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主要穴位图解

头面合谷收



合谷: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也是临床常用的四总穴之一。有清热镇痛、安神通络、疏风解表的作用。
位置: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放在张开手的虎口上,拇指尖达到之处即合谷穴,用力时力偏向食指的延长线。
主治:头面部、口腔、咽喉部疾病。如头痛、牙疼、
目赤肿痛、感冒、多汗等。
功效:镇静安神


明目醒脑穴



风池: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
落枕、失眠、宿醉。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炎,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高血压,精神病,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荨麻疹。

功效:祛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


大椎穴



大椎:在后背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颈椎病,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痤疮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功效:清热解表、截虐止痫。


颈肩列缺有



列缺:所有的颈部和肩膀酸痛都可以点按这个穴位。
位置:让患者的两手虎口交叉,食指端所指凹陷处就是本穴,也就是挠骨茎突的起点。
主治:项痛、咽喉肿痛、偏头痛、
口眼歪斜、咳嗽、牙疼。
功效
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


腰背委中求



委中:膝盖后方褶皱的正中央位置,触摸时可以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

主治:下肢麻痹、腰背痛、半身不遂、小便不利、腰腿牵痛、腹痛、吐泻。
功效
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

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部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

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肚腹三里疗



足三里:位于犊鼻穴直下三寸(四横指),距胫骨约一横指处。
主治
下肢瘫痪、胃痛、消化不良、呕吐、便秘、高血压、肠鸣、失眠、头晕、头痛、腹胀、泄泻等。

艾灸法:取中草药“艾”为燃料,将艾绒点燃,直接或间接温热感穿透肌肤入穴。中医讲:“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即指此而言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疏通筋骨,强身健体

足三里是胃气的居会之所,是胃经的“合穴”,故名足三里。 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健脾养胃穴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失眠,惊悸,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果。

功效: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本穴为胃之募,腑之会,又系手太阴、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所,故可用治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疏理中气之效。可增强胃肠功能,帮助消化,也可促进脂肪分解代谢,用于减肥。

神阙穴
神阙:即肚脐
主治
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补肾固元穴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主治: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功效:补肾培元、温阳固脱,理气和血,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要穴。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通过按摩、振动和艾灸这个穴位,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古人将关元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则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刺激关元穴能产生调节内分泌的功效,让身体的代谢成倍增加。并且,这种调节是双相的,即让亢进的机能减退,让减退的机能增强。因此,按摩、艾灸关元普遍适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治疗,如肾虚、宫寒不孕、痛经、糖尿病等。健康人每晚睡前用手指按揉关元穴,对身体极有好处。

养护心脏穴


内关: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 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内关穴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病人突发心脏病时,亦可按揉内关穴起救急作用。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曲池穴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
主治
:咽喉肿痛,牙痛,眼疾,老人斑,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功效:温阳散寒,疏风解表,活血止痛

肺俞穴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颈肩疼痛,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气喘等。  
功效:宣肺解郁,补肺益气

滋阴养颜穴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主治:月经不调,
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功效: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经常按揉刺激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紧致脸部肌肉,缓解月经不调、痛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等作用。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命门穴



命门: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主治: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前列腺炎,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功效:培元固本、强健腰膝  

肾俞穴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耳聋,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疾患。
功效:补肾纳气

安神健体穴



涌泉: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
主治: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功效:滋阴补肾,
散热生气

涌泉穴为肾经之首,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有助睡眠。天气转暖后,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涌泉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寿诀窍】经常按摩长寿穴,让你做成百岁人!
筋缩穴准确穴位图和功效作用
陈大夫告诉您治疗腰痛穴位保健法
督脉穴位7:中枢
中医十大养生穴位,你知道几个?
中医火罐诊罐疗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