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海穴:益气助阳,调经固精,主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
2022-01-15 22:33电商达人,医生,健康领域创作者

【别名】脖胦、肓之原、丹田、下肓、气泽、季胦、下气海。

【特点】肓之原穴。

【释词】气,元气,气化,气机。海,广大,深远,聚藏之意。

【释义】气海穴是补气的要穴。气海,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从而化为充盛之气,因此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所以得名气海。

【位置】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11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主要有第11胸神经前支的分文。

【快速取穴】 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取脐中与关元之中点处即是。

【主治】本穴能益气助阳,调经固精。善治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泻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

【按摩】用拇指按揉气海200次,每天坚持,能治疗四肢乏力、月经不调、痛经。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用于治疗各种气虚证候及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

【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1次,用于治疗癃闭、水肿、水谷不化。

【刮痧】从上向下刮拭3~5分钟,隔天1次,可用于治遗精、阳痿、形体羸瘦等疾病。

【配伍】

配三阴交,治疗白浊、遗精。

配关元,治疗产后恶露不止。

配天枢、水分,治大泻气脱。

配膀胱俞、曲泉,治脐下冷痛。

配中枢、照海,治血结、月事不调。

配天枢、子宫、三阴交,治子宫脱垂。

配天枢、肾俞、三阴交,治崩漏。

配天枢、命门、带脉、白环俞,治赤白带下。

配天枢、心俞、膏肓、中封、然谷,治遗精。

配关元、膏肓、足三里、内关,治诸虚劳热。

配关元、阴陵泉、大敦、行间,治小便失禁。

配三阴交、中极、肾俞、太溪,治小便失禁。

配三阴交、太溪、肾俞、八髎,治阳痿早泄、赤白带下。

配天枢、中脘、下脘、胃俞、足三里,治胃下垂。

配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小肠俞,治带下证。

配足三里、三阴交、肾俞、中极、三阴交治痛经。

配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关元、神门,治中风脱证。

配灸关元、膏肓、足三里,治疗喘息短气 (元气虚惫)。

配关元、命门 (重灸)、神阙 (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天枢、上巨虚,治疗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泻痢不止 (脾气虚弱)。

配足三里、合谷、百会,治疗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配照海、关元、三阴交、肾俞,治小腹冷痛,小便频数。

配内关、行间、阳陵泉,治胁肋下疼、心腕刺痛。

配照海、三里、曲池、合谷、内庭、行间、三阴交,治浑身胀满,浮肿生水。

配关元、阴陵泉、大敦、行间,治小腹不禁。

配肾俞、肝俞、阳溪、人中、膻中、百会,治暴厥冷逆。

配百会、人中、合谷、间使、关元,治尸厥卒倒气脱。

配水分、神阙、内关、三里、阴谷、阴陵、复溜、太溪、昆仑、陷谷、行间、太白、中脘、膈俞、脾俞、肾俞,治腹痛。

配下脘、膈俞、脾俞、中脘、三里、胃俞、上脘、膻中、乳根、水分、天枢、大陵、日月、意舍,治反胃。

气海乃任脉经之腧穴,穴居脐下,为先天元气之海。具温补下焦、益元荣肾、调补冲任、益气举陷固脱之功。主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如气喘、脐下冷气上冲等各类气证。存调补下焦、补肾益气、振阳固精之功。其临床应用,历代医学文献有详尽的记载,如《行针指要歌》有“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之验。

本穴与肺气息息相关,为腹部纳气之根本。苟气海处不作吸引,则中气不能达于脐下。男子腹呼吸,全赖气海为之鼓荡,乃有吐纳也。养生家调息,绵绵若存动而愈出者,全在于此。故养生家以本穴为大气所归,犹百川之汇海者。又以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畅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故中医常云,气为血之帅。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气海穴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针刺实验性菌痢猴的气海、关元、足三里,与对照组比较,可使抗体提早产生,凝集效价提高。

临床报道针刺急性菌痢患者的气海、天枢穴,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针后3天增高极显著。对垂体-肾上腺素功能有一定影响,浅刺温针气海、关元穴,可使尿17-羟类固醇含量增加,嗜酸性白细胞减少。针刺气海穴对肠功能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对肾脏功能改善较明显,可使肾炎患者的泌尿功能增强,酚红排出量较针前增多,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下降,这种效应一般可维持2~3小时,个别可达数日。隔姜灸气海穴,对精子缺乏症有效。

我们常说的下丹田,实际上就是指以气海穴为中心的一片区域。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是说气海穴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作用。膻中,人体部位名,宗气所聚处。膻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针灸资生经》也说:“以为元气之海,则气海者,盖人元气所生也。”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之作用,是保健灸的要穴。常用的有气海温和灸、气海隔姜灸和气海隔附子饼灸。

水之化云升腾,降为雨露,即天地间之气化循环也。在人身凡属气息升降失调,其治皆以本穴为主。古人定膻中为气会者,盖以后天之气鼓荡于胸,以促脐下之气相与送迎,即老子之喻元气升降,犹橐萮也。《道藏》服元气法,略谓气海与两肾相属,肾属水,气与水互为子母。水在人身为阴,独阴不能升化,必须济之以阳。心属火,火在人身为阳。《书经·洪范》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合之人身阴阳不可偏盛。人之饮食、呼吸、寐寤、动静,只是调停自身水火而已。故养生家以心意之阳,下降肾宫,而温存以守之,则犹天日之阳下照江海。阴水得阳火之照射,则化气升腾,云行雨施,泽被大地。其于人身则正气流行,邪气自不干搅。视此水火升降,则知地天之所以为泰也。

在医理上,亢热之症,得辛凉而汗解者,即水火交而得既济也。亦即《内经》:“身若燔炭,汗出而散”之义也。若稍涉辛温,则犹浇油救火矣,则其为败必可致也。王太仆谓:“寒之不寒,是为无水,热之不热,是为无火。”三复斯言,可发深悟。养生家以动静调寒热,以寒热平水火,同此一理。宋代大儒邵康节,冬不炉,夏不扇,盖即深得此理,而善调自身水火者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偏瘫针刺疗法
气海
9种实用的艾灸养生方法
延年益寿常用灸穴
一点资讯【9种实用的艾灸养生对策】
延年益寿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