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书法家王宠经楷书作品:《竹林七贤》

  王宠,1494年生,1533年逝世,长洲(今苏州)人。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

  王宠诗文书画皆精。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融会贯通。小楷尤清,简远空灵。其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评其书:“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改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较多,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李白古风诗卷》等。《千字文》,纸本墨迹,行草书。此千字文,凡104行,每行字数不一,共1015字。纵28厘米,横463.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宝蕴楼书画记》著录。此篇《千字文》结体平稳,俯仰欹侧变化不大,可以窥见其师承王献之、虞世南的轨迹。此帖既有魏晋时期王氏父子风华俊丽、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时期虞世南的气秀色润、外柔内刚之气。从用笔方面来看,其行草气息平和,干净利落,一丝不苟,笔势凝重、洗练,笔画之间很少有连笔牵丝,字字独立,互不相连。综观此书作,典雅平淡,落落大方,草法严谨。
  王宠的书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空灵、舒朗,这份美感源自恬淡自适的生活中所孕育出的高旷的人品,而绝非才力、技巧所能展现。王宠四十岁即离开人世,许多人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慨叹命运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创作更完善的书法。也许并不算是书史上的大名家,但他疏朗、洁净、无一丝尘俗之气的书法与清纯的心灵,也足以令人永远对他喜爱与怀念。


吴中地区一向是人杰地灵,在明代时更是群英荟萃,大名鼎鼎的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沈周等人都汇集在此;然而谁能想到,苏州城中就连一个普普普通的酒肆,里面的店小二,竟然也是一个享誉书坛,能和赵孟頫比肩的人物。

这个店小二就是王宠。王宠(1494年—1533年),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出身寒微,父亲在苏州城中开了一家酒肆谋生,他就时常在酒肆中帮衬。

王宠与文征明、祝允明并称为“吴中三家”,他的字还是文征明帮他取的。当年王宠跟随蔡羽学习经、诗、书法,文征明还曾题诗送行,也曾亲自指点他的书法。

王宠不负所望,在书法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虽然生在三教九流混杂的酒肆之中,王宠的书法却格外地潇洒清雅,不带一丝一毫的烟火气。

王宠一生中最经典的作品,莫过于这件《竹林七贤》。通过这件作品,我们可以从技法层面进行适当的分析,王宠书法中萧散的魏晋清韵来自何处。

在用笔上,《竹林七贤》用笔圆转,即便是横折这样的转折处都是化方为圆,在这件作品中,我们基本上看不到尖锐凌厉的用笔。

另外,在整体结字上,其文字呈现欹侧之势,整体撇短捺长,字势舒朗开张。有些字的笔画被直接减省了,或者是省去了收笔的顿挫笔触,这让文字的间架舒朗、宽松,自然显出空灵、秀雅的气息。

因为这一手精美的小楷,世人常道:自古以来学王羲之最像的有四个人,米芾得其迅疾,赵孟頫得其端正,王铎得其雄厚,而王宠得其萧散。

赵孟頫的书法尤为精熟,他的字如何好,是一笔一划能够窥探的,其精华在实处;而我们学习王宠的书法,即便是掌握了他的用笔、结字方法,也很难写出他书法中蕴藏在虚处的淡雅、恬静的魏晋气韵。

不过学习这样的作品,能够很好地提高我们的审美眼光;虽然达到《竹林七贤》这样的高度很困难,但若能得其三分神韵,小楷便足以卓然于众人之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酒馆里的书法天才,文征明亲自培养的书坛新星,水平高过赵孟頫!
罕见高清|王宠小楷《竹林七贤》,太迷人了!
微头条
王宠 小楷书《竹林七贤》
文徵明后又一位书法奇才
王宠未出版的小楷书法《竹林七贤》,太美了!欣赏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