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荡清胡虏,奠定中华千年大局
2021-11-22 14:28

公元前33年,长安城门外的队列熙熙攘攘,文武百官分立在道路两旁,皇帝乘着御驾遥遥地往着远去的车队,那车厢中坐着一位女子,时不时地还会扭头回看,其余的都是胡人,浓厚的游牧民族打扮。王嫱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她原本只是深宫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宫女,恐怕熬上一辈子也难以出头,但现在她却被皇帝许配给了异乡人,此一去山高水远,亦不知是福是祸。

但她最终还是成功了,以区区弱女子的身份为汉匈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和平,她杰出的贡献和她惊绝世间的容貌一同留在了青史之上,使后人久久传颂“昭君出塞”之名。

许多人以为王昭君的和亲代表屈辱,是大汉不得不以这种方式来向匈奴讨要和平,但殊不知此时的呼韩邪单于早已向朝廷俯首称臣,他连续三次来长安诚恳地觐见,才要来到这么一个临时被找来充数的宫女,而后来他也是在汉朝的大力支持下才统一了匈奴全境。

绵延四百余年,以族名为国号的王朝,自然清楚一切的和平都是靠武力捍卫的,曾经嚣张不可一世的匈奴人之所以低头,那是因为他们被打怕了。

即便一百多年前那位奋武的主君早已死去,但他的威名仍然压得这些人抬不起头来,他们如何能不怀念从前纵马扬鞭闯入中原便是烧杀抢掠的日子呢,但大汉已经彰显了自己的威仪,向这些不服气的西域之人。

当此时的匈奴回想起那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大战时,仍然免不了脊背发凉,那些在大漠深处大大小小的无数战斗,飘扬翻舞着的“卫”、“霍”、“李”的旗帜,一次一次被绝望地击退,让他们再也不敢靠近汉王朝的边疆.......

一、邻居的问题很大

  要知道,古往今来,在西方人的势力还未触及之前,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头等大敌就从未变过,一直都是西北部外盘踞着的那些游牧民族。

大秦武德充沛,但那花费了巨额人力物力所修建的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却正是为了抵抗匈奴之侵略,即便名将蒙恬率军三十万猛击之下,匈奴人远遁,但仍然是中原的大患。

到了秦末的乱世之中,项羽和刘邦崛起,并最终共争天下,匈奴也没有闲着,著名的冒顿单于趁此机会大举南下,掠夺了不计其数的资源和土地,甚至于在后来和新汉的战斗中,直接把龙椅还没坐热的刘邦赌在了白登。

白登之围不是一般的凶险,真是差点要了刘邦的老命,在战争中如此落于下风,便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好脸色,所以后来即便是刘邦和冒顿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那条约也简直如同废纸,匈奴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想来抢一把就抢一把,你能如何?

答案是没有办法,打不过别人还指望别人正眼瞧你,那是不可能的,认怂的人就要付出代价,所以汉朝就开始了漫漫的和亲之路,通过远嫁宗室之女的方式维系脆弱的和平。

  和亲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但主动赏赐别人金银和别人伸手找你要你就得给,这其中的性质是大不相同的,但此时中原经过了长期的战乱,根本毫无余力再向西域动兵。

  于是受辱的模式就此敲定,匈奴每年拿着汉朝的好处,还不得不坐视对方时不时就来边境放把火,匈奴人也不傻,每次闹出点事就走,汉朝也没法揪着这么点问题就要打仗,顶多是派使者质问一顿,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所以真正苦的还是西北边疆的百姓们,家门口就住着一大帮子土匪,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吃喝用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别人的了,偏偏政府还管不着,只能打掉了牙往肚里咽。

不过事实也证明了,这些百姓们的忍辱负重是有价值的,虽然匈奴经常来折腾,但对大汉王朝来说,肯定是无伤大雅的,从刘邦到后来的文帝、景帝,为庞大帝国注入了坚实的生命力,整个国家从战乱中很快恢复,并且开始了高速发展。

  文景二帝创建的太平盛世为汉朝积蓄起了强大的国力,他们一边仍然保持着与匈奴人被动的联系,一边推行各种利民的政策,而虽然西北一隅依旧处于兵荒马乱之中,他们也没有展现出一丝一毫要动手的打算。

因为这两位贤君很清楚,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还没有到发动一场必胜的战争的阶段,想要将这长久以来的局势一把逆转,需要耐心的等待。

公元前141年正月二十七日,汉景帝刘启驾崩,第十子即位,名刘彻,后世称之为汉武帝。

二、剑指大漠,兵多将广

有些人不太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就算是军队,随便一拉出来也都是几十万之多吓死个人,但却总是被那些装备落后、人数也不占优的游牧民族骚扰。

  其实除了像成吉思汗那种空前绝后的猛人以外,绝大多数游牧民族是无法在正面和中原王朝抗衡的,但是他们有一个特点——灵活。

  汉朝那么大,就在那里,又不可能跑,匈奴没事就到边境去逛一圈,骑着马飞快地抢点东西就走,你追也追不上,真要兴师动众深入大漠,能不能找到对方还是另说,而且那么长的补给线,对于军费的消耗是巨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方法能解决问题,那就是一次性派出主力部队深入西域,就算是追着撵着也要找到匈奴人的老家,然后对他们进行致命打击。

但这话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武帝时的西域,连丝绸之路都尚未开通,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茫茫的黄沙,别说行军打仗,就是去郊游也一下就迷路了,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大,后勤补给也很难跟上,何况还要面对潜伏的匈奴军队,难度之大,堪比登天。

但是此时,经过文景之治的调养生息,大汉的国力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刘彻不愿意再等了,这位年轻的君王胸怀大志,他要把带给民族无限耻辱的匈奴终结在自己手里。

更何况他也并非孤身一人,新的皇帝就要有新的班底,于是刘彻亲手在下面提拔起了两人,而此时这籍籍无名的两个年轻人,日后将成为匈奴的可怕梦魇。

卫青

  卫青是个拥有悲惨童年的孩子,首先他就是个私生子,他的母亲当时在平阳侯府里做事,和一位县吏私通而生下了他,这也让他的身份极其低微,甚至连平民百姓都不如。

他被交托到亲生父亲那里生活,但又惨遭兄弟的白眼,受尽了屈辱和折磨,长大后回到母亲身边,继续为平阳府干活。

但好巧不巧的是,就在汉武帝登基的第二年,他来到侯府上串门,一眼就看上了卫青的三姐卫子夫,直接带回了宫中,并在不久后便让她有了身孕。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青也就跟着姐姐加官进爵,不过仍然都是些小职务,但此时正在招贤的武帝忽然发现自己这个小舅子是个颇有才能的人,不断了解之下,他简直大喜过望,于是卫青的官职也平步上升,最后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可以亲随皇帝身边,参与朝政。

作为武帝的亲戚和亲信,卫青无疑是受宠的,但他仍然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他已经等待了许久,只盼为国建功,不过这个机会,就在不久的将来。

李广

  李广的境遇比卫青怎么也要好得多,他毕竟是秦代名将李信的后人,家族尚武之风从未丢失,所以他从小武艺精良、熟读兵法。

后来匈奴入侵萧关,李广以白丁之身加入军队抗击匈奴,英勇杀敌而封官,在随同皇上游猎时,汉文帝由衷称赞他:“若是生在高祖之时,封万户侯不在话下。”

  李广从文帝朝开始从军,长期在边境对抗匈奴,屡建战功。

  他也参与平定了后来的“八王之乱”,但在其间他竟然糊涂到接下了梁王的将军金印(梁王是叛贼),好在景帝仁慈,让他功过相抵,没有治罪,但他的为人的缺陷已经由此彰显,这个问题会伴随他的一生,并预示着他的死亡。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高祖刘邦兴建汉朝之初,中原大地上的马匹资源处于极度匮乏状态,以至于“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就是说天子拉车只能找四匹毛色不同的马来凑合,而其他王侯将相甚至于要坐牛车,贵族们都尚且如此,军中更是无良驹。

而匈奴人盘踞草原,他们能威风靠的就是胯下的神骏,以步兵对上骑兵又是绝对的劣势,所以这仗压根就没法打。

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全国的马业却已经兴盛到了巅峰,光是他自己的“牧苑”里就有四十多万匹良马,军中骑兵的战马也都格外充盈,这就是几代人不断加强蓄马政策的努力,为的就是能千万铁骑扫平西域。

三、漠南!河西!漠北!

时间来到了元光五年,匈奴人再次犯境,但这次迎接他们的不再是惊惶失措的老百姓,而是汉家的铁骑。

汉武帝亲自指派年轻的小舅子卫青为车骑将军,和老将公孙敖、公孙贺以及李广分率四路大军迎击匈奴,双方战于河南地(不是今天的河南)。

初出茅庐的卫青没有辜负皇上厚望,在其他三路人马或败退或迷路的情况下,他带人孤军深入大败匈奴,并且一路打进了匈奴人的圣地龙城,斩敌千余人,凯旋而归

这是一场小仗,但意义非凡,因为自汉朝建立以来,在和匈奴的作战中,从未取得过胜利,所以这一战,也让所有人看到,那群蛮人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不久后,被封为关内侯的卫青再次领兵直出云中,向西直击匈奴的楼烦、白羊两位王爷而获得大胜,但最重要得还是夺回了他们所占据的河南地区,即河套和河套以南的地带。

如此一来,匈奴对大汉首都长安没有了直接威胁,而且也失去了进犯中原的前方基地,而汉武帝反过来在这里设立了朔方郡和五原郡,并且从内陆迁来大量人口,不断加强防御工事,把此处作为了抗击匈奴的根据地。

也就是在这以后,汉匈的局势反转,在万事俱备的前提下,武帝终于准备动手,他不仅要给匈奴人一点颜色瞧瞧,还要把他们赶尽杀绝,于是他主动发起了三场空前的大作战。

漠南之战

就在河南地被收复的第二年,匈奴内部发生了一系列权力之争,最后成功夺位的伊稚斜单于深恨汉朝,于是展开了对朔方等地展开了疯狂的骚扰。

掌握了主动权的武帝直接发兵十万,卫青领三万主力骑兵出朔方直击匈奴右贤王,其他部队从侧面负责照应。

右贤王的王庭距离边境非常遥远,所以他根本没有想到就在帐中饮酒作乐不胜美哉的时候,卫青及麾下的铁骑已经完成了长途奔袭,在黑夜中如夺命恶鬼般冲杀了进来。

此战大获全胜,俘虏匈奴贵族、部众一万余人,牲口牛羊无数,汉武帝派出御史一路赶到边境的军营里给卫青送上大将军印信,以他从此为汉军的总统领。

元朔六年,汉军再度出击,兵分两路西进,卫青所部和匈奴小战数场都获得了胜利,斩首万余,但是由将领赵信和苏建率领的另一路军队却不巧遇上了伊稚斜单于的主力部队,在经历了几日奋战后,苏建率残部逃回,而赵信直接投降了匈奴

他本就是匈奴的降将,现在自然更积极地出谋划策,在他的建议下,伊稚斜单于放弃了漠南地区,为了诱使汉军拉长战线而实施围歼,他带人远遁去了漠北地区。

这场大战总体来说肯定是汉军得胜,但武帝对这样的结果完全不满意,因为汉军损失实际更大,而且还没有歼灭敌方主力,让他们变得更加棘手。

不过他并不知道战胜的希望就摆在自己眼前。

在元朔六年漠南的战斗中,汉军中有一位年仅17岁的青年校尉,这是他的初次参与作战,但在局势尚不明朗的时候,他就带着麾下仅800多人的部队,直接甩开了身后大军而深入大漠数百里,硬生生找到了匈奴人的一部,然后不管不顾地冲了上去。

最后匈奴人丢下了两千多具尸体仓皇逃窜,伊稚斜单于的叔父、大行父、匈奴相国悉数被捕,而年轻校尉得以凯旋而归。

事后,他因勇冠三军的行为获得了天子御赐的“冠军候”封号,刘彻很欣赏这个小伙子,并且和他的关系匪浅,因为刘彻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是卫青的外甥,和自己也有亲缘关系,又长期担任皇帝的近侍。

但他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这个叫霍去病的年轻人。

河西之战

霍去病是外戚,也是汉武帝身边的自己人,如今年少建功,刘彻自然是高兴的,所以除了冠军候外,在军职上,他还加封了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在元狩二年的春天单独领兵从陇西郡出征匈奴。

在这次探路的战斗中,霍去病延续了自己一往无前的勇猛,在六天之内辗转了一千多里,把河西地区匈奴五位王爷打得溃不成军,纷纷俯首称臣。

然后他再次长途跋涉,在奔袭到皋兰山附近的时候遇到了匈奴的主力部队,在疲惫且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仍旧大破敌军,伊稚斜单于的儿子和信任的相国全部被俘,折兰王、卢侯王被杀。

首战告捷之后,汉军回到驻地休整,到了夏天的时候,在武帝的命令下,霍去病、公孙敖、李广、张骞等人全员出动,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河西之战。

李广和张骞的任务是进攻匈奴左贤王部,结果李广在半路便遭到了敌方的围追堵截,因为原本约定好集合的张骞没有按时赶到,在人数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他只能指挥部下拼死抵抗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天友军赶到才解了围,但李广手下的部队已经几乎全军覆没了。

另一边进展也不顺利,霍去病已经带兵深入匈奴腹地百余里,但策应的公孙敖却在沙漠里迷路了,霍去病左等右等看不见人,又不愿意贻误战机,于是便领着孤军向西闯了过去。

好在他总是能够创造奇迹。

唯一顺利西进的霍去病没有犹豫,他按照原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带着部队绕了一个老大的圈子,从宁夏渡过黄河后往北边越过贺兰山脉,再穿越腾浩瀚的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又沿着居延海一路往东南来到了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部队的侧后方。

这是一次堪称壮举的奇袭,霍去病整整跋涉了两千多里崎岖坎坷的道路,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匈奴人的面前,他们自然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些汉军的骑兵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但仓皇之间组织起的抵抗根本无法阻挡这些终于看到了敌人的战士们。

战斗结束后,汉军斩敌三万余人,俘获了匈奴的王爷、相国等贵族百余人,其他将领不计其数,而自己仅付出了三千人的代价,可谓大胜而归。

而汉朝也因此得以拿下整片河西地区,武帝将投降的匈奴人就地安置,然后为了监管他们,又设置了四个郡,这四郡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分别是武威、酒泉、张掖、敦煌。

漠北之战

如果说漠南之战是预备战役,是为进军大漠而打的带有试探意味的前哨战,而河西之战则给予了匈奴重创,让汉军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的要地,严重威胁到了匈奴的生存,那么接下来的漠北之战就是一场大决战,是要将匈奴人打得彻底哑火的总攻。

在经过了先前两次的交锋过后,汉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虽然伊稚斜单于已经带着人跑到了偏僻的漠北地区,但仍然贼心不死的时不时来叨扰一下汉朝边境,而他的目的是想要引诱汉军再次出击,好在漠北这片自己的地盘上设下伏击。

匈奴人都以为汉军是根本无法渡过那片茫茫大沙漠的,汉武帝了解情况后,决心趁此一举彻底灭掉匈奴,于是调集十五万大军,并且以卫青、霍去病同时领兵,率李广、公孙敖、赵食其等人发起了规模最大的一场远征。

众人出塞后依旧分兵而行,卫青的大部队直行千里后率先撞上了单于所在的匈奴主力,在以寡敌众的情况下指挥汉军用稳健的战阵和两翼突袭的打法重创匈奴部。

伊稚斜单于眼见局势不妙立刻撤兵逃遁,被卫青追在屁股后头一路撵到了颜山,虽然让他跑了,但却也阵斩匈奴两万余人,大胜而归。

另一路的霍去病则带着轻骑在大漠里乱窜,他虽然找不到正在和卫青交战的单于,但很快就逮到了在河西之战中幸存的左贤王和其他多个匈奴部落,并以锐不可当的势头将遇到的敌人全部击溃。

最后,他以一万骑的损失斩获匈奴七万多人,一路杀到了今天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那里有一座山,霍去病为了弘扬大汉之威仪,便登山举行了封天祭礼,而那座山的名字就叫做狼居胥。

自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而封狼居胥也成为了后世无数名将所艳羡的称谓。

四、何以为汉

武帝挥军荡平西域的壮举无疑是伟大且划时代的,其中意义不言自明,但站在如今的角度来看,却总有很多人喜欢说这场战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诚然,如此兴师动众的战争自然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并让人口锐减,使社会稳定性降低等等。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好像下意识地认为匈奴人是不堪一击的,是威胁很小的,是打与不打都可以的,所以似乎我们费了这么大力气去远征匈奴是很不合算的事情。

我想当初白登城里的高祖皇帝恐怕不会这么想。

其实说到底,这就像抗日战争,即便抗击侵略者让全国民众死伤近5000万人,其他物资、精极损耗更是不计其数,但是没人会觉得抗日战争不该打,因为事实摆在面前,不打就亡国。

而汉武帝远征匈奴也是一个道理,区别只是在于我们是主动出击来消灭这个威胁罢了,这个游牧民族政权困扰了中原地区许久,若不先声夺人,谁也无法预料之后会出现什么变故,甚至让他们像元、清那样入主中原也未尝不可能。

而且这一战还从此建立了汉民族流传千年的强烈民族自信心,同时开疆辟土,开始连接西域各国的多样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就像武帝对最宠爱的儿子刘据说的那番话:“我如果不为汉家订立制度,后代将没有东西可以依鉴。这些武力上的事情我帮你做了,你就可以做一个太平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17
挥戈誓饮匈奴血:西汉前期对匈奴战史梳理
18岁封侯、20岁为将、22岁官拜大司马,出道即封神的战争天才!
卫青VS霍去病:谁是战神?
一代战神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死飞将军李广最有出息的儿子李敢?
李广之子李敢简介 李敢为何被霍去病所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