但是他为人很宽厚,也比较愿意接近民众,深得民心,所以甚得属民的爱护和拥戴。加上他在收编了梅鋗的军队之后,军队军事素质和战斗力也有了极大有提高。因此,吴芮就被属地的军民百姓尊称为“鄱君”了。

一路叙述至此,倒也解开了我心头一直以来难以解开的一个结,那就是吴芮是因何故而被人们由“鄱令”而尊称为“鄱君”的缘由。

梅鋗到来之时,吴芮喜出望外,竟然出城十里去迎接他,并当即委任他为部将,与他的女婿英布一起操练军士。梅鋗到来后,就力劝吴芮去助诸侯伐秦。吴芮听从梅鋗的劝告,当即派遣梅鋗率领百越雄兵前往南阳,与沛公刘邦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据《前汉书·荆燕吴传》载:“沛公攻南阳,乃遇芮之将梅鋗,与偕攻析郦,降之。及项王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诸侯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其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为列侯。”由此可见,梅鋗率领的这支队伍在破秦战斗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不久之后,楚汉相争,沛公刘邦与楚霸王项羽又斗了起来。梅鋗随吴芮归顺了刘邦,被刘邦敕封为大将,着令其带兵攻打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在攻城的战斗中,梅鋗身先士卒,亲冒矢石,英勇奋战,所向披靡。武关守将自料不是梅鋗的对手,遂连夜弃城而逃。后来,项羽在垓下被刘邦所败。于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了天下。刘邦登基称帝后,徙封吴芮为长沙王。次年,梅鋗被封为“台侯”,“食台以南诸邑”。台以南即台岭(大庾岭)以南。

其实,这当时的台岭以南,早已为南越王赵佗所据。故唐代罗隐曾经有诗云:“十万梅鋗空寸土,三分孙策竟荒丘。”因没有地盘,梅鋗便率众西迁到长沙王吴芮辖地的长沙郡边安化的梅山(今湖南安化县梅城镇)落了下来。

公元前的196年,梅鋗去世。去世前,梅鋗曾留下遗嘱给后人,嘱其一定要将他的遗体运回家乡梅港去安葬。梅鋗的部属及其家人这才历时数月,把他的灵柩运回到了余干县的梅港乡梅港村,葬在了梅港村后的寺臂岭上。后人为了纪念他,遂在他的墓地造起了一座寺庙,名曰应天寺,并塑梅鋗像以供奉其间。

梅鋗一生的成就有多大?自梅鋗始,开创了汉、越及其与其它少数民族联合反抗统治斗争的先例,加速了百越社会的汉化和封建化进程。借助清朝学者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中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越人以文事知名自高固始,以武事知名自梅鋗始” 。由此可见,梅鋗在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作用是令人无法去想象的。

那天,在应天寺内,当应天寺的住持真耀法师邀请我们留下墨痕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我在想,这人世间呐,到底是何以成佛?又何以不能成佛呢?无非就是人心的向背而已。一个人,如果你能够长长久久地存在于人心,那么,你就能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佛。梅鋗的故事,讲述的难道不就是这么一个至简的人生道理么?

于是乎,我拿起狼毫来信手涂抹了“心佛”两个大字,赠予给了应天寺的真耀法师,算作是我此次游历应天寺之后的一点禅悟吧。

那天,当我离开应天寺,徜徉在梅港古老的河街上,用心去触摸老街上的红岩石板,仿佛自己已经走在了遥远的历史深处,在无数被战马铁蹄践踏出来的残印中,在无数车轮碾压下的辙痕中,找到梅鋗的存在。我似乎看到了浩渺烟波的鄱阳湖上,那远去的烽烟里,正有一个伟岸的身影站在里面,仿佛听到他在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一体,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我站在梅港的河埠头,看滔滔不息的信江,不知疲倦地向着鄱阳湖奔流而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心向”与“向心”二字的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也让我懂得了做一件事情的关键所在,并不是在于他身边是不是有人喜欢,是不是有人捧场,是不是有人喝彩,哪怕是喝倒彩,而在于他做的这件事情,是不是做得很有意义。而对于这件事情的社会价值,更不是由身边极少的一小撮人来承认了就行的。

回来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这次梅港寻梅的意义在哪里,今天,终于让我明白了,梅港的寻梅之旅,应该是可以算作我走在鄱阳湖文学创作旅程中的一次精神皈依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芮(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西汉建立后被封为长沙王)
吴芮:江西首位历史名人
登上皇位后,刘邦杀绝了异姓诸侯王,却为何唯独不动他?
鄱阳湖畔第一王
汉朝开国后,几大异姓王全部被刘邦铲除,为何只有长沙王善终?
《读书》新刊 | 李开元:鄱阳湖畔寻英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