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认识新常态 主动适应有作为
科学认识新常态 主动适应有作为
时间:2014-12-30 9:11:07 作者:屈晓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要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保证我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认识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就是要对新常态的现象和本质有精准的理解和把握。首先,新常态的表象是发展速度的变化。目前,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发展速度正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9.6%,位居全国第六。第二,新常态的内容是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后是调结构,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对我省而言,就是关中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陕北重点推进资源深度转化,建设国际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陕南加快循环发展,打造生物资源开发、绿色食品等循环经济产业链。第三,新常态的本质是增长方式的变化。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因此,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注重规模速度的“粗放式”增长,向注重质量效率的“集约式”增长转变;经济发展动力,也要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经济新常态共包含9个要点,涉及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的趋势性变化。这九大趋势性变化包含三个逻辑层次,即:需求结构层次、微观市场层次、宏观经济层次。
    需求结构层次趋势性变化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大方面。从消费需求看,2014年1月-10月,我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63.87亿元,同比增长13.4%,增幅较前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10月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1.47亿元,增长10.2%,增幅较9月回落3.5个百分点。而且,消费模式已由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所谓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是指那种一哄而上、盲目攀比、你有我也要有的消费心态和方式,比如,过去的家庭都要具备多少“大件”的消费,就是一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从投资需求看,2014年1月-10月,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达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8.0%,增幅较前三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继续延续着今年以来波动下行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投资545.22亿元,同比增长29.3%;第二产业投资4616.64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投资9448.27亿元,增长25.1%;全省基础设施投资3272.76亿元,同比增长30.6%。从出口需求看,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步伐的加快、三星项目的顺利推进、“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我省经济的外向度正在逐步提高,出口短板正在改变。2014年1-10月,出口额达669亿元,增长33.9%,增速位于全国第6位。
    微观经济层次趋势性变化包括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和市场竞争特点三大方面。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正在由传统产业组织方式向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产业组织方式转变;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传统“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从未来的趋势看,创新驱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宏观经济层次趋势性变化包括资源环境、经济风险、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三大方面。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正在逐步显性化,高杠杆和泡沫化风险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潜在的经济风险,如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保持清醒的认识,更好地发挥预见性的监管作用,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化解产能过剩,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适应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就是既要直面问题与挑战,也要抓住机遇,积极发现、培育新的发展要素和产业。
    首先,要直面产业结构失衡这一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较低,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工业总体上以资源类工业为主,缺少现代要素支撑。2013年,八大支柱产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6.9%,其中,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三个矿产资源类产业的增加值,又占到八大支柱产业的73.55%。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环境和资源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就是说,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的局面将无以为继,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如此一来,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也就变得刻不容缓。
    第二,要直面和解决五大高成本的问题。一是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二是资金成本高的问题,融资难、融资贵是企业调结构难以逾越的障碍;三是土地成本高的问题,土地供给不足和价格过快上涨同时存在;四是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商业运行模式已受制于高物流成本;五是企业转型成本高的问题,企业转型意愿强,但看好的新行业门槛高,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政府干预等障碍较多,转型难度大。
    第三,要抓住机遇,发现和培育新的发展要素与产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省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为此,我们要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把“资源红利”转变为“创新红利”,使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再者,我省的第三产业发展一直较慢,2013年的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11.2个百分点,这也说明,我省的现代服务业还存在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而且,发展服务业对保就业、稳物价的影响和意义都很深远。事实上,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的不断升级、制造业的不断转型,生产性和生活性的服务需求将日益释放,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将不断涌现,新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将迅速成长,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服务业可望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部分。就目前而言,我们要在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同时,重点支持交通物流、商贸批发、文化、旅游、通信、金融、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
    应对新常态
    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常态下,政府不搞强刺激,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减税让利等途径,将资源配置的权限交给企业,由企业通过市场需求来调节生产,以不断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使经济实现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变。这期间,政府一方面要管好自己该管的,一方面要通过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等方式,来弥补“市场失灵”。目前而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消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2014年1月1日起,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工商登记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放宽住所登记等13项举措,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登记门槛、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相继出台了系列措施,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打破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如是种种举措,大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2014年11月底,我省新登记市场主体27.61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72%,增速位于全国前列。未来,还需进一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消除阻碍市场发展的各种障碍,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科研要与生产结合,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率。我省高校与研究机构众多,过去很长时间以来,科研和生产脱节,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因此,亟需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科研与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各种创新。长期以来,由于欠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产品创新很容易被仿冒和剽窃,致使一些有创新能力和实力的企业,因为担心投入与收益不对等,令人遗憾地放弃了科研与创新。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真正把市场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发挥出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作者单位:省社科学院经济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供给侧改革应与需求侧的扩大需求相结合
新常态酝酿大变革
【国研视点】李伟:深刻理解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杨伟民】我集中讲讲新常态
今年安徽将开工建设引江济淮、商合杭高铁等重大工程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