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视皮肤病表证及“解表”
userphoto

2022.08.26 福建

关注

读《伤寒论》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中病位分表、里、半表半里,治表以汗法,治里以吐、下、清、消、温、补等法,治半表半里以和法。除了治疗大法不同外,治疗次序也是不同的,很多情况下如果有表证存在,是要先解表的,表证去除了,才能治疗里证,就如上文所提及的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这是因为:有表证解表,可以第一时间截断病程,使病情得到扭转,这样起效快、疗效好、慢性及后遗症的可能性小。如果存在表证而不解表,不仅治疗不得法,疾病不容易痊愈,而且容易转成慢性和遗留后遗症;有的时候还会将在表之邪引入里,造成疾病更难痊愈。

以上原则不仅在外感疾病中适用,在内伤杂病中同样适用。不仅在内科适用,对于皮肤科等专科同样适用。

试举几例: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导致,虽然不是当时感染的病毒,但是在发病初期往往会伴有表证,如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头身疼痛等,这个阶段非常短暂,一般约3天左右,此时应抓住时机辨证地予以解表治疗,不仅前述症状能够马上减轻,而且皮疹、疼痛也可以快速消退,可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湿疹:目前急性湿疹多辨证为湿热浸淫证,亚急性湿疹多辩证为脾虚湿蕴证,而慢性湿疹多辨证为血虚风燥证。其中对于急性湿疹的初发阶段,很多都伴有表证,出现恶风恶寒,周身疼痛、瘙痒明显等症状,此时应在清热利湿的同时结合散风解表的方法,皮疹、瘙痒会很快减轻,如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散、越婢加术汤等即是此意。

痤疮:痤疮的发生,很多医家多以肺热、湿热、热毒论治,采用清热解毒等法。但是痤疮中表证也有不少,《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讲到“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可见外感风、湿之邪也是痤疮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可以采用葛根汤、麻杏薏甘汤、甚至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剂治疗,或者在原有清热解毒等药物基础上加用散风除湿解表的药物。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急性的、初起的皮肤病,病程短,发病急,此时往往伴有发热恶寒恶风、周身或关节疼痛,瘙痒剧烈等症状,此时尤其要辨别是否存在表证,如发疹性皮肤病(水痘、麻疹等)、过敏性紫癜、进行期点滴型银屑病等。不能一味清热、凉血、解毒。

采用解表法,还要务必做到鉴别和处理里证,安排好次第。表里同病时,一般先治其表,再治其里;或是表里同治;也有需要先治里证的情况,如《伤寒论》91条说到:“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在表里同治时,要分辨里证的性质,以采用对证的方法,如里实热证采用清、下法,里实寒证采用温散法,里虚寒证采用温养法等。

总之,治疗皮肤病和其他疾病一样,都要本着“辨证论治”的原则,准确、全面的辨别疾病的病性和病位,并采用对证的治法,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博大精深,中医八纲都包括什么?怎么进行辨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1
少阴病解——胡希恕老师1963年讲课手稿
八纲辨证
【金匮要略】第一章第14条
伤寒论读书笔记《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