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门境界论:平常心》序言、后记
《禅门境界论:平常心(佛家的十堂心理辅导课)》内容简介:佛门平常心、烦恼的根源是什么、执著是个贬义词、戒除分别心、愤怒是一种毒、情为何物、境随心转等内容。《禅门境界论:平常心(佛家的十堂心理辅导课)》的译者胡因梦老师在《禅门境界论:平常心(佛家的十堂心理辅导课)》的序言里如是写道。她说的这种状态,就是在培养出平常心之后,我们应有的生命态度和内心感受。

禅门境界论:平常心
序言

当我们在生活里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时,经常能听到周围朋友的劝慰“别太在意了,保持平常心吧!”很多励志类读物也经常提到“平常心”这三个字。可是,这平常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境界呢?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又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保持平常心态呢?
其实平常心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般神秘,但是它也绝不是稀松平常到不加体认就能获得。说它不神秘,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一定的修习而获得这种超然平和的心态;说它不平常,是因为平常心并非是今天想要就能得来,或者我们想要在某件事情上保持平常心就一定能控制住自己的坏情绪。
作为一种人生境界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平常心,不仅能有效地对治各种烦恼和痛苦,减轻压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来。君不见,不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自己身边,凡是那些心态良好,能把竞争比赛等闲视之的人,往往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那些把比赛和竞争整天挂在心上的人,往往难以发挥出真实的水平来,甚至因为一时的紧张或压力而导致一生的遗憾。
平常心是清净心,平常心是慈悲心,平常心是喜悦心。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当我们心中“闲事”过多时,自然会觉得身心沉重而疲累,难以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快乐。有时我们过于认真,对某件事认真,对某个人认真,但最后往往是自己把自己搞得既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也消磨了前进的斗志,或者因情所困,或者为名利而受伤。但是假如我们能看得开些,总不忘记告诉自己一句“这些都是很平常的”,我们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执著而失去宝贵的自由和心灵的舒适。
佛家有言:放下了,即是得到了。我们放下的是执著,是恼恨,是不甘心,可得到的却是大自在、大智慧,是真正洒脱的人生境界,是真正畅快的心灵感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写道:“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榘。”要做到心无挂碍,就必须把修行落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修行来培养平常心,把生活中的挫折困苦都当做是对心的磨炼。不经过一番风雨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平常心的深层境界的。所以,感谢生活中的挫折和困苦吧,感谢那些我们看不顺眼的人,或者看我们不顺眼的人吧。所有的障碍,只不过是对人生的考验,是老天为了让我们活出生命的真正意义而故意安排的。
“心理上如果不再企图挣扎抗拒负面的感受,心量就会因此而拓宽,对空性的体悟也会深化,进而领会苦的真谛,发现我们与生俱来的慈爱与悲心”。《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一书的译者胡因梦老师在该书的序言里如是写道。她说的这种状态,就是在培养出平常心之后,我们应有的生命态度和内心感受。
平凡之中自有伟大之处。平常心在某些时候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开悟的境界。禅宗讲求人生中的一切都应该自然,不做刻意追求,这也正是平常心内在意蕴的体现。在禅宗里有个十分著名的命题,即:“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在如此平常的事情中,却也能悟出禅意来,可见,越是稀松平常之事,越有助于我们体悟生活,越能培养出我们的平常心来。
但愿我们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活出不平常的人生,以平常的心态欣然迎接生命的挑战。如若我们能在当下就感悟到平常心,并且把平常心应用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我们不仅将生活在幸福和喜悦之中,也可以把自己的幸福和喜悦带给身边的朋友,您说是吧?

                                                                                              
                                                                                     马超
                                                                                  2012年8月


后记

以佛学佛法的智慧来解决心理病痛,化解生活中的烦恼,应对情绪危机,这个理念我们并不是头一次听说。在很多关于佛学与心理分析的书籍——如巴里·马吉德所著的《平常心:禅与精神分析》——都有过把佛学和心理学相结合,来对治人们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的理论说明,并用具体的事例来加以阐释。
佛家最为关注的,就是人的本心自性。因此,也把佛学称为“心学”“内学”,因为它主要就是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探索人们心灵深处的秘密,并从心灵出发,来灭除种种烦恼,达到心灵的解脱和宽适。
佛家有言: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说这世间以及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为心的造作而化现出来的,所以,不必执著,也不必留恋,因为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因缘聚合,但各种条件散尽,事物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各种事物现象的本身是没有主宰的,它们也并非是常住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无常。
那么,我们该如何寻求心灵的解脱呢?
我们只需心不散乱地安住于本来的境界之中,您会发现,平常心并无任何神秘和特殊的地方,它只是我们心性的本来面目!一旦我们放下执取,连修持这个概念也不再执取,我们的颠倒梦想、一切烦恼便会自然瓦解。外境怎样,于我清净之心又能如何?
这样的心理状态便是觉——也即平常心。
莲花生大师说,我们那光明灿烂的觉性有各种各样的名称:“有人称它为心,或心性;有人称它为梵,或大我;有人视它为无我的教义;有人直称它为心而已;有人称它为般若,或圆满智能;有人称它为如来藏,或佛种;有人称为大手印;有人称为唯一本体;有人称为法界;有人称为阿赖耶,或一切种;有人只称它为平常心(觉)。”。
想要获得开悟,其实也不过是清除掉过去的心念,不要留纤毫痕迹;打开自己的心灵,义无反顾地向着未来走去,而不要受到眼下一切境遇的干扰,不论是顺境还是逆缘,都不做停留;再有,就是以一颗不造作的心观察并体悟当下的心境。这样平实无奇的修行,就是生活本身。
假如您已经明白了平常心的真相,那么请把它作为自己最亲密的伴侣,让它随时进入到你的生活中来,让自己时刻活在对平常心的观照之下。我们当以自己这颗本然天真、没有造作的心看待世界,看待众生,能够在种种不安和变动之中稳住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放下计较、放下功利,我们的生活定然会晴空万里、云淡风轻。把平常心作为一种生活的艺术,经由体悟我们的心,来找到烦恼的根源,而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胸怀来面对世界。来吧,朋友,当你愿意打开你的心灵,窗外的景色会让你感到心旷神怡!
我并非心理学专业人士,书中所说到的那些处理负面情绪、清除心中烦恼的办法,只是希望能为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真心希望大家能生活得更好更幸福,不论你是否有信仰,也不论你的信仰是什么,我都祝愿你能在平和的心境中创造生命的奇迹,体悟当下的快乐!
感谢初景波博士一直以来的帮助、鼓励和支持,感谢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们为本书付出的心血,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对我给予的关爱,感谢那些关心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子阳居士,感谢我的挚友,是你说过“当我们开始努力前行时,远方已不再遥远,起点成了终点,终点亦是起点”,是你的话一直在鼓励着我!谢谢!感恩你们,感恩生命!

                                                                     马超
                                                                   2012年9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常心,生活禅,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
★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未来三教将融合归一
达摩安心(黄君《智者的思路—禅门公案精解百则》)
做人的境界:儒家的敬,道家的静,佛家的净。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句句真谛 每一句都对你有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