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津湖:1950年我军拥有550万大军,为何只派九兵团15万人增援

文化晓说2022-03-16 11:17

看完长津湖之后,大家可能有一个不解的地方。当时中国有550万大军,可是为何只派九兵团15万人进行增援。如果当时哪怕再多派一个军,也能全歼美军一个整编师的功绩。而不是限于兵力不足的境地,只能遗憾收场。

之所以选九兵团也是有着全局性的考虑的,当时中央最钟意的朝战指挥官是粟裕,所以把他最嫡系的部队调到朝战中,更利于粟裕的军事才能发挥。便于指挥作战,更好地打赢这一场国战。只不过粟裕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出席这场战争,否则只能作废

但部队已经先前调遣,不能直接撤回。而且这支部队的作战实力与风格,更适合朝战这样的战场环境。这是支王牌部队,更是三野的主力军。作战以齐制胜,善于攻坚克难,对于朝鲜地形的作战,有自己的一定优势。

之所以难以有效支援,只能让其独自应对东线战场,也是有着自己的无奈。当时兵力调动已经没有时间,却国内局势不允许现在进行大规模调动。所以初期入朝作战,只能是靠现有的兵力进行前期的应战。

兵力庞大但并不稳定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时间,朝战就已经爆发。当时新中国虽然总兵力拥有550万大军,但是成分很复杂。我军真正的主力都是解放初期的原有130万解放军,其他部队都是国民党收编部队。具有不稳定性,还没有做到完全的整合工作。

而国民党整编的军队又大体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初期磨合成我军作战力量,算是二级梯队。还有一种则是新附部队,这种部队是渡江战役之后,国军指挥层混乱,导致部队失去指挥系统,被迫投降归顺的部队。

但其编制部队完整,拥有自己的作战能力。也是我军整合难度比较大的部队,只能进行兵力压制与思想教育,双重手段进行整编回炉。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时间的缓冲。

总之一句话,我军已经掌控全局优势,但并没有完全整合完毕。其中的不稳定因素很多,需要兵力进行震慑,以及和平改编工作。再有就是当时国内的边疆区还不稳定,主要割据势力已经被镇压。但是局部反抗以及游击骚扰还在,不得不进行剿抚工作。

我军主力重心在南部 北部无可调兵力

这是全国局势的问题,还有就是我军的战略重心,一直都是西北、西南以及东南地区,四大野战军也都部署在这一地区。这就造成南重北轻的兵力部署,所以朝战爆发,兵力抽调根本赶不上趟。且当时都有各自的任务,轻易不能动用。

当时尚有不稳定因素,老蒋发动的破坏性活动,以及宣传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有反攻大陆的野心与兵力部署。以及西藏问题,西北马家军的残余反抗势力,西南匪患问题。美军与蒋军对东南沿海的侵袭骚扰。这些问题严重限制此兵力的调动,这就加剧调派的难度。

四大野战军各有任务 暂时脱不开身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身军队的内部整合,一野当时主要坐镇西北地区,扫平马家军势力后,还要进军新疆。收编当时的国军边防军,还有稳住青海等地的局势。自身兵力以摊薄,就没有多少。防守还有一定压力,如何抽调部队。

期间还爆发过激烈战斗,这时朝战早就爆发。西北问题不仅是守旧势力,宗教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马家军的反击。都使得这一地区想要彻底稳定,必须是长期性的任务。

二野刘邓大军,此时坐镇西南,手握60万大军,手中降军却有90万。这支大军可是编制完整的国军,只不过领导层跑掉,使得军队群龙无首。但对于我军的掌控,还是有一定抵制心理的。所以别说抽调,就是能不出乱子就不错了。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出征西藏,使得最后一块边疆之地回归。

三野已经抽掉精锐的二支部队,组成第三兵团。不可能再继续抽调,因为东南沿海还是需要防范的。防守压力过大,不能再继续抽血。四野则是镇守两广与海南,此前东北边防军已经抽调大部分兵力。在抽调别说作战,就连防守都是问题。

需要时间进行调防

鉴于国内还不稳定,兵力部署还没有调整,这就使得初期入朝的部队只能孤军奋战。这才有九兵团长津湖之战的无奈,也是当时新中国的内外皆不安稳的环境导致。当时朝战只给予我军四个月的准备时间,只能就近抽调部队作战。

结语:直到后期我军进行征兵与兵力抽调北上,才缓解志愿军的兵力不足的困境。此后战事的进行开始向着我军有利方向发展,朝战对于我军逐渐变为练兵场所。其实九兵团的兵力不足的问题,正是因为美军参战的突然性。我军没有时间进行战争准备,只能匆忙应战。直到顺应节奏,才开始及时跟进,扭转初期的被动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津湖战役,陆战一师能跑掉的深层原因:进攻的志愿军只有两万人
9兵团为何冻死4000余人?宋时轮:朝鲜民工大批逃亡,伤员无人抬
88师为什么是长津湖战役中最让人叹息的部队?
志愿军为什么没彻底炸掉水门桥?美军战后研究,猜出了实情
淮海战役惨败怨谁?杜聿明晚年回忆:打刘伯承必胜,可老蒋不听!|黄百韬|刘峙
胡琏率一个师来攻,叶飞命令撤退,团长抗命坚决打,一战歼敌330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