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的高铁战术有多灵?一招制住德国巨头

高铁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张“中国名片”,不仅遍及全国,还走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用15年的时间就能取得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和智慧,更离不开2004年开的一个好头。

2003年,原铁道部提出了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路线,希望能引进发达国家的高铁技术,“师夷长技”,然后尽快实现高铁国产化。当时,全球有四大高铁巨头,分别是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公司,他们掌握了最先进的高铁技术,非常适合我国学习。

2004年,我国最终确定了“四纵四横”的客运专线,并正式提出要对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进行招标,订单数量有140辆之多,价值上百亿。另外,在招标过程中,我国规定投标企业必须是中国企业,这意味着国外公司如果想在中国利益巨大的高铁市场上分一杯羹,就必须和中国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输出。不过,在强大的利益面前,这四家国际性高铁巨头也都跃跃欲试了。

一招巧妙的“联姻”手段,我国就解决了技术问题。不过,更高明的,还在后面。

当时,我国指定的机车生产企业只有两家,那就是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南车的合作目标是日本公司,北车的目标则是德国西门子。西门子是四家公司中综合实力最强,技术最高级的,在面对我国的订单时便自视甚高,漫天要价,甚至开出了五百多亿人民币的高价。面对如此强势的西门子,原铁道部深知必须要扭转局面,不能让他们掌握了主动权,否则日后的高铁研发就更困难了。

因此,西门子提出报价之后,北车集团瞄准了另一个备选,那就是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当时的阿尔斯通实力较弱,而且面临着破产的风险,急需一笔大订单救活公司。因此,他们非常希望拿到中国的百亿订单,不仅开出了优惠的价格,还在技术转让上十分干脆,中国要什么,他就给什么。所以,我国二话没说,就和阿尔斯通签下了合同。

但是,对西门子的技术,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在北车签下阿尔斯通后,另外三家公司便不怎么坐得住了,很怕丢了中国市场。所以南车和日本的合作也进行得非常顺利。结果,德国西门子更慌了,整个公司不仅股价暴跌,还因此将负责和中国谈判的团队炒了鱿鱼。毕竟,中国高铁的潜力是巨大的,丢了那么大一个市场,在其他任何国家都很难找回来。

在吃了那么大的一个亏之后,德国西门子立刻就学乖了。所以,2005年,我国高铁继续对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进行招标的时候,西门子给出了最低价,每列动车的价格几乎为2004年的一半,技术转让费也低了许多。而在看到西门子的低价之后,2004年和我国合作的法国、日本两家公司也不得不给出更优惠的价格,以继续拿到中国的合同。因为无论怎样,和中国合作,他们都是有钱赚的。

就这样,我国用“二桃杀三士”的计策成功拿到了德国高铁巨头西门子的技术,更通吃了法国和日本的高铁公司。相比全球,我国高铁的建设成本是最低的,只有其他大多数国家的三分之二。而2004年发生的这个事情,则作为经典的谈判案例写进了斯坦福的谈判教学课本里。这就是中国战术和中国智慧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博弈 | 法德高铁巨头“联姻”抗衡中企!又一场腥风血雨?
欧洲两大列车制造商欲合并业务抗衡中国中车,欧盟反对
目标“超越中国”,德法高铁装备巨头合并取得重大进展
想合并抗衡中国中车,然而……
曾经,我国用市场换高铁技术,这次大量购买空客飞机换来了什么?
二桃杀三士,铁道部降服汉斯虎,中国高铁技术引进谈判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