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7年,刘邓12万大军跨千里挺进大别山,为何是解放战争转折点?

2022-09-12 20:00 来源: 史笔似尘钩                                                

1947年8月27日,历时21天,刘邓大军最终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

那你知道,赫赫有名的大别山究竟在哪吗?为何刘邓二人要带领12万主力,越过重重天险,朝大别山进军?挺进大别山究竟有何意义?

千里挺进,生死抉择

大别山,位于安徽、河南以及湖北三省交界之处,虽体量不大,东西主脉长度仅有270公里左右,但是论起战略地位,那是兵家必争之地。

连接三省就不必多说了,更关键的是大别山余脉向西北顺延,能和秦岭交接,往东北望去,又与皖南山脉隔江对峙。

可以说,大别山加上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诸多山脉,直接将长江中下游一分为二,而大别山作为长江流经的最后一座大山,占据着制高点,战略地位可想而知。

所谓的“万里长江,至此封喉”,也是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大别山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山高林密,非常适合部队隐蔽集结和迂回包围。

占此一山,便能够挟制三省要地,这一点在抗战中就有了充分的体现。

因此在1947年7月23日,毛主席提出致电刘伯承和邓小平,

“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是很同意这个意见,陈粟二人建议内线作战,刘邓二人则是建议先打两个月的陇海路。

因为当时想要进军大别山必然要经过黄河泛滥区,到时候行军困难重武器都得丢掉。

另外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刚刚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应该先整顿一下。

在7月29日的回电中,毛主席同意了大家的看法,但是本着把控全局的理念,毛主席还是特意给刘邓二人发出了一份3A级密电。

要知道,这是当时中央方面最紧急与秘密的电报,而且是由毛主席亲自发出,可见其分量。

至于内容也很简单,可以囊括为6个字,“陕北甚为困难”。

收到这份电报后,刘邓二人深深感受到了军委中央以及毛主席对他们寄以的重望,立即回电,休整半月后,便会全力停进大别山。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休整到半个月,只休整了一个星期左右,从8月7日开始,刘邓大军就开始向大别山区域挺进了。

而此去千里,他们不仅面临着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以及淮河等五道天堑,后面还有国民党十几个旅的追兵。

众志成城,越过黄泛区

刘邓大军想要千里跃进大别山,面临的第1个难关机就是号称死亡区的黄泛区。

1938年蒋介石为了阻挠日军推进,直接派人炸开了花园口的黄河大堤,黄河水溃堤而出,自此便有了号称死亡区的洪涝地带。

虽说随着时间过去,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死水,但是想穿过去依旧非常困难。

那些被水淹没的地方就不用说了,依稀间只能看到一些坍塌的屋脊。

便是那些水已经退去的地方,也是一片片的烂泥,人走在上面,前脚刚出后脚就陷了进去。

为了渡过黄泛区,刘邓大军不得已留下了一些重武器,可即便如此,想要顺利度过去,也没那么容易,好在周边民众给予了他们大量支持。

每当刘邓大军抵达一地,当地人员并紧急动员取来捐献大树、桐油,以及其他许多物资。

有的人为了造船,连家里的门板、老人的寿材都拿了出来,可见态度。

不仅如此,民众还给部队捐献了大量的担架、车辆、牲畜以及粮食,甚至连村子里为数不多的青壮年,也都加入队伍一起南下……

正因为大家众志成城,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千里大跃进!

与此同时,为了给刘邓大军南进打配合,陈赓、谢富治等人还指挥着一部分军队挺进了豫西,粟裕等人则是指挥部队进入了豫皖苏地区。

这三支部队互为犄角,大大分担了国民党的阻击力量。

当蒋介石真正意识到刘邓大军南下的战略意图,想要组织大规模封锁拦截时,已经为时晚矣,刘邓大军已经顺利度过了沙河地区。

据说美军顾问组的魏德迈将军,在8月24日离华前,曾经就此事嘲笑过蒋介石,

“共军一枪不发,攻破了可第40万大军的东方马奇诺防线,顺带着还消灭了9个半旅的国军,这哪是在逃窜,这分明就是在反攻!”

魏德迈离去,蒋介石也气得不轻,这也为他后来被气到去庐山养病,埋下了伏笔。

然而,这并不是说刘邓大军越过了防范区就安全了,因为在他们的前面还有国军布置严密的“汝河防线”。

汝河作为淮河支流,水流虽然不大,平均宽度也只有60米,但是却水深堤抖,根本就无法徒步越过,要想快速穿过去,就只能走南岸的汝南埠地区。

国军方面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早早就赶到了汝河南岸,不仅占领渡口,而且毁掉了所有民船,准备在那里等待刘邓大军“自投罗网”。

结果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军在抵达汝河后,发现了国军的提前部署,于是决定派遣先头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从北岸先行渡河,然后搭建浮桥,让大部队过去。

虽然国民党军队后来发现了我军,并进行了疯狂阻击,但最终还是被我军打退,先头部队成功抵达对岸,随后浮桥搭好,我军一边血战一边渡河。

那是最危急的时刻,为了鼓舞士气,旅长和政委当时都已经带队往前冲,各级干部和共产党员更是停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誓要压下国军反扑。

在作战过程中,我军的渡河浮桥一度被国军用炮火打断,但是工兵连的干部们带头跳下河去抢修,最终还是保证队伍在下午4点左右,全部渡河成功。

在部队抵达彭店后,刘邓亲自接见了前线指挥员,对此战有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一仗打得好,打仗就是这样,关键时候只有勇猛才能战胜敌人!”

徒涉淮河,挺进成功

等到渡过汝河过后,挡在部队前面的天选就只有一条了,那就是淮河。

经过两天多的行军之后,刘邓大军顺利拿下了淮河北岸的县城,也占领了数个渡口。

可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我觉得面前,没有船这淮河该怎么过?

要知道在当时的刘邓大军中,有很多都是北方人,基本上都不会游泳,恰好8月份的淮河又正值雨季时分,河深水急,贸然渡河恐怕十分危险。

可是倘若选择留下来,慢慢造船却也不妥,因为当时敌人的先头部队,距离我军仅仅只有15公里左右了。

危急关头,邓小平提议,由刘伯承指挥过河,而他和李达则是在后面阻击国民党的追兵。

负责指挥过河的刘伯承来到了淮河边,当即便有干部上来跟他表示,

“淮河水深,恐怕不能徒涉。”

可是刘伯承是不甘心这样放弃的,于是他亲自登上竹排,手拿竹竿,来到淮河水上探测水深。

没过多久他就眼前一亮,然后发布口令,

“水不太深,立即渡河!”

战士们二话不说便准备趟过去,恰好当时天亮十分,河水又开始退潮了,士兵们居然真的顺利地渡过了淮河。

要知道自此之前,就算是当地人也都没有一个敢这么做的。

也难怪刘伯承事后会说,

“干事情是要细心些的,否则粗枝大叶就要害死人。”

等到我军全部渡河不久,国军也赶了上来,只不过望着汹涌的河水,他们踟蹰了。

因为河水突然又开始上涨,上游又恰好下来了一波洪峰,这下子淮河是彻底没办法徒涉了。

但国民党士兵们却暗暗松了口气,即无奈又庆幸。

无奈的是他们一来河水就涨,俨然是淮河都在帮助刘邓大军,而庆幸的是他们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渡河,也不用在此跟刘邓大军交手了。

渡过了这最后一道天险后,大别山便尽在眼前了,刘邓大军很快进入了大别山山区,完成了组织上交付的这次“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

其实,在正式开始朝着大别山进军之前,刘邓等人以及毛主席也是没有太大把握的,他们甚至提前做好了三种预案:

第一,部队到不了大别山。

第二,部队到了大别山,但是却站不住脚,返回根据地打游击。

第三,部队抵达大别山,并在那里扎下根来。

但8月27日,刘邓大军顺利挺进大别山,如一柄尖刀般的刺进了国民党的胸膛,为牵扯国民党军队、顺利展开淮海战役,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当刘邓大军成功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时,毛主席欣喜地表示,“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然而,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件事上,也有一部分人持不同看法。

那就是“这次行动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单从杀伤和俘获数据上来看,这次挺进似乎并不值得。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

如果单单只是讲究缴获了多少枪炮、俘虏了多少人马,那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确是意义不大的。

但正如陈毅所说,

“我们对于军事上的胜利,首先要从战略估计起,其次才是战役和战术的胜利。”

“如果战略上失败,战役战术的胜利不能改变战争局势。”

那么什么是战略胜利,什么又是战役战术上的胜利呢?

以刘邓大军拉扯国民党力量、盘活全局为例,能达到这一目的就是战略上的胜利。

至于后者就更简单了,能缴获很多物资,杀伤很多敌人,这就是战役战术上的胜利。

毛主席也曾发表过和陈毅类似的观点,

“缴获多少,这是战役战术问题,如果单看这一点就以为满足,不解决战略问题,你还是要失败的”。

由此,就不得不提及前面谈到的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想好问题。

解放战争爆发后,解放区经过一年的作战,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也在人力和物力消耗了很多。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不仅让蒋介石如梗在喉,牵扯了国民党大量兵力,给陕北地区解了围,与此同时也解决了解放区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

这是一举多得,是战略上的胜利,是盘活全局的一招妙棋,同时也是战略反攻的一道序幕。

这时候如果我们还把目光局限在缴获和杀伤上,就太过狭隘了。

如果当时没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把陈粟等人带领的军队依旧留在内心作战,那么能不能打胜仗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就像陈毅所说的那样,我们固然还能打些胜仗,消灭敌人几个军,但是这种行为所造成的战略上的失败是难以弥补的。

所以刘邓挺进大别山,不仅仅是让他们去大别山地区作战,更是一种“跳出去”的尝试,当时跳出去果然是危险的,但是不跳出去,恐怕失败在所难免。

革命先辈不畏艰难率领挺进大别山,并在之后的战争中用鲜血为我们铸造了如今的锦绣山河,“巍巍大别山,铮铮英雄魂”,如今的盛世繁华如你们所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黎明前的决战:序篇,义无反顾的前进
解放」解放战争中二野最惨烈的一场败仗,兵力损失过半,对手实在太难缠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充满传奇有如天助
解放战争——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过淮河,老天来帮忙,国民党军追兵惊呼:天意啊!天意
刘邓大军被围,毛泽东3次握笔都掉落,见一人进屋后大喊:我没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