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害怕欠人情,怪不得谁都和你熟络不起来

真正自信,是可以坦然接受别人的好意

 

1

小时候我没别的爱好,就喜欢走亲戚。每次去亲戚家的路上,妈妈都一再叮咛:要做个乖孩子,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


所以每次别人给我东西,我都习惯性地抬手拒绝。通常都是妈妈在一旁和别人客套半天,示意我可以接受的时候,我才敢接。


有时候别人给的好处太大,妈妈跟别人客套了许久,就是不说可不可以接。于是我就打死也不要。结果回来,妈妈不夸我乖也就罢了,还说我蠢。


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到,大人的世界实在太复杂了!


长大后我懂了一些人情世故,才知道了其中的缘由。但我也清楚,接受别人的好意,就欠下了人情,就意味着要还别人的人情。我讨厌欠人情的滋味,会感觉浑身不自在。还人情不像还钱,有具体的额度。还人情就像还一个愿望,因为你不知道他下次会求你什么,就像是从魔盒里放出的神仙一样,指不定别人会说出什么愿望。特别是自己并没有什么神通的情况下。


所以我习惯了拒绝别人的好意,别人的好意还没说完,我就在心里盘算该怎么拒绝了。


别人拿一块蛋糕笑盈盈地走过来,说给我尝尝。我摆摆手说,我不喜欢吃蛋糕,怕腻。


同事说他弄了两张电影乐园的票,还没来得及说出下一句,我就告诉他,过两天我要回老家,可能没时间。


我甚至有点害怕别人对我很好,仿佛那些好都是烫手的山芋,别人一递过来,我就马上扔回去。哪怕是小小的好意,都无法坦然地接受。


2

我发现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因为怕欠下人情,已经对别人的示好形成了应激反应。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权衡需不需要,而是直接想该如何有礼有节地推掉。


大四的时候,几个同学一起去单位里实习。恰逢单位的领导正在拆一袋甜点,领导叫我们也尝尝。我们一个个都拘谨地说,不吃了。唯有同行的一个当过学生会干部的同学要了两块,然后他们就甜点的产地开启了话题,聊经历,忆往昔,谈得不亦乐乎。


而我们几个坐在一旁干瞪着眼,有几个同学局促得不得不玩起了手机。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我头一次发现彻底拒绝了别人,心里并没有觉得多么潇洒。


3

后来正式上班后,遇到了我师父后,我依然执行着这一贯的风格,常常会摆着手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应该没问题。


师父是一个爽朗的人,尤为看不惯我这种作风,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说我看待问题太浅显。


你以为你这样是友好的处事方式?你以为别人会在意给你的这点好处,你以为别人帮你就期望你还他一个人情,你想多了好不!


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就在于有来有往。两个不熟的人如何快速聊到一块?不都是一个伙伴首先拍拍另一个伙伴的肩膀说“我这有个好东西,要不要尝一尝”,另外一个伙计说“好啊”,然后两个人才能打破僵局,勾搭到一块。


像你这样从一开始就摆个臭脸,让别人碰一鼻子灰,让别人觉得你是在自讨没趣。你以为你自己礼貌得不得了,可却在摆手间给你们的关系制造了莫大


的障碍。我告诉你,有时候欠点人情,才有人情味。


听完师父这一顿训,我才幡然醒悟。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是万能的,不要觉得自己可以做好任何事。你迟早要与别人发生联系,就必然要面对人情的往来。你逃避和畏惧其实都没有用。而且拒绝别人的好意丝毫显示不了你的友好,相反,会让人觉得你对他并没有什么兴趣,你并不期待有进一步的往来。次数多了,别人也就丧失了热情。要知道,有时候,接纳就表示一种欢迎。


我想起小时候,妈妈会推托,但最终还会默许我拿下别人的一些东西,以便她下次有机会再给东西别人,这样一来一去,两家的关系才能维系下来。


4

在我刚上班时曾经发生过一件事,跟我做同一个项目的搭档小马住在一条美食街附近。那一阵,他提议早上帮我带早餐吃。


我说算了吧,那样怪麻烦的。


他说,反正他每天也是要吃早餐的,而且还要给财务的带三份,再多带一份而已,并不麻烦。我告诉他真不用,不用这么客气。接着又发生了几件事,也大致是这样的路数。


后来那个项目做完之后,我和小马就没有再合作了,彼此开始各忙各的,变成了见面会打招呼但并没有任何深入的熟人。而那三个财务部的同事却和小马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自从听了师父的点拨后,再次回想起这件事我才懂得,当我拒绝小马的示好后,就在我们之间树下了一个屏障。当小马有任何小的需求的时候,他更倾向于找另三个同事帮忙。在一次次交互中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而我和他却渐渐成了陌路。


5

我们大多人都曾经体验过人情压身的烦恼。特别是中国式人情,更会让很多人感到头疼欲裂。


于是不少人开始极力地抗拒人情,信奉“欠什么都不要欠人情”的理念,恨不得做一个独行侠,可以洒洒脱脱过一生。


可是世间之事哪有这么纯粹。


说难听点,这个世界上别人之所以愿意和你在一起,是因为你对他有作用而已。如果你抗拒一切人情,一点也不需要别人,别人自然也不好意思麻烦你。互不需要的两个人,迟早就变得彻底没有什么关系了。


而且,大多数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都是在试探性地确认你是不是自己人而已。确认了是自己人后,大家才有坐在一起掏心窝子的可能。你折断了别人的橄榄枝,别人就不好意思再凑上热脸了。


世界上没有那种“我需要他时他就过来帮忙,我不需要他时他绝对不来烦我”的人。只要你还怕有一天孤立无援,你就要投入到这个人情的游戏中去,尝试接纳别人的好意,并适当地回馈好意。


如果你时刻想着维持着君子之交就好,那就做好感情淡如水的打算吧。



文摘自《你不必按照别人的经验去生活》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接受我的好意吧。”
人生变好,从不拒绝别人的好意开始
从《岁月》看人际关系中的4大禁区,想步步高升就一定不能触碰
​人情的关系都是在你麻烦我,我麻烦你中建立起来的
与人相处的9条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为什么别人对我好,我会不自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