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口论是顺势而为还是机会主义?
本期的标题,出自一首很流行的歌曲《野子》,是一首关于“风”的歌,由苏运莹一唱而火。在2016的乐视生态全球年会上,乐视掌门人贾跃亭罕见嗓,在现场演唱了一首《野子》,震惊全场。我们借助这首歌当开篇,漫谈一下创业风口的话题。

雷军提出风口论之后,有人赞同,有人批驳,无论褒贬,但某某行业成为新风口,已经成为媒体报常用的标题。“我们的行业正处在风口”也成为创业企业的标准说辞。
“风口论”有很多的拥趸者。和趋势做朋友,和未来做朋友,顺势而为,事半功倍,这无可厚非。《孙子兵法·兵势篇》说到:“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在一千仞高的山顶,把圆石滚下去,这就是“势”。再加之,创业者本身很多都是心态积极,“吹啊吹啊,我赤脚不害怕”,即使是找到的风口遇到了质疑,他们也会选择性地相信,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风口论”也有不少的反对者。在一届中国IT领袖峰会上,当被问及“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几个企业大佬都给出了对风口论的看法。
李彦宏说:“风口上,猪都会飞”充满了投机思维,如果大家都用这种思考方式,是比较危险的。15年来,我时时刻刻处在风口当中,吹得难受。
马云说: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因为你还是猪。
联想杨元庆说: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好好地炼好翅膀变成雄鹰,等到风来了,我们能够展翅高飞。
马化腾最超脱,他说:这么多家都看到风口,全部往那挤,还在排队。我们往那挤,我不是想在风口上起飞,而是给这个风口搭一个梯子,或者卖降落伞,防大家上去下不来,或者卖望远镜。
“风口论=雷军风口论=投机主义”这个推导,着实有些冤枉雷军了。 雷军也说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需要一万小时的锤炼。这句话的原始出处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替提出来的。原话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可惜,传播风口论的人很多,传播“一万小时定率”的人很少。
所以,建议大家也不要批驳风口论了。这是创业者选择性相信的结果。雷军仅仅是说出了创业的本质:选择好的赛道,然后认真地努力下去。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性、建设性地看待创业风口呢?

首先,要研究风口的成因和发展规律。
当人们感受“大风越狠”时,有没有想过风是怎么形成的?风是水平运动的空气,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温度较高;高纬度地区温度低,形成了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空气就会沿着气压梯度作水平运动,加上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风。
同样,对创业风口,也要研究其成因和发展规律。
美国未来研究院发起人Roy Amara提出了一个Amara法则:人们往往会高估新技术的一年的短期影响力,而低估新技术的十年后的长期影响力。行业的积累正是如此,很多技术驱动型的行业,都会有一个很长很长的黑暗期,或者叫“前置期”。在经历很长时间的缓慢增长之后,增长斜率会突然在一个临界点后急剧增加,变为爆炸式增长。人们常说:“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数据量总和的90%”、“现在产生的数据总量每两年翻一番”。所有这些桥段都指向同一个现象——指数增长效应,或者叫“摩尔定律”。
我们回忆一下一些新技术的成长路径。
比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并不新,它的算法很多都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为什么最近人工智能能火起来?关键在于硬件性能的提高。现在智能手机可能比当初阿波罗登月的宇宙飞船的性能都要高。这些硬件设备性能提高后,使得人工智能算法更容易计算,行业也就趋近于爆发期。
再比如机器人,1959年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问世,但是长时间只停留在实验室和为数不多的应用场景里,和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和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并没有什么关系。2016年在机器人行业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人机大战、波士顿动力机器人等,然而即便如此,机器人行业还是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全面爆发,没有进入家庭成为大家亲密无间的好友,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也还没有完整形成,真正爆发比我们预想的要慢。但是,在知识积累和产业应用方面,正在迅速地逼近临界点。
刚才说的是技术驱动型行业,再说一说模式驱动型的行业。这个领域里赢家通吃现象非常明显,其市场份额遵循 “721原理”——老大占70%,老二占20%,老三以后的总共占10%。像旅游这样一个大到上万亿的市场,去哪儿和携程最后都要合并才能获取利润;滴滴和优步起来以后,其他的打车软件就都不好做了。不仅是市场,市值也遵循721原理。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差不多只占了美国互联网生态圈市值的70%,只有30%左右的市值留给第三方独立公司。中国的BAT加在一起,差不多占了中国整个互联网市值的90%以上,这还是在去哪儿和携程合并以前,他们合并后加入百度系,实际垄断性更高了。
所以,创业不能总是讲风口。因为当所有的创业者都在讲风口的时候,这个风口已经进入提速发展期了,行业发展曲线已经或将要从爬升变成了蹿升,后进入的项目追上爆发的行业速度会非常艰难。或者是行业已经进入市场整合期,并且是提速整合,行业老大鲸吞整个市场。蹿升期和提速期的风口都是大企业的,最后大企业的流量黑洞、资金黑洞会拖垮小公司。所以创业者不应该讲风口,或者深挖垂直领域,做深度布局,或者去提早布局,然后像匠人一样去坚守。
一件事情可能刚开始做的时候风口没来,但是做着做着风口就来了。这时候别人再来学,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资本只会投有头部效应的公司。比如生活圈媒体这个领域,分众传媒刚做的时候风口没来,但是做着做着,线上流量越来越贵,风口就来了。别人再学已经晚了。所以说,风口几年一变,只要坚守就会等到春暖花开。而如果一味去撵风口,可能每一次都只撵到风口的末端。
其次,避免找到伪风口。
有一个词叫“资本照明弹”。我们设想一下这个场景:成千上万创业者在漆黑的创业的道路上摸黑前行,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光明。这是,有一家投资机构投资了一个看似全新的领域,就像空中冉冉升起了一个照明弹。创业者终于找到了光明找到了方向,虽然照明弹的现场怎么样全然不知,但是据说那个项目估值很高,据说那个项目颠覆了某某,据说即将进入什么什么的黄金十年,据说今年是什么什么行业的元年,都是据说。资本打出来的方向,然后大家都跑去这个方向。
2010年团购在国内兴起,鼎盛时期全国涌现出6218家团购网站,这其中资本的催熟“功不可没”。经过千团大战的洗礼,3年内团购网站死亡4670家,今天只剩下新美大、百度糯米、拉手、窝窝等极少数玩家。
2015年掀起互联网金融浪潮,P2P企业峰值达4000多家,当中也到处充满了资本的身影,但多数P2P结局要么跑路,要么倒闭, 2016年底90%以上的P2P企业都阵亡了,未来存活下来且活得滋润的玩家寥寥无几。
2015年上半年O2O行业风起云涌,推拿、洗车等各种上门O2O层出不穷,在资本的助力下大打补贴战、价格战,导致市场被催熟和泡沫化。由于缺乏用户忠诚度和清晰的盈利模式,年中股灾给大热的O2O行业浇了一盆冷水,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
最后,回归商业本质
盈利不是商业的唯一本质,但它一定是必要的本质,否则,这一定不叫商业。
一切违反基本商业常识和正常人类感知的项目,最后都会被证明本来就是不靠谱。 用户不会管你有什么牛x的商业模式、新技术、新理念、是不是风口,他只想知道打开这个产品5分钟内能满足什么,有什么了不起。
概念无法代替商业本质。传播为王的时代概念就是一切,匿名社交、瞬时社交、95后社交、团购、O2O、共享经济(其实就是分时租赁)、新零售……这类风口往往会做局。比如2016年一个沸沸扬扬的传闻就是部分直播平台流水造假,网红经济公司给自己的网红打钱,直播平台也因此获得惊人的流水数据。他们在制造一个感觉,这个项目是可以自己造血的、而且速度很快。
有的项目希望像滴滴和饿了么一样去补贴用户。其实补贴并不是他们发明的,Paypal在1999年就发明使用了,他花10美金去获取一个用户,如果用户再推荐一个用户,同样还能获得10美金。但补贴只是表面,滴滴和饿了么抓到了真的刚需点,所以用户转化率非常高。补贴买用户、用户数、转化率、留存率、客单价、购买频次......这些逻辑连在一起还是“收入-成本=利润”,还是遵循商业本质的,这和传统行业没有什么差别。
当我们希望获取风口的红利,别忘了提前付出寂寞坚守的本金。
大风再起,你心别荡!
谢谢观赏!!!
觉得此文不错的话,赶紧分享或者关注我们吧!
(金梧桐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口消失下的众生相:马云怼雷军是给创投界传递了什么?
艾诚对话猎豹傅盛:一个差点成为“Tik-tok之父”的天使投资人?| 艾问顶级人物
雷军:小米要“死磕”中国市场,争取几年内做到欧洲第一
未来赚钱的机会,在这10大领域!创业者你知道风口在哪里吗?
赛马资本张明焕: 好的投资都是用脚跑出来的, 创业应回归本质
【人工智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