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述伤寒杂病论》的特点之三


作者/吴雄志先生

编辑/呵呵

导读:本文紧承上篇推送文章《無門述要》进一步阐述吴述伤寒杂病论的特点:医理上“五法合一”,诊病上“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最终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的目标。本章内容分为三部分,今天推送第三部分: 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


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


我们的特点是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各家学说。寒温一统,就是要统一伤寒与温病;内外一统,即统一外感与内伤;古今一统,就是把经方与时方有机统一;中西一统就是汇通中医与西医。综合起来,即我们说的“大一统”。

我国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并存。其中的中西医结合有很大的问题。自从我们国家提出中西医结合以来,到今天都没有搞得很明白。国外有整合医学,它是基于循证医学的原理,把传统医学的一些知识结合到现代医学里面。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应该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可以用中医的理论来诠释一些西医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用西医的理论来诠释一些中医的理论。首先要做好的是中西医学之间的翻译,就像把英文和中文进行翻译的工作。当然,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要很好地相互诠释也是不容易的,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最基本、也是最初级的层次。中西医结合更高级的层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不光是诠释,更重要的是融通,从理论到临床上融为一炉,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把中医和西医的东西融为一炉,就是我们讲的中西医互补。第三个层次是中西合璧,就是做大一统,把中医和西医最终统一起来,形成一门新医学。我国在几十年前就提到建立新医学的问题,但是过去的实践是失败的。因为当时实现中西医合璧的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而且真正要做到中西医合璧,对中医和西医都要做到极深的理解,这种人才很难找到。

所以我们说中西医结合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西互参,相互诠释,用中医诠释西医,用西医诠释中医;第二个层次是中西互补,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缺点;第三个层次是中西合璧,把中医西医融合,从而建立一个新医学。

既然要做到中西医合璧,那就首先要做到中西医大一统,要把中医和西医统一起来,我们叫中西医一统。要做到中西医一统,首先要做到中医一统,就是先要把中医的知识统一起来。

要做到中医知识的一统,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内外一统,也就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统。这个大家好理解,因为不管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都是张仲景写的,本身就是一本书。《伤寒杂病论》分成了两本书,一个偏外感,一个偏内伤。但是外感内伤相互影响,内伤会影响外感疾病的转归,外感最终传入三阴,也会影响机体脏腑功能导致内伤。所以,首先是如何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统一起来。大家看我们的讲课,很多内容都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分的,是把它们统一起来讲的。

第二个是寒温一统,就是把《伤寒杂病论》与温病学说有机地统一。如果能够做到寒温一统,那么就把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这些辨证方法有机统一起来了。实际上做到寒温一统也是可行的,当你对伤寒和温病都有一定研究的时候,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就是相互融通的,温病学其实是基于《伤寒杂病论》的发挥。我们会专门讲寒温一统,就会涉及到如何把《伤寒杂病论》与温病学说统一起来的问题。

第三个是古今一统,即经方与时方一统。用《伤寒杂病论》的原理去看待时方,把时方的知识有机地融入《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模型之中。如果我们做到了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和古今一统,那么就能做到中医的大一统。在中医做到大一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中西一统,才谈得上一个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或新医学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做中医的大一统呢?因为《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是我们最早确立的中医临床模型。中医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从《伤寒杂病论》开始的。《黄帝内经》、《难经》等还仅仅是理法的层面,而《伤寒杂病论》是理法方药合一的。关于理法,张仲景在序言讲了,因为当时具体的原因,传承的不易,所以以方药为主,理法讲得少。从《伤寒杂病论》开始,中医形成了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以我们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后世的各种治法、各种方法大多是从《伤寒杂病论》中脱化而来的。如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都是从《伤寒杂病论》中脱化而来的,本源都在《伤寒杂病论》里,都是对《伤寒杂病论》的发挥和发扬,所以都可以融入到《伤寒杂病论》中去,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六经的模型,我们讲了标本法之后大家就会明白,六经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医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背后的病机,所以我们应用这个模型就可以做到内外一统、寒温一统和古今一统。

大家要记住我们的特点和目标,是实现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和中西一统。我们讲《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会把《金匮要略》的方子融入进来,把后世李东垣的东西融入进来,把张元素的东西融入进来,把刘完素的东西融入进来,把金元四大家的东西融入进来,古方时方都在一起,还有温病的东西也在里面。讲截断法的时候会讲很多温病的内容,实际上我们不分内外、寒温和古今。同时,我们也把很多西医的知识内容融入进来。我们希望在大一统上做一点工作,哪怕做的很不完善,我们也要做开拓者。

最后我说明一点:伤寒的流派众多,其实没有高低之分。今天我们列举了一些流派的特点,并将我们的特色跟他们相比较,这不是去比较高低的。各种流派都是很优秀的,他们都在《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是我们的前辈、老师,都是中医的瑰宝,我们钦佩他们,敬仰他们,要向他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从众多流派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方证派,它很简单,容易上手,比六经气化入门快。我们想要了解伤寒,从方证派那里可以很快地学到东西。三部六病学说有助于我们理解《伤寒杂病论》,是认识《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我们很钦佩方证派的各位大家和传人,很钦佩三部六病学说的各位专家、各位前辈,他们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前辈。只是我们有自己的一些特色需要说明,我觉得这些问题必须要对大家说清楚,不然大家会迷惑。



=========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概论(七):吴门伤寒的特点: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
章太炎医学思想论略
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深度好文!中医文明发展史的三次高峰
名老中医之路之(31 )洪子云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