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1.含义:它是通过感官或是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对象进行客观地观察纪录,以便搜集信息资料并分析研究的一种科研方法

2.特点:有明确目的;有系统计划;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具有直接性和客观性、条理性和整体性,还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具体性。

3.新课程理念下的观察研究特点:主动性;真实性;全程性;外显性。

4.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有明显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1)现场实施;(2)简便易行,操作灵活;(3)样本量小;(4)主观性强。

二、教育调查法

1.含义:通过运用问卷、访谈和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教育问题或教育现状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的事实和认识的科学研究方法。

2.基本程序:(1)确定调查主题;(2)明确调查目的;(3)确定调查对象;(4)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计划(调查课题名称;调查目的意义;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对象及调查类型;调查的方法和工具;调查的过程和步骤;附录:调查时所用的有关问卷,访谈提纲等);(5)实施调查,搜集资料;(6)整理调查资料;(7)分析调查资料;(8)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3.常用的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把调查的课题分解成若干项目,拟成一系列的问题,制成统一的问卷,然后发给调查对象,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与意见,搜集信息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要求是:内容符合目的要求;数量适度;表达简明、客观;不要用诱导性、情绪性句子;问题排列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

2)调查访谈法。价值高;灵活性强;适用面广。基本程序:确定访谈题目;明确访谈的目的和任务;确定访谈对象;制定访谈计划;进行谈话并做好纪录;整理访谈调查的材料;分析调查材料的结果;得出结论与提出建议。

3)开会调查法。拟定调查提纲;确定与会人员;实施调查并纪录;整理纪录结果。

4)填表法。

4.调查报告的撰写

1)题目: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要求简练、概括,语意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一见题目就能了解调查报告的主题。

2)前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首先要交代清楚进行这项调查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也就是交代这项调查研究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调查研究;然后要交代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的具体方法、调查的项目等。如果是抽样调查,还要说明抽样的种类和方法,发出问卷(调查表)的数量,以及回收率如何等。

3)主体:主体也就正文部分。这一部分要把进行调查搜集得到的材料进行通过调查表或统计数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推理,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到调查分析后的结果。常见的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按照调查的顺序,被调查者的问题逐项写清楚。这种写法的优点是:事实有头有尾,过程清清楚楚。二是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几个部分或方面来写。每个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小标题,揭示概括主要内容,或用序号标明,使之眉目清楚。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便于人们根据各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一层层地了解调查报告的内容。

4)结论与建议:这一部分,作者要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带有规律性和倾向性的内容,也就是所说的结论。它是作者对调查结果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观点,也是整篇报告的宗旨。写作这一部分,要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分成几个要点来写,并且要写得简明扼要。

此外,在调查报告中还要有作者的署名,有的调查报告还有附录。其中署名有两种情况:一是独立撰写的直接署上作者的真实姓名和作者的工作单位;另一种是集体合作形式的成果,通常有两种署名方式:一种是按承担该项工作的责任和贡献大小排序署名,一种是以“某某课题组”名义署名,执笔者的名字加括号标注出来。

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的问题:(1)调查报告的观点要来源于调查过程的资料;(2)在确定实施调查研究时,就要做好撰写调查报告的准备工作;(3)撰写调查报告时要注意分清主次,突出主题;(4)调查报告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朴实、生动;(5)撰写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

三、教育实验法

1.含义及特点

1)含义: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对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教育对象的变化及教育结果,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特点:教育实验研究必须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对象接受的不同实验处理,就是研究者对自变量的操作;实验研究必须控制。

2.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控制

1)教育实验中的几个变量:自变量(研究者操纵的)、因变量(结果变量)、无关变量(与目的无关,与结果有关)。

自变量(原因):又称刺激变量,输入变量或实验处理。在实验假设和实验设计中,自变量是一种被假定为原因的变量;而在实验过程中,自变量是由实验研究者或教师主动操纵的因素,通过它的变化引起其它变量(因变量)发生变化。在中小学教育实验中,自变量往往就是那些改革措施、教学方法。此外还有: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课程结构、师生关系、德育方法、管理制度。自变量的几个特征:①可操纵性;②创新性;③有效性。

因变量(结果):又称反应变量或实验结果。它是通过自变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结果因素,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在中小学教育实验中,因变量一般表现为学生的发展。这往往是经过一定的自变量的作用后产生变化的,是知识、能力、技巧、态度、兴趣、情感、意志以及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另外,在教育实验中产生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课程等方面的优化,也属于因变量。因变量的特征:①可变性;②可评测性;③依存性。

无关变量:那些不是某项实验所需要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统称为该实验研究的无关变量,也称非实验因子或无关因子。在教育实验中,为了探索因果关系,证实确实是自变量X导致因变量Y的变化,就必须排除其它无关因素的影响。无关变量的特征:①多样性;②复杂性。

3.教育实验研究的假设与验证

1)实验假设(假说):在教育实验研究中,假设就是研究者对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推测性判断。它有如下特征:第一,假设是研究者设想的,用以解决所选问题的答案。第二,在假设中,研究者所设想的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2)实验验证。就是对实验之前所提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的科学假设进行验证。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①共变关系。所谓共变关系就是要用实验事实证明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共同变化的,也就是说,当自变量(X)由X1→ X2 发生了变化,因变量(Y)也应当由Y1 →Y2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自变量变化了,因变量没有变化,我们就不能判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②时间顺序。所谓时间顺序,是说自变量的变化发生在因变量的变化之前。③控制无关变量。我们必须提供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事实,才能判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以上三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因果联系。

4.教育实验研究的实验设计

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考虑如何在一个实验中构造,安排自变量及其呈现方式,因变量的指标及测定方法,控制无关变量的具体措施,确定取样大小及方法,安排实验的具体步骤及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

1)教育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都是教育研究的效度。研究的效度指结论的准确的解释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两种效度都只是度的问题。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是实验设计的评鉴标准。内部效度决定实验结果的解释,外部效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推广。①内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没有内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②外部效度:是指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是指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它非实验情境,其它变量条件及其它时间、地点或总体中去的程度。

外部效度分两类:一是总体效度是指实验结果从特定的研究样本推广到更大的被试群体中去的适用范围;二是生态效度是指实验结果从研究者创设的实验情境中产生的范围。

2)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实验设计有单因素实验、双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等多种模式。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常用的是单因素实验的基本模式: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模式。这类实验模式要操纵的自变量仍是一个,但它们同时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与单组单因素实验相比,这种实验模式可以控制更多的无关变量,从而使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便于研究者进行归因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为不等组分配;另一种为等组分配。相应地,中小学这种教育实验模式又可以继续分为两种模式:①不等组分配实验组;②等组分配实验组。

5.教育实验研究的评价

一般的教育教学评价只鉴定实践成果,而实验评价既鉴定实践效果,也鉴定研究成果。中小学教育实验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评价活动和标准的合理性问题,要根据教育实验的各种基本要求,按照教育实验过程的主要环节,用理性分析、重复实验等多种方法检验和评价教育实验的科学性程度。

1)教育实验评价的特点:①从评价的性质看,既重价值判断,也重事实判断,也就是既对所达到的教育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看它是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又要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事实判断。②从评价的内容看,既重结果评价,也重过程评价,也就是说它既包括与教学评价相似的,对实验所取得的教育成效做出价值判断,也包括与其它实验评价相同的,对实验所获得的新认识(围绕着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做出事实判断。另外,中小学评价还要考察实验过程,通常要将实验的全过程分成不同阶段来评价。③从评价的标准看,既重教育目标和要求,也重实验的规范,也就是说,要从教育目标和要求的角度来考察实验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还必须接受实验规范方面的评价。看评价的设计、内容界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确立)、实话过程(自变量的操纵和无关变量控制)、因变量检测等方面是否符合实验的规范,以及实验获得的结论本身是否严密,能在哪些情境中得以验证和推广等。④从评价的方法看,既重定量评价,也重定性评价。中小学教育实验的一些效果可以通过定量地考察学生的成绩、作业、行为表现(包括课堂上和课外观察到的行为)等验证,这包括采用定量观察、测量、作品分析等。同时教育环境、班级学习氛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往往难以通过具体的测量和定量分析反映出来,就需要通过定性评价方法来考察。

2)教育实验研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目标评价: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实验选题的价值性,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即既要看它是否反映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代表了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否能在相关领域的认识上取得一些突破或拓展;同时又要看它能否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B、实验假说的科学性。即教育实验假说是否有充足的理论依据或教育经验事实依据,假说所涉及的概念系统是否完备、确切,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C、实验目标的可操作性,即要看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能在实践中得到实施,以及实验是否能获得足够的物资、人员和资料方面的支持条件。②过程评价:是对教育实验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的评价,它涉及到准备阶段的实验设计、实施阶段的变量控制和总结阶段的归因分析等。③成果评价:可分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两个部分。

3)教育实验评价的作用:①评定教育实验所取得的效果,指导教育实践。②全面衡量实验的价值,为相关的研究导向。③评定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

6.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要讲清三个问题:(1)实验目的。这一部分的内容是要明确界定和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讲清要研究什么和为什么要研究它,也就是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达到实验目的的手段,其核心内容是实验变量的控制,即在实验中如何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对此实验报告要有清楚的描述,此外还要讲清研究的对象、实验的环境、仪器、测量工具、研究的程序步骤和数据的处理方法。(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搜集到的因变量的数据资料及统计处理;二是根据实验目的来解释其结果是否达到或证明了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育经验总结法

1.含义:教育经验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有关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前苏联教育家M。H。斯卡特金曾这样解释:“所谓教育经验,可以理解为教学和教育的实践即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及其反映在学生品质中的结果。”教育经验总结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散的初步认识成果,需要经过总结提高,才能上升为理论;二是指前人积累的有关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如国内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总结可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一般性经验总结只具体地描述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经验,指出运用这些经验的优越性及其前景;科学性经验总结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积累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全面、系统地揭示其实质,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找出可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2.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

一篇很好的教育经验总结应具有以下特点:①现实性;②实践性;③推广性;④简易性;⑤适用性;⑥新颖性。

3.教育经验总结的类型和步骤

1)教育经验总结的类型:①具体经验总结。它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具体地描述某一教育实践的过程,包括活动的目的、内容、准备、活动经过、师生参与情况等;二是归纳某一实践中获得的成果,论述活动后师生的反映、收获等;三是体会,介绍活动后的感受,对此项活动优越性的认识,亦即具体经验所在及其运用的前景。②一般经验总结。它主要包括:一是总结经验创造者的具体工作方式,提示其具体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并列举出明显的例子,这是最基本的部分;二是指出经验的优越性及其指导思想,以免在推广经验时产生那种仅仅是模仿经验中的一些具体工作方式、方法,而忽视其精神实质的倾向;三是指出运用这一经验时要达到最佳效果的工作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具体工作方法的建议。③科学性总结。它是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逻辑的、理性的分析,去揭示经验的实质和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如何进行科学性总结:首先,应找准总结的切入点。刚开展研究的教师不妨在自己的所任学科中寻找经验总结的切入点。这有以下好处:第一,难度较小;第二,见效较快;第三,比较实用;第四,投入较小。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行科学性经验总结:A、移植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进行科学性经验总结。一般来说,这类经验总结的思路是:优选教学方法→确定措施→选择对象→分析结果→撰写经验总结论文。B、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经过加工提炼形成科学性经验总结。其基本思路是:搜集材料→整理归纳材料→提炼经验主题→撰写经验总结论文。

2)教育经验总结的一般步骤:①确定题目(选题)。经验总结的题目可以从两个考虑:问题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具体的研究题目往往从问题开始,为了寻找解决的方法,便于集中研究有关经验,从而确立经验总结的具体题目。当然,有了典型问题,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有成效的教育经验做后盾,经验总结才可以运用。而从典型的教育经验中选题,也要考虑的所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分析概括出来的理性东西,针对现实问题来说已是陈词滥调,那么这样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一般来说,确定题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依据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研究课题;依据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确立课题;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确立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及教改实践中确立课题。②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和参考资料。③制定总结计划。④搜集材料。⑤文献阅读。⑥材料的积累。积累材料过程中要做到“三勤”:一是勤读书;二是勤思考;三是勤总结。⑦材料的分析和综合。综合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是根据经验总结的目的要求,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二是对事实材料本身所提供的普遍意义和社会效果进行认真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联系;三是分析综合的过程,为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打好基础,以便将丰富的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

4.教育经验事实的积累、理解和理性提炼

一个完整的经验总结过程,应包括:(1)教育经验事实的积累。事实的积累是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同时也是后面解释事实、提炼事实的逻辑起点。(2)教育经验事实的解释。事实的解释是进行经验总结的根本。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解释事实,说明这些事实的合理性,也就很难使其他人正确理解这些事实的价值,从而也就失去了经验总结的意义。(3)教育经验事实的提炼。事实的提炼是进行经验总结的关键。如果把经验总结看成是一种研究,那么,它必须有一个抽象事实的过程,也就是要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提出规律性的认识过程,使之对未来产生某种预测功能,对以后的实践产生普遍的指导作用。它是决定经验总结层次高低和价值大小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必须对经验事实进行必要的理性提炼。

5.教育经验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经验总结要源于实践,高于实践;(2)题目选择要突出主题,深入挖掘。(3)观点要鲜明,材料要典型;(4)思路要清晰,语言要规范;(5)既要注意历史的、外国的成功经验,又要有大胆的创新精神;(6)要注意对经验进行不断的科学筛选;(7)要经常进行反思。

6.教育经验论文的撰写

积极开展教育经验总结,并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意义的富于创新思想的较高层次的总结论文,是教师总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1)好的教育经验总结论文的标准:①创造性;②现实性;③效益性;④稳定性;⑤可操作性。

2)教育经验总结论文的基本写作要求:从教育经验总结的内容来看,主要应针对要总结的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回答清楚“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何意义。“是什么”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具体要求。“怎么做”就是要回答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方法、经验、规律,它是总结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所在。要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大量实例,找出其经验,发现其规律,提炼出要总结的思想观点。②把提炼出的要总结的思想观点再升华一步,凝聚成若干以正面表述形式出现的小标题,从而构成总结的重点部分的框架和基本内容。③高质量的经验总结总是善于用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典型事例的价值,精心筛选典型事例,把最能反映思想观点、最有独创性的典型事例定为写作材料,并逐个地、合理地安排在某个小标题下面;运用具体,生动,简练的语言文字叙述和描写每个典型事例,力争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引起共鸣,发人深思;事例包括指导思想,具体做法和教育效果三个要素。

3)经验型教育科研论文的类型及写作方法:①纪实型的方法。即选取教学中比较精彩的一堂课、一个片断或者转化后进生的有效做法、组织某项教育活动的做法,进行实录,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②举例型的方法。即通过一个实例,介绍某种做法,阐述某种观点。③归纳型的方法。即对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归纳总结,概括出几条或几个方面,以揭示规律,得出结论。④探索型的方法。即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介绍有关的经验,对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在教育经验总结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题方面要做到题目小,角度巧;②立意方面要做到观点新颖,探讨深刻;③要用自己带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述,使文章内容有新意,但在总结介绍或下结论时,要有分寸,不要用不恰当的形容词;④选材方面要严选择,活运用;⑤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借鉴,但要有自己的思考、分析;⑥论文标题一般用《……的基本经验》《……的几点体会》《……的几点做法》《……的初步探索》《我是怎样……的》等格式。也可以此为副标题,另冠以能概括全部经验的突出主要经验的正标题。

五、行动研究法

1.含义及特点

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其特点是:(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2)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双方建立民主合作的关系;(3)在真实的,特定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研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4)不使用一些明确的事先设定的方法,通过实践者的反思开发出行动的新观念、新策略。实践者参与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研究具有动态性。

2.与实验研究的比较

实验侧重于认识,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达到检验假设,发展理论的目的,同时也包括对实践的变革。行动研究侧重于实践,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当然它也有助于理论的形成。方法上相当于准实验研究。

3.行动研究的类型

1)重科学方法。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强调使用测量,统计等科学方法来验证有关理论假设。实践者用科学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2)重问题解决。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不仅使用统计数据等手段,而且包括参与者个人的资料,如日记、谈话录音、照片等。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行动者面临的问题,强调行动研究对社会实践的改进功能。(3)重反思性行动。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强调以理论的批判和意识的启蒙来改进行动。实践者在研究中通过自我反思追求行动的自由、自主和价值,强调行动研究的批判性。

4.一般程序与要领

1)制定计划。计划始于问题。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思路、最佳解决方案、具体行动步骤。其要领是: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2)行动实施。按计划实施。行动者和科研人员协同行动。其要领是:重视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调整行动。

3)观察反馈。行动背景因素;行动过程;行动结果。把握行动全过程。

4)阶段总结。对行动效果进行阶段性反馈思考。通过整理和描述,评价和分析,进行阶段总结。准备过渡下一循环程序。

5.行动研究的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是对是否达到研究目的的检验。(1)研究是否有利于发展和改善目前的社会现实,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2)是否达到了解放实践者的目的。(3)研究设计和资料收集的方法与实践的要求是否相容。(4)是否发展了实践者的专业知识。(5)研究方法是否与具体情境下的行动目标相容。

6.实际应用的意义及发展

1)行动研究法的实践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式;科研兴校的有效策略;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实践途径。(2)教育发展呼唤行动研究。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化建设的需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3)不断提高行动研究的层次水平。现实行动研究的三个层次:教师个人;校内研究小组;科研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三结合”队伍。学习与进修;在行动中学习;增强教育实验成份。

 

1:教育科研论文撰写

1.论文类别

①理论阐述式论文;②研究报告式论文;③经验总结式论文;④案例研究式论文(包括教育叙事式论文);⑤模式构建式论文。这是一种分法,还有一种是分成:①教育实验报告;②教育调查报告;③教育观察(或考察)报告;④教育经验总结报告;⑤教育测验报告;⑥教育史论文;⑦教育理论研究论文。

2.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篇教育科研论文,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①题目;②署名;③引言;④正文;⑤结论;⑥引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其中,引文加注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1)夹注。即在引文后直接加注说明出处。(2)脚注。又称页注,即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用引文的出处。(3)尾注。即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中曾使用的引文出处。在作脚注或尾注时,应按引文出现顺序标明数码,即在引文右上角用小圆圈和阿拉伯数字标注,然后依次加以注释。引文注释的内容应包括作者姓名,书刊名称,文献篇名,卷数,册数或期数,页码,出版单位和时间。

2:部分教育科研网站(供参考)

教育科研网信息中心:http://www.cernic.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华东网:http://www.njnet.edu.cn/

华东教育科研网:http://www.shnet.edu.cn/

浙江教育科研网:http://www.zj.edu.cn/

江苏省教育科研网:http://www.js.edu.cn/

广东教育科研网:http://www.gd.edu.cn/

教育科研网台湾教育网:http://140.111.1.22/index.shtml

3:检索

检索是指从文献资料、网络信息等信息集合中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资料的过程。为了进行检索,通常需要对资料进行索引。传统文献资料需要提取题名、作者、出版年、主题词等作为索引,而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可以对全文进行索引,即文中每一个词都能成为检索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教育科研基本方法
教科研,如好做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及答案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是什么?
教育科研选题主题知识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