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属性,与我们的生肖和生辰八字有什么关联?

什么是天干?什么是地支?什么是六十花甲子?什么又是四柱八字?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斗转星移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也许你知道,也许你并不知道,也许你知道的并不是正确的,或者是不全面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内容,看完视频,你就学会如何查自己的生辰八字了。
天干地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据说,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黄帝时期的史官大挠nao氏。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商朝第30代君主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就是当时的日历。这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广泛应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取名等各个方面。中国近代史中许多历史事件均以天干地支纪年为基础进行命名,比如:辛酉政变就在1861年辛酉年,甲午战争就在1894年甲午年,戊戌变法就在1898年戊戌年,辛丑条约就在1901年辛丑年,辛亥革命就在1911年辛亥年等等。
天干地支是华夏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简称为“干支”,天干共有十个字数,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就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搭配,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天干的运行周期为十,地支的运行周期为十二,天干地支的配合,制造出一个以六十个时辰、六十天、六十个月、以及六十年为一轮回的运行周期,并不断且有序地反复循环,形成稳定的周期律。由于天干地支配合产生的周期以天干“甲”与地支“子”为开始,因此人们又将这个以六十为一个过程的周期称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60个月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60个时辰一个周期 。我们说一个人年过花甲,就是说这个人已经超过60岁了。然而问题来了,为什么天干是10个,地支是12个呢?而且年月日时都是60为一个单位进行循环。60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不但中国古代人民用60作为循环,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同样,西方计时法中,一天为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相对应,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当然不是,这是人类远古时期共同的智慧,是古代天文历法的共通之处,是中西方劳动人民观察日月星辰所得出的共同结论;我们知道,数学上的十进制很普遍,原因很简单,就是人生有十个手指,民间有一句俗语叫:掰着指头过日子,所以人们最初是以十天干来纪日,也就是太阳的运行规律,古人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太阳围着地球转一周就是一天,而后来立杆观影的结果是,大约366天为一个周期年,寒暑易节,四季轮回,所以天干是用来纪日和纪年的,地支更简单,一个周期年中,月亮圆缺共12次,所以古人用12进制来表示月亮的运行规律,把一年分为12个月,12地支也就产生了;然后再根据12地支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这样,年月日时就都可以用天干和地支来表示和记录了。
可能有的朋友又有疑问了,八卦当中,八个经卦两两相重,组成了64个别卦,那么十天干、12地支应该是120才对呀,为什么是60呢?这里就要说到干支的组合规则了,干支相配的方法,是以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相组合的,(数字上60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为一个周期)。而且60甲子在天文上是来源于土木水三大行星的天文相会现象,土星绕太阳一周约为30年,木星绕太阳一周约为12年,水星绕太阳一周约为0.25年,它们之间的最小公倍数也是60,也就是说大约60年,土木水三星相会一次,六十甲子从甲子开始,继为乙丑、丙寅、丁卯、戊辰、一直到癸gui亥为止,共为六十个数,之后再从甲子开始新的循环。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古代劳动人民用天干地支配合数字用来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每柱一个天干,一个地支,包含两个字,所以四柱也叫八字。
为了便于民间百姓记忆,古人还专门设计了12种动物(“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每一生肖表示一岁。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世俗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运程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俗文化中的形象哲学。
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属干支历范畴,干支的历元是立春。不同历法有不同的历元,如用其它历法的历元作为干支的历元是错误的。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每一生肖均对应着相应的地支,生肖转换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农历的春节为界。
既然天干地支应用如此广泛,那么他们的名称是如何由来,又是表示什么含义呢?干支,又称干枝,古人经常用摆树干和树枝的方法来记述日月的运行,把这些规律用以表示岁月时间。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意义。
·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这些不用翻译,都比较容易理解,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阴阳五行理论告诉人们,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都有一个阴阳性质的分类和一个五行属性的划分,具体的阴阳性质划分是:
十天干当中,甲、丙、戊、庚、壬属于阳干,属于阳,说明它们都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刚性质;
乙、丁、己ji、辛、癸属于阴干,属于阴,说明它们都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十二地支当中:子、寅、辰、午、申、戌同属于阳,分属于阳,说明它们具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丑、卯、巳、未、酉、亥同属于阴,分属于阴,说明它们具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而具体的五行属性划分是这样的:
十天干当中,甲乙同属于木,甲为阳木,为栋梁之木,乙为阴木,为花草之木;丙丁同属于火,丙为阳火,为太阳之火,丁为阴火,为灯烛之火;戊己同属于土,戊为阳土,为城郭之土,己为阴土,为田园之土;庚辛同属于金,庚为阳金,为斧钺之金,辛为阴金,为首饰之金;壬癸同属于水,壬为阳水,为江河之水,癸为阴水,为雨露之水。
十二地支基本类似:寅卯同属于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同属于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同属于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同属于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同属于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天干实质是说天上的五气规律,地支实质是说地上的五气规律。这表明了天上的五行之气和地上五行之气都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运行变化。
干支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空互动”和“阴阳交汇”的作用结果。而且干支跟具体的物质是密不可分的,并且每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会表现出不同的能量;所以干支既有时间的概念,又有空间的概念,还有物质的概念以及能量的概念;它们既包含了阴阳五行运化生克的思想,又表达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这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描述的时空体系以及质能转化原理几乎是一致的。
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又称星辰历、甲子历等,是一部深奥的历法。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以节气交节日为月首。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干支历基本内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
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到癸gui亥为止,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
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辰”本意指日、月的交会点。在古代较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月建”,又称月令,简称节,是古人干支纪月的一种方法。“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是干支历法中十二个月的开始。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与干支纪年始于立春相对应,干支纪月法采用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并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不止。
我们知道,汉历(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农历)每个月是29或30日不定,而且有没有闰月也不知道,所以如果日期跨月,则很容易混淆记错。而干支纪日比起记载某月某日,其优势就是非常容易计算历史事件的日期间隔,以及是否有闰月存在,不会出错。
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晨子)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夜子),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择日真的不如撞日吗?
生辰八字纪实(十七)
八字算命
其实,2016年不全是丙申年您知道吗?
八字命理中最简单的三大术语
周易与天文历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