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宛城区 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带

宛城区 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带
2014-01-22 15:07:17   来源:南阳日报   评论:0 点击:19

[摘要]宛城区在借鉴传统农业有益做法、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点后面,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利用公司化运作,因地制宜地推广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宛城区在借鉴传统农业有益做法、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点后面,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利用公司化运作,因地制宜地推广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打造了以“沼液沼渣—林下套药—苗木花卉”循环模式为代表的生态农业经济带;以白桐干渠沿线为轴心,打造了以“牧—沼—菌—鱼”、“牧—沼—菜”循环模式为代表的生态农业经济带等三条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带使传统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环保、旅游等综合功能发展。
  
  宛城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对公司化运作的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制定了涉及资金扶持、以奖代补、优先贷款、农综开发、科技立项、院企合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制订了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黄台岗镇、瓦店镇、溧河乡等白河沿线区域,利用南阳天冠集团产生的沼液、沼渣当有机肥,依托袁黄庄蔬菜专业合作社、黄台岗镇众森林业合作社、南阳豫花园公司等企业,发展林下套种中药材1万亩,苗木花卉种植2万亩,打造“沼渣—林下套药—苗木花卉”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带。在汉冢乡、金华乡、茶庵乡、黄台岗镇等白桐干渠沿线区域,依托南阳天河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宛城区神农食用菌合作社、飞龙牧业有限公司、金阳光水产养殖合作社、景园合作社、秋田合作社、新绿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企业,发展畜牧养殖场200多个,鱼塘100多个,食用菌3000余亩,有机蔬菜3万余亩,打造“牧—沼—菌—鱼”、“牧—沼—菜”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带。在红泥湾镇、高庙乡、茶庵乡、汉冢乡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区域,依托河南安而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龙道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天冠集团等企业,发展绿色粮食30余万亩,有机蔬菜2万余亩,规模养猪场50多个,利用天冠沼渣打造“粮—猪—沼—菜”生态农业经济带。
  
  在三条生态农业经济带内,宛城区引导生态农业公司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等10多家科研院所“联姻”,建立了长久的技术合作关系,引进推广了工厂化栽培草腐菌、生物农药、测土施肥、发酵饲料等生态农业技术成果20多项,为生态农业公司化运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同时,积极开展生态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活动,筛选“高、大、好”建设项目入驻,引进了一批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高、市场联结紧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共引进区外、区内生态农业公司8家,总投资约6亿元。这些生态农业公司以自筹资金为主,对外合作为辅,申请政策性项目资金为补充,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保障体系。
  
  通过这条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带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推动了宛城区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7.9亿元,同比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10238元,同比增长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益阳用生态循环模式发展蔬菜生产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生态农业”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可行性报告
国家农业补贴有哪些?补贴多少?
张好记:乡村振兴实操万言书全文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