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外中小学主要心理辅导课程模式研究
 

中外中小学主要心理辅导课程模式研究

【摘要】 本文从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遍存在亚健康这一现象为出发点,以中外中小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模式的探讨为基本导向,进行分析和总结。由此基础上得出要在中

小学校中实施一堂好的心理辅导课,应从哪些方面做起,从而使心理辅导课程的开设能促进学生人格和谐的发展,有效地推进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心理辅导课 活动模式 品德心育课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随着身体成长和生理机能的逐渐成熟,心理上也会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学生的心理活动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失调,即所谓的 “亚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指导。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从最初的开设心理热线和信箱、开办心理知识讲座,逐步走向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这种心理辅导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尚未形成较完善的中小学心理教育体系及较规范的实施办法,在心理辅导课程的开设中往往会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这将影响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育者,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心理辅导课程,使课程不仅仅面对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学生,应使课程建立在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需要之上,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全员性和发展性的教育形式。

(一)学生主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学校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层次运作。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教育者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便是如何判断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它的表现有哪些?

首先,表现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弱化。何谓心理素质弱化?主要表现在自制力、意志力、自控力、学习力、适应力较差。如对自己不能正确评价,在自卑和自傲两端摇摆;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劳动,对困难和挫折的耐受力低;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差,易偏激和冲动;不会学习,陷入苦学—低效—苦学的恶性循环;不能愉快的、心平气和的和人相处,缺乏合作精神;不懂社会、不会生活,幼稚、脆弱、退缩或依赖、任性、霸道等等。

其次,就是个别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偏常。如长时间的学习焦虑,恐学、恐考;无价值感,自暴自弃;过分敏感、自责、自我折磨;多疑、嫉妒、敌意、欺骗;心理问题躯体化: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头疼胸闷、心悸盗汗,肌肉紧张性疼痛;心理机能下降:兴趣丧失,精力缺乏,分心,记忆和思考困难,社会适应严重不良等等。

(二)导致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从社会大背景来看,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人们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等现象正在日趋加剧,广大青少年学生正面临着对诸多社会变化的心理适应、心理控制和心理调节等问题,再加上纷繁的价值观念,学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甚至受到戕害。社会生活竞争的加剧,学生过早的产生了压力感、危机感。

从学校环境来看,宏观上,应试教育的惯性远未消失,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身体和

心灵的过重负担还未减下来,这成为学生心理素质弱化和偏常的主要原因;微观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调,教育管理方式的生硬,班级气氛的冷漠,师生对某些学生的歧视和排斥,是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弱化和偏常的直接原因。

从家庭环境来看:我国的一些独身子女的父母们,不顾一切地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学校和课外的各种活动都加以干涉。家长教养方式的偏差或家长的不良榜样,形成家庭心理教育的空白或危机。

在社会、家庭、班级的三重压力下,许多学生的心理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或障碍,

由此使学校心理教育被提上了更高的一个台阶,心理辅导课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普遍发展。

一、中外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的主要模式极其特点

(一)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的本质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将心理辅导列为学校教育中的常规工作之一。但心理辅导课

与中小学所开设的其他各门课程存在本质的不同,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1、心理辅导课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它不是要学生掌握一门文化科学知识,而是要直接地影响和干预学生的现实心理状态。尽管在心理辅导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名词概念等,但这是为达到心理辅导的目的服务的,并不是心理辅导的目的。与一般课程相比,心理辅导是由内向外引发学生已有的体验、感受,从而施加影响的过程,而其他课程则是由外向内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2、心理辅导课强调要以活动为基础进行,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强调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分享,从而实现心理转变和改善。

3、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与发展为逻辑,一般来说,活动的题目和内容越是能够贴近学生实际,越能引起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学生的反映就越积极,心理辅导的效果也就越好。心理辅导课不是独立于学生生活之外的知识或理论体系,而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事件和问题,包括学习、交友、感情等等。

(二)国外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的模式及其特点

西方早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学校、社区就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在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到了80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才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有关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相继出来。西方心理辅导模式主要有两种。

1、单独的心理训练课程

所谓单独的训练课程就是把它辟为单独的一门课,有班主任来担任,两周1课时,一

学年16课时,主要以训练学生的某种能力为主,如人际交往技能训练、自信心训练、学习能力训练等。训练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分解训练目标,逐步强化,最后达成目的。

例如:“尊重”技巧的训练,主要体现出了一个阶梯式的变化过程。第一步,辨别不

尊重的行为;第二步,了解自己是否有尊重与不尊重行为;第三步,选择训练点,例如;如何在谈话中让对方感到愉快,具体又分表达方式、插话方式、表达不同意方式、赞同方式等,可以用角色扮演方式来训练;第四步,学生自己确立下一步训练目标。每做完一步,就给予强化,强化分正强化,即要保持某种行为,如做对了就给予表扬;负强化,即要消退某某种行为,如做得不对,就不理会,或提出另一种做法。这样一步一步地达到目标。

单独的心理训练课作为一种心理辅导课程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

1) 可以保证给每个学生机会。特别是把那些平时不大引人注意但数量较大的学生作为关注的焦点,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保证他们的参与。

2) 教师可以在这样一堂单独的心理辅导课上尽可能地提供和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心理辅导中的“主角”,即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化,并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使学生“理直气壮”地倾诉心声、宣泄情感、发表意见……。

3) 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单独心理训练课的开设与设计并不一

定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形出现,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蹲下来看学生,以同样的坦诚来获取学生的信任,对学生的反映或表现进行及时的把握和有力地挖掘,而不是视而不见或苍白无力的点评。

2、把心理辅导纳入核心课程——社会学

把心理辅导作为社会课程的一部分,由社会老师来担任。上课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有4—6人,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别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技能。

青少年处于多变的年龄阶段,学习成绩稍不理想自信心就受挫,次数多了还会变得自

卑,进而影响心理健康。下面,这是西方某一社会课老师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课中渗透心理辅导的案例:一天,一位名叫保罗的老师在实验室给他的学生们上课,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上,沉默不语。同学们不明白这瓶牛奶和这节课有什么关系,只见他忽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地上,同时大喊了一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然后他叫所有同学围拢到前面仔细看那破碎的瓶子和淌着的牛奶。老师一字一句地说:“你们仔细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完了,不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你们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那瓶牛奶还可以保住,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所以我们也要忘记昨天的失败,然后注意我们的下一件事。”说完后他就开始让学生回忆自己入学以来的两三个成功事例,并写在心理辅导专用本上。要求回忆出细节,因为记忆越细,越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成功的氛围中。于是学生们纷纷开始回忆,脸上的表情丰富起来,班内气氛逐渐变得轻松。然后,保罗老师请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以前后两桌为一小组,互相传看笔记本。要求每人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其他同学的笔记,分享他人的成功喜悦。之后,全班进行交流,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发言介绍自己的成功经历。最后总结道:“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重新感受到了阳光的明媚。今后,我们可能还会遇到挫折,但我们会记住这节课上的名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在这一节社会课中保罗老师很好地将心理健康的辅导渗透于其中,既达到了社会课的目的,也达到了心理辅导的目的。

将心理辅导纳入社会课这一模式有它自身的特点:

1)心理辅导课程可与社会课适当地融合在一起,不必要有明显的区别。

2)易于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所有的准备都可以从学生出发,学生平时的思想观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都可以作为社会课的主题。由此教师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获得他们的认同。因为只有令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学生才会进一步考虑和接纳教师的意见。

以上两种国外中小学心理辅导课都兴起于80年代以后年,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来讲,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在它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存在的问题:

1)学科发展与教师素质发展不成正比,一门相当专业的学科需要相当专业化的老师去执行。但由于时代观念的限制以及对这门课重视程度的限制,使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并不能很好地跟上课程发展的步伐。

2)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否胜任心理辅导。大部分学科教师在本学科知识领域里素质比较高,但是否具有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素养以及是否能够胜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有其另人置疑的一面。

3)不管是单独心理训练课还是将心理辅导纳入社会课程,这两种模式的教学对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往往习惯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因而容易将心理辅导课上成政治课,整堂课没有师生之间的平等气氛,学生主体地位不容易被挖掘,因此主体参与性不高,学生也就没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不容易在上课过程中去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整堂心理辅导课也达不到好的效果。

(三)国内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的模式及其特点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心理教育”的凸现乃是教育事业的一大创举,它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制度、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内容、从教育进程到教育评价无不浸入心理教育的印记。尤其在这几年, “心理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校得到普遍重视,心理辅导课程作为“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开设品德心育课程

学校传统的教学和德育工作,对于其中许多内容有的是难以顾及,有的则是在方法上往往不切实际,而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因此使得学校教育留下了一些空白和遗憾,而心理辅导课正好可以弥补。

我们所谓品德心育课程就是打破陈旧的课程理念,让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体,针对目前学生品德心理状况,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社会生活现状,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发展,对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加工,把原来的思想品德课改为品德心育课。

心育是德育的基础,我们要把道德心理教育进行全面融合,以现代社会生活为背景,

让儿童在与环境、自然、群体、社会的交流中,自觉体会到做一个生活人、社会人所需要的基本道德心理素质,懂得应该如何以好的生活方式来生活。

《品德与心理教育》校本系列丛书,是对我国开设品德心育课程所设计的一套丛书,每篇课文的结构分心语放送、品德心理读文、走进自我、心灵自助餐、思想实验室等。它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导向,教育学生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关心,学会做事,以使他们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能从容地面对人生,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品德心育课程在我国得以广泛实施,它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方法多样性。如:①体验法。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一样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形式,不仅对学生的道德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生活道德体验性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②操作法。通过活动、竞赛、游戏、劳作等方法,训练学生竞争、合作、团结、机智等行为心理品质。③讨论法。通过专题讨论、分组辩论、想象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心灵的交流中知道如何求同存异,容纳别人意见。④扮演法。通过模拟表演、角色互换等方式获得丰富的道德心理感受,以增进自我认识,减轻和消除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⑤行动法。通过行为训练、示范、奖赏、惩罚、契约等办法直接训练学生,利用正强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行为,利用负强化消除不良道德心理行为。

2)有针对性。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观能动性,把德育活动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与活动中培养起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人格,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思想与心灵上的整体效应,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品德心育课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做人”为目标,在开放的活动中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使其在生活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下,在教师的精心引导、悉心帮助下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只有把品德教育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德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才能获得真正的统一。

2、开设心理健康游戏活动课

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我国心理辅导课程的又一主要模式,以活动为基础进行,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强调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分享,从而实现心理转变和改善。

心理辅导课的形式应是学生喜闻乐见、愿意接受、并且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刺激物具备了新异,变化的特点时,才能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 。所以辅导活动的安排要多样、新颖,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星湖小学曾老师的以“合作”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课《 1+1=? 》,以一道简单的算术题1 + 1= ? ,将学生引入课题,通过孩子们爱听的寓言故事《 河马和猴 》,告诉学生不团结、不协作,有时可能会出现1 + 1 = 0的道理。接着让全体学生亲自做折筷子的实验:一根、两根、三根筷子学生能折断,但四根或更多(一把)筷子捆在一起,没有哪个同学能折断,学生亲身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再通过正面的故事和“众球出瓶”、“贴图比赛”等游戏,进一步让学生领悟合作的重要,初步了解心中有他人的道理。一堂课,动静结合,学生始终被老师设计的活动吸引着。

心理健康游戏活动课是一种情感体验课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游戏、行为训练等,获得良好情绪、进行情感体验。它的特点主要有:

1)学生活动面大,不会只让比较活跃的学生“独领风骚” ,而冷落了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孩子,可采用全体参与的小组游戏或竞赛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得到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2)师生民主平等性易于凸现。作为辅导者的教师与作为被辅导者的学生,在辅导活动中是平等的,享有同样的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权利。游戏活动课本身的氛围比较轻松,师生间容易融洽地相处,只有当学生相信他们的权利和尊严得到了承认,才可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门,表达自己感情和意见。

国内心理辅导课的开设尽管起步比国外晚,但我国在借鉴国外心理辅导课模式的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形成了以上这几种适合自己国情的心理辅导课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它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

1)中国几百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国内的教师与学生缺乏对心理问题的了解,不太愿意去正视心理问题,总认为“心理”是一种神秘不可测的东西,因而缺乏一定的探索积极性。

2)师资缺乏仍是关键。由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国内外中小学校中,专门负责心理辅导的老师寥寥无几,专业人才更为少数。这是影响这门课开设效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3)几十年的应试教育遏制了老师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门极需创造性与技巧性的课程面前,教师与学生的思维都变得如此贫乏。尽管教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但没有一定技巧性的单纯的说教与诱导,只会适得其反,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老师缺乏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不能让学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自己体会、领悟,这样就失去了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的意义。

二、中小学实施心理辅导课程的要求

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设计是学校“心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其发展的现状来看,它的理论和实践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心理辅导课程的实施与学科知识课教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还有它的特殊要求,要求心理辅导教师灵活运用,才能真正上好心理辅导课。一般而言,心理辅导课程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善于抓热点问题,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具备的本领  

心理辅导课的内容要贴近学生,急学生所需。课前教师要深入学生,熟悉学生的活,

了解学生们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最大的烦恼和困惑是什么,发现热点,就找到了活动的主题。如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但许多学生难以把握交往的尺度,陷入早恋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沛鸿学校的蓝老师以“与青春同行——男女同学的交往”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课,既肯定男女生交往的必要性,又在小品表演中使学生学会男女生交往的规范。由于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解决了自己感到棘手的问题,活动十分活跃,收效也好。

(二)掌握融入学生中的技巧,是上好心理辅导课的关键  

要使活动开展得好,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心理辅导的主要原则是师生平等、协调对话,只有真正做到融入学生中才能做到这点。首先,要打破“秧田式”的座位空间,师生围坐在一起。我们知道,空间位置与人交往的频度、程度乃至可能性,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心理辅导课可以让学生围坐在老师身边,改变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直接对话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其次,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当好角色,在心理辅导课中,师生是大小朋友、甚至是同伙的关系,要淡化教师训导者的形象,教师作为普通一员加入各种活动,诚恳地向学生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学生分享感情体验,做到认识上的师生平等与行动上的师生平等的统一。

融入学生中的技巧还有许多,如: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参与其中并勇于当“反面”或“消极”的角色;教师的衣着不能过于新异、过于时髦,小学教师的衣着甚至尽量儿化等。总之,融入学生中会使学生认同,学生会更易于接受教师的辅导。 

(三)行为训练的技巧  

心理辅导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活动,变教师的意图为学生的要求。心理辅导课要求不留痕迹地进行行为训练,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讲究方法:

①启发学生自己提出规范要求,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应该是学生自己得出并乐意接受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的。如:克服嫉妒的方法,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讲真心话,在坦城的交流中让各种思想相互交锋,优胜劣汰,归纳出原则和多种方式,教师予以肯定,形成学生自己的制约机制。

多种行为表现形式,如小品、情景剧,让学生从中选择最优行为,再让学生作示范表演,形成共识,掌握行为规范。

织实践活动,活动后评选最佳表现者,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行为训练,在评选中提高层次。

(四)情境创设技巧 

心理辅导课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游戏、自叙、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讨论分析等,获得良好情绪、情感体验,掌握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情境对于学生应是一种暗示,起到渲染、陶冶的效果,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载体。华东师大杜殿坤教授认为,“情境带有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儿童及心理全面发展创设一种最佳场合的意思” 。情境包括“环境、信息、手段”三要素。

心理辅导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下面三点:一是要充满情感,以心造境,情境合一。二是要具体生动,和谐平等,要大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参与其中,以欣赏的态度去听、去看,与学生共喜同悲。三是要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内容的选择、程序的设计、载体的运用、以至具体细节都力求严密有效,围绕主题。 

当然,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开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当然不限于上述几个。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具体操作中,既不能急于求成,工作简单化,又不能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而裹足不前。在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曙光初现之时,我们应高度重视国内为这项工作含辛茹苦、开拓奋进的探索者们在以往一二十年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继续大胆实践。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的中小学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也收到了一定的实效性,取得了一定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成功。这门学科的推进,已经对我们的学生产生了根本性的深远的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著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黄伟星、刘宣文 论学校发展性辅导[J] 大众心理学,1999,(1).

[3] 夏孟珏 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着眼点[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0)

[4] 沈贵鹏 什么是心理教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5] 徐 捷 论学校心理辅导活动体系的构建 [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2)

[6] 耿春华 心理辅导课技巧ABC[J] 心理健康教育 2001,(5)

[7] 刘如平 略谈学校心理教育[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1)

[8] 许新海 品德心理教育模式研究[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0,(16)

[9] 侯昌盛 简谈谈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 石油教育 2000,(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在中小学当心理老师是怎样一种体验?
30%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山西从五方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
武汉市突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大力推进机制、师资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