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方发展内容的不同,导致封建时期落后于西方发展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14世纪之初的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时,儒、佛、道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中华文明辉煌灿烂。隋唐时代,科技与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宋元时期多元的政治、发达的科技使中外交流出现新高潮同世纪,西方也在加速发展,直到最后超越中国。那么西方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是什么呢?而中国封建时期为什么回落后于西方国家?

一、唐代,海外贸易开始兴盛,中国沿岸的广州、扬州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为应对海上贸易的新形势,唐代还特别专门的机构用来管理蕃舶的进出以及征税事项,海外贸易的数量不断成长。

唐代的交通在当时世界上是十分发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道路遍布全国,水路交通则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为主,铁器牛耕技术的推广,使得唐朝的农业迅速发展。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交通也迅速发展。唐后期,南方的造船业很发达,官府经营的造船业规模很大,除此之外,唐后期的造纸业比唐前期更为发达,如益州的麻纸、宣州的宜纸等都是著名产品。

唐后期的商业有很大发展,南方商业的发展十分繁荣。在沿海,除广州外,泉州和明州也开始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在扬州等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在一些大城市中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更加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在唐代基础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此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得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当时为了抵御西夏和金的进攻,宋加紧对武器的制作和研究,火药武器不断得到改进,到了南宋,有了新的突破

宋朝统一之后,一直致力于民生、经济的发展,宋元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辉煌的时代,宋代和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消除了藩镇割据,封建经济重心南移,经济出现了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与此同时,辽、夏、金同汉族的商品贸易联系增强,有了固定的贸易场所。

元朝时,建立了行省制度,对边疆地区实行有效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为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科技大为发展之外,宋元时期哲学思想、教育、文学、艺术、史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

二、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展现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明朝从建国到亡国,一直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抵御外族方面展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但是明朝由于的政治体制和科举制度等限制,明朝最后走向了没落。

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在清代有了发展,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明清时期我国长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明朝在科学技术方面也一直较为领先,航海学,火器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发展。

明朝的文学主要体现在小说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科技巨著,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明朝的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的色彩。

在经济方面,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中后期万历年间工商业极其发达,更是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倾向,但由于重农抑商思想及政策的压制,资本主义未能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明朝君主专制全面强化,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制,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尤其明朝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清初大兴文字狱,导致清初的文人都不敢研究时政,这使得他们纷纷将目光转移到历史和考古上,因为皇权的加强,使得宫廷文化发展较快,尤其是建筑领域,科举制中采用“八股取士”,导致文化衰退,文人都以升官发财为目的而读书,讽刺小说很流行。

明朝万历时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特务机构倚仗权,内阁权力过大,总的来说,明朝没有宋代繁荣,没有清代制度完善,没有唐代包容,没有元代版图大,没有汉代那样显赫的武功

三、同世纪,西方由于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经济文化等迅速发展迅速,中国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更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欧洲的文艺复兴打破了封建高压下的黑暗局面,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迷信思想,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这时的中国,推行的却是文化专制主义,文艺复兴后期中国同西欧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

从经济关系和工商业者的地位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长期推行的是重农抑商的立国方针,而同时期的英法等西欧诸国以重商主义为国策,使封建王朝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共获其利。

从对海外贸易的不同政策来说,16-17世纪中国朝廷以闭关锁国、拒与国外交流的“禁海”为基本国策,与此同时,英法则扩大造船工业,大力开展海外殖民贸易,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政权及其阶级基础来看,16世纪后,中国封建王朝更加专制、明朝更是宦官横行,妄自尊大因循守旧,皇权的基础是单一的封建主阶级。而16世纪英法君主专制政体的阶级基础除封建主外,还有新兴市民阶级,专制王权通过宗教改革,重用新贵族支持工商业的发展,推进了原始积累过程,加速了封建制的解体,中西之间的落差日益扩大

从科技、学术和教育来分析,欧洲文艺复兴的后期,自16世纪中叶起,西方科学的各个门类如前所述,有了新发现和发明,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基础科学,诞生了近代自然科学,而中国在封建主义自诩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明清以来,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很少涉及生产和科技,中央办的大学以培养忠于帝王的奴才和封建礼教下的“顺民”为目标。

我国有的学者强调认为“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程度最高、最兴旺繁荣的盛世”,“在政治、经济、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国力还是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程度和水平都高,但同时也是一个面临着危机的“盛世”,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长期重农抑商,经济停滞。清政府对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加以限制、压抑认为工商业的生产不是社会的根本,重农抑商鄙视商人。工业生产始终停留在手工业操作器械的水平上,没有发展机器生产,而且手工业基本上没与农业完全分离。而在18世纪的西欧,英法等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农业逐渐不再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成份。

清朝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继续并发展了明朝以来的“国策”。清朝规定禁止出海认为不需要外来商品,可以自给自足,加上又怕外来的异己势力同人民接触故极力抵制与外国通商。

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为保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制定了提倡法治和人权的资产阶级法律,而康雍乾在专制顶峰下形成的则是历代封建王朝政法思想之大成维护了君权至尊,帝王统治不可侵犯,限制和扼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使国家实际停滞不前,远逊西方。

18世纪时,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提倡并举起人权、“理性”和“主权在民”的旗帜,反对专制主义,把近代民主自由学说向前推进并在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但在同时的中国,清朝为巩固满族的贵族政权,采取了禁锢思想、残酷镇压知识界和人民的措施。迫使国人思想沉寂,而且,尊崇儒术理学,忽略科技进步。

参考历史文献:

《明史》

《宋史》

《四库全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明朝是个经济贸易发达的朝代?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全球通史》共读集锦17 | 悦读读书
每天认识一项中国世界遗产——第39项
2014全国高考历史考点狂背(二)
2020年高考考点考前梳理(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