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跨越崛起的2013系列报道⑤实现产业集聚 加速转型升级

跨越崛起的2013系列报道⑤实现产业集聚 加速转型升级

2014-01-02 08:41:50 |作者: 任华裔|来自: 南阳日报

摘要: 走进南阳市的产业集聚区,一个个重点项目气势磅礴,掀起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一处处建设如火如荼,让人感受到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跨越崛起的热切企盼。
  南阳网讯   走进南阳市的产业集聚区,一个个重点项目气势磅礴,掀起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一处处建设如火如荼,让人感受到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跨越崛起的热切企盼。
  
  2013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全市14个产业集聚区广招商、引项目、强基础、破瓶颈、促集聚,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1.3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为打造南阳经济“升级版”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施“龙腾计划”
  
  产业布局更优化

  
  如何更好地演绎“四集一转”的基本内涵?如何更好地实行产业链图谱招商?怎样才能使产业布局更加优化?“龙腾计划”应时而生,纲举目张,抓住了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牛鼻子”,全面提升了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
  
  为加快构建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围绕主导产业调优产业结构,围绕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我市数易其稿,经过近半年时间,出台《关于实施“龙腾计划”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该计划突出“2339”工作重点,即着力培育能源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2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食品、纺织、新材料3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同时,围绕产业集群培育,重点扶持30家龙头企业,加快培育防爆电气装备、石油钻采装备、输变电装备、生物质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光电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化工和新材料等9个具有南阳特色的产业链;对各产业集聚区以及官庄、鸭河两个工区今后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予以明确,指出了各龙头企业在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目前,各县市区均出台了相应的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梳理了今后在产业集群培育、产业链完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的基本思路,建立健全了落实机制;各产业集聚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瞄准国际500强、国内百强企业,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目标,绘制产业链图谱,实现产业链的补充与延伸。
  
  截至2013年底,全市14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61个;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292.6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西峡产业集聚区可超300亿元,新能源、高新、新野、淅川、邓州等5个集聚区超过百亿元。
  
  “招大引强”增活力
  
  项目领跑促转型
  

  我市把壮大和培育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结合起来,着力破解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以项目建设的大提速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大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工业强市的动力源。
  
  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围绕龙头企业引进项目,围绕优势产业配套发展,大力发展回归经济,初步形成了纺织、汽车零部件、食品、电子等几大产业集群。全市多个县市区举行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累计开工项目160个,在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就有127个,新增汽车半轴70万件、服装4500万件、手机面板2500万件、工业钻石17.5亿克拉等。其中,豫鄂陕农商物流港项目是西峡县的重点招商项目,由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集团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额30亿元以上,容纳3000多个商户入驻,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罗蒙集团与新野“联姻”,知名企业和知名纺织产业基地强强联合,该集团投资的新野服装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年产衬衫200万件、男裤100万条流水生产线1条,带动近4000人就业,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利税3.8亿元;淅川县以水为媒,在发展生态经济尤其是环保工业之路上勇于探索,海亮集团投资20亿元的有机农产品加工项目、首控集团投资60亿元的卵磷脂项目等生态农业项目纷至沓来,从深圳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30多家企业一次性组团入驻。
  
  2013年以来,14个产业集聚区433个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39.5亿元,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和发展后劲。
  
  “一改双优”破坚冰
  
  打造一流大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只有打造金牌服务,营造一流的创业大环境、大气候,才能积内力、聚合力、旺人气,从而实现转型跨越、绿色崛起。
  
  深入开展“一改双优”活动。把创新思想观念、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主旨,将查摆存在问题、拿出整改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把优化政务环境、用人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目标,集中力量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行政审批努力做到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收费最低。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个集聚区都千方百计、创造性开展工作,采取BT模式、开发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框架进一步拉大。大部分产业集聚区正在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职工培训、企业孵化、仓储物流、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功能集合构建得到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见成效。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管理模式,真正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由协调机构变为实体机构,14个产业集聚区均由各县市区委书记兼任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书记、各县市区长兼任管委会主任,一名县处级领导专职负责管委会具体工作。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税费减免、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实施项目领导分包制、建立重点项目及产业集聚区推进周例会制度、开展产业集聚区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完善联审联批机制、组织开展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观摩点评、强化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督查、加强产业集聚区考核……一项项工作紧锣密鼓有序展开,为产业集聚区发展营造强大的“磁场效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解读(四)
强城市脊梁 优诚信环境
集群壮大 项目提速 服务提升我市产业集聚区强力升级
何雄:打造科学发展赶超发展支柱支撑
唐河制造产业的嬗变
关于加快郑州市产业集聚区建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