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释“得意忘形” 石梵佚 - 手机开心网
所谓“得其真意,浅释“得意忘形”
2009-10-13 20:34





浅释“得意忘形”

石梵佚



所谓“得其真意,敛以无形”,是为得意忘
形。初期主要体现在卢氏结构六大层次体系中(易筋、舒筋、抟气、腾膜、易骨、易髓)前两
个层次的转换与过度。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使自己与生俱来如同猛兽的生理结构渐渐隐退。由后天形成的局
部用力,而产生的各种肢体运动。,便是一般人无法在格斗中发出本能整
体力的弊节所在。幼儿出生初期,人体肌力圆活均匀,关节润滑却不协,缺乏成年人的实力
,脊柱无凹曲之形。行步时重心自然在两腿之间。但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长期站立与行走,
使得脊柱颈项一段与命门(后腰)部位发生内凹弯曲(脊柱形成S状),由于局部劳作,形成了肢
体关节的散乱,从而导致人体本能无法在格斗中正常发挥。中医言:“筋,乃力之本。为生力
之肉。腱为筋之本,附于骨骼之外起支撑作用。”
在“卢氏结构”训练整体力的初期,利用了桩法中特殊要领尽数挑起人体内十二根膘骨大筋
,再通过活桩与变桩等各种训练增强其人体的内外连通性,从而获得钢性圆活的弹性结构。此
阶段训练后,外形刚猛,肉眼可视。习者的骨骼与间架也异于常人。而当进一步使其外在劲力
结构的内敛,使他人从外表看似习者却无武者之态,好似平常。即为“得意忘形”阶段(即内
在结构)体现。
训练内在结构连通名为:“五心合一”,既将四梢与头部之劲内敛于小腹四周(人体总重心骶
骨周上),由此产生了关节肌体的微妙整合性变化,使受训者整体达标后,在任何状态下(包括
日常生活中)都
可本能发出灵快的穿透力。这种穿透力仿似天成,久不退失,真正纯习后,日常中运动即是
长功。
笔者从习高华新先生“卢氏”过程中,深感“内在结构”训练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常人即
便毫无基础(包括外在易筋结构基础),皆可随时在日常生活之中习练,常习达标之后即可形成
“气贯周身”之内劲,全身畅活顺达。格斗时随意发拳都可自然整合传导重心与各攻击部位,
打击时自觉毫不用意(力),受击者却有如受重力击穿之感,普通人血肉之躯,根本不堪受此一
击。现将此训练公之于众,习者不妨自行演炼,慢慢体会,感受其中之妙。

第一部,习者盘腿坐于地上(臀部可垫一物,为效显快可放松裤带,双盘者效果更佳,单盘与
散盘也行)。两手放于膝部,头部正直,下颌内扣。颈部后椎与腰椎(两肾之间)略后鼓。眼视
前方。调整好后,用鼻子吸气,注意体会用后背(脊柱)的力量推动胸部慢慢隆起,此时两肩胛
尽量相合,肩部随吸气时尽量外展,目的是增大扩胸部伏度。当吸气使脊柱推动胸部挺到极至
时(注意以上要领不可稍失),以胸部主动呼(吐)气从鼻出,自然地保持以上各要领同时,便缓
缓将气降至小腹(初习者在要令领正确的状态下会不容易将气降到肚脐以下,且会产生腹背的
肌肉撕拉的疼痛感,习者不必过于担心稍有痛楚是为调整
匀化各部位肌肉的过程,能稍忍为度不可猛烈用力,否则会产生伤害)。

要点有三:一、全身必须在饱合状态下降气,须仔细体会劲达腹、背、肋等全身四周肌体,
使之有充胀均匀之感(达标后身如桶状),如有某部位感不顺或憋或瘪(如肋部四周),便在保持
要领的状态下反复逐一强化其处。二、从头到尾整个过程之中都须注意头部与身段的正直,头
部如顶重物降气时连同头与顶部重量一起落入腹部,肩井部(锁骨以上的肌肉)不可有僵紧,注
意尾骨(骶骨)内扣,如轻忍大便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缺此一要,效失其真,因训练上
半身的目的主要在于恢复脊柱的先天形态,所
以在气沉小腹时注意控制脊柱不可丝毫位外凸或位移,所以初习者最好的同伴将掌侧贴于肩
胛之中测试习者降气时脊柱的保持,纯后可更为脊柱中段与下段测试。力求整个躯干协调,脊
柱正直而有力,慢慢便更正后天形成脊柱形体病态与运动时呼吸系统及内脏不协,外观习者身
形挺拔而健美。

第二部:头部与整个躯干习练形成定形(结构定型)一般两三周便达成。便可进行第二部训练
(此部可平行站立,侧立、行走皆可习练效各不同。):与第一部动作要领相同,增加吸气时配
合双臂如举“杠铃”状至头顶上方(双手握成空拳,两拳之间距离最好与肩同宽,肘部略屈。
),降气同时体会双手抓举的重物的重量随着呼气“顺”到小腹。注:初期可只练习“阴面”
即正面胸腹部。待纯熟后将臂侧平举体认两肋能否劲力顺达,平展双臂时需使双臂形成一条直
线双拳如同撑住两面墙壁。顺达后习练背部(高举与平举可自己调节。)降法,与上所有要领不
失,不同之处在于呼降劲力时肩胛同时下降与外展无以上基础此部便为空谈。习者可自细体认


要领有三:一、习练时劲力传达到小腹四周过程中头顶、双拳、两肘、骶骨务必要定住位(
双拳腕须平直),感觉似骨骼支撑而非肌肉用力。二、功力的增加与肌力的均匀和内力的的协
调顺达,关键在于习者高举“重物”的重量,与两面“墙壁”往里合的力度。同时为了容易体
会各面肌肉的降劲,习者可自行调整拳眼的方向。三、最重要的是在作此部动作时,并非是“
外在”力量施于自身,而是要体会各关节支撑外在压力的同时,利用呼吸的劲力使外力顺着肌
肉的几个面,将外在力量“吸”入人体的总重心(最关键在于肩井部位的放松与下降,习者须
用心体认。)小腹的四周,外在压力越大,小腹的澎胀感(功力)越强。此部达标双拳如插腰间
,双臂之间如同撑一硬物,内劲通达。检测时可侧面站立,伸出两拳,让同伴使全身重量压于
一只拳面。自己随意伸缩单拳(配合另一拳伸缩,如拉弓放箭之态)体会内在劲力流动顺达,且
毫不费力,轻松自在,即初有
成效。此部真实达标,对付普通人血肉之躯,一击必溃。

第三部:当上半身的内在结构达标后,便可进行下身劲力传导训练。下半身动作看似简易,
实则内在丰富,暗含深理。习练者须多用心体认。

一、习者两腿平行站立,下蹲为马步状。然后,两脚尖外分成一字状(开始时不易保持平
衡,可双手十指扶墙而立),与此同时配合“第一部”呼气一节,下蹲到极限,再缓缓起立,
与此反复。
要领有三:一、起落时,脚指抓地,量用大脚拇指点地支撑,脚踝部大筋绷起。同时膝盖务
必要定住位。二、起落时,尾骨要内扣,须认真体会上半身劲力传致膝盖再,将下肢劲力提入
腰间的感觉。注意:关键在于体会大腿各面(正、侧、里、背)肌肉,在身体下降与起立时的拧
裹(向外),从而使劲力流动自如。三、上身身体须有后仰之势,须保持脊柱中正。
此三部功法完全达标后,习练者便使习练方法随时贯穿在日常生活当中,练之纯至时,须把
意感多放在体会全身各大关节之处(主要为十二大关节:腕与踝、肘与膝、肩与髋,包括二十
四节脊椎。)使关节之间伸、展、收、缩时劲力自然等合(等张劲力:大臂与小臂间的夹角之力
等合,大腿与小腿之间等与此类推。)从外在劲力表现形式的内敛只要得法,行法正确。日久
而作,便可忘形忘式,不拘于外在要领形式,而内藏真意

转自:岳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卢氏结构的易筋
论桩功的深入
浅释练拳“得意忘形”
卢氏结构科学自修教程(一)
卢氏结构全文[武林绝技之家论坛]
拔经筋、正骨盆、调脊椎,一个动作锻炼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