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不好百病生,养胃忠告你要听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生活压力过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饮食不规律已是常态,胃病也成为了现代都市的高发病。

很多人也许会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注意这些。但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只要掌握一些养胃、健胃的方法和窍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摆脱胃病的困扰,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

食疗养胃

早餐要吃,更要科学吃

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在夜间是处于“半休眠”状态的,因此清晨养胃的正确方法是在起床后先饮用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开水自然冷却至20℃~25℃时,水中所含的氯含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微量元素几乎不变,水的各种理化性质都很接近人体细胞内的生理水。可以很容易通透细胞膜,加速乳酸代谢,解除人体疲劳。另外,白开水还能使皮下脂肪成为“半液态”,从而让皮肤显得柔嫩健美。

在用白开水唤醒肠胃功能,适当稀释胃酸后,适宜选择吃一些易消化、不刺激的食物,例如:能中和胃酸的牛奶、营养丰富的鸡蛋、可以平衡身体酸碱度的馒头和豆浆等热食。但是在早上不宜喝浓茶、浓咖啡或进食大量肉类等油腻的高脂肪食品。同时也要合理搭配食物,以谷类最佳,对血糖降低有调节作用,还可以提高大脑活力。要注意的是早晨饮用牛奶可能会引起痰多,过敏等现象,因此有肠胃病、气管疾病或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应少饮牛奶。

养成正确的进食顺序,身体更健康

有些人习惯在饭前吃一点水果或者饭后喝汤、喝白开水,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水果中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会降低胃对蛋白质的吸收。而饭后胃内正需要大量的胃酸消化食物,此时喝汤喝水会冲淡胃酸浓度。因此正确的进食顺序应该是先喝一小碗汤,然后缓缓地进食饭菜,隔半小时,当胃的消化负担减轻一些后,再吃甜品或水果,以避免胃内食物过盛。

晚餐不宜过晚

很多人在劳累一天后回到家习惯先休息一会再吃晚餐,有的甚至安排在夜间进食。但这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研究发现,修复胃粘膜的上皮细胞寿命很短,如果总是在夜间胃粘膜细胞再生的时间用餐,不仅会使食物囤积在胃内,促使胃液分泌增多,损伤胃粘膜。还会让胃粘膜被频繁刺激,得不到修复,加重损伤创面。所以晚饭时间不宜过晚,最好选择在十七点到十九点之间,夜间也最好不要食用夜宵。

饭后百步走是误解

民间流传一句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很多人都将这句话奉为真理,因此经常在饭后立刻进行散步等运动。其实这种说法存在误区,饭后大量食物进入胃部,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胃需要大量的血液和能量来进行辅助完成这项巨大的“工程”。因此,身体大部分的血液会集中在胃部。而饭后运动会增加人体的活动量,使大量血液消耗在肢体运动上,导致胃部供血不足。长期饭后散步会使胃蠕动减缓,胃功能紊乱,甚至引发胃胀、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正确做法是在饭后至少半小时后进行散步等活动较佳。

餐后听听音乐  

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有过消化不良的症状,而饭后听音乐实际上是一种可以避免消化不良的好方法。道家有句话叫“脾脏闻乐则磨”,指的就是音乐可以帮助胃部消化食物。医学研究也表明,美妙的音乐可以对人体器官产生良性刺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调节血液循环和肠胃消化系统。所以在饭后听听节奏舒缓、优美悦耳的音乐,可增进胃部对食物的消化。

养胃食谱

养胃主食:小米(防治脾胃虚寒、脾胃气弱);大米(防治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糯米(健脾和胃、生津);小麦(益气补血、促进消化、防治腹胀胃气);大豆(清热解毒、防治胃热腹泻等)。

养胃副食:鸡肉(温补、保护胃黏膜);猪瘦肉(补肝肾、润肠);羊肉(暖气、补血、补虚);牛肉(补脾养血、强筋骨);鲫鱼(促进血液循环);胡萝卜(增强免疫力);番茄(提高胃酸浓度、促进吸收、杀菌);油菜(防治脾胃虚寒、腹痛、消化不良);南瓜(适量食用防治腹胀、保护肠胃功能);白菜(防治胃热、心烦气躁、失眠、神经衰弱等、脾胃虚寒者适量);土豆(防治便秘、浑身乏力);生姜(防治胃炎、胃痛、腹泻、咳嗽等);山楂(防治胃胀、吞酸、嗳气、慢性胃炎);大枣(抗胃癌、增强免疫力、腹胀者需适量)。

养胃水果:葡萄(防治气虚血弱);荔枝(一次不宜食用过多);苹果、香蕉(性寒、脾胃虚弱者慎服);菠萝。

运动养胃

运动疗法养胃治胃,简便易行,更有益于胃部健康,但也需要掌握好方法。对大部分人来说,慢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慢跑时,应两手微握拳,上臂和前臂弯曲成近直角,两臂自然摆动,全身放松。两脚落地要轻,前脚掌先着地。跑步时,鼻吸口呼,一般是两步一吸,两步一呼,也可以三步。

也可以使用转腰画圆养胃法,这种方法对胃部养护效果较佳。具体做法是两脚间距与肩同宽,两腿微曲,左手放在胸前不远处,掌心向下,右手伸到左手下面,掌心向上,两手之间像是夹着一本书一样,在两手的带动下,转动腰及以上部位,两腿不动。需要注意的是,在画圆时,可以不单单平行去画,还可以在两手的带动下上下左右做不规则运动,以更好地带动腰腹部运动。

艾灸养胃

中医具有治疗与调理的双重作用,独特的疗法能够直击病灶,祛除病气,消除胃病反复发作的根源,达到根治胃病的目的。其中的艾灸法可借助其温性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进而扶正祛邪,防治疾病。因此利用艾灸疗法调脾养胃,效果是极其不错的。

艾灸中脘穴

中脘,就在心窝处,是任脉与胃经交汇的枢纽,常言说:“得胃气者生”,中脘就是调理胃气的要穴。

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

艾灸关元穴

关元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灸关元就是用艾灸所具有的温阳之气,通过关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复体力补充胃气最快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病治疗在于养
3法滋养脾的“运化”功能?
食物可养胃?别再相信这5种骗人的“养胃食物”了!小心越吃越伤
“十个胃病九个寒”,快学起来这套“暖胃秘诀”!
胃怕受寒、怕不守时......养胃有4个误区,5个“害怕”你知道吗?
给你提个醒:胃有“5怕3喜”,养胃顺着它,胃会越来越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