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姓家族的历史渊源

水有源,木有本,人有血缘宗亲。追溯郭姓家族产生、繁衍、发展的历史渊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炎黄二帝到周武王姬发

    相传炎黄二帝生于距今5000年前的上古时代,同为氏族部落首领少典氏之子。因炎帝最初居住在姜水河边,故姓姜;因黄帝最初居住在姬水河边,故姓姬。

后来,炎黄二帝分别成为两大氏族部落的首领。因炎帝“以火德王”,故称炎帝;因黄帝“以土德王”,土为黄色,能生万物,故称黄帝。黄帝经过战争统一中原各部落建立联盟并打败了炎帝,遂将两大部落合并为炎黄部落,成为天下共主的部落联盟首领。从此,整个炎黄部落都从姬姓。

    黄帝共有四妃十嫔二十五子。有十四个儿子被封得十二个姓,其中:长子沿袭姬姓,其余十三子分封其它不同姓氏。随着黄帝家族越来越大,其后裔被陆续分封在各地成为不同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因此,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之共祖,姬姓人被称为今天所有炎黄子孙的远祖。

在世代延续繁衍的过程中,不管黄帝后裔被分封多少姓氏,但至少其嫡系子孙(长子、长孙等)始终以姬姓相沿袭。直到2000多年后的周武王姬发及其嫡系子孙们仍继承着祖传的姬姓。

第二阶段:从周武王姬发到西虢公裔孙姬序

    距今3000年前,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追封其先父姬昌为文王;分别封其二叔、三叔为东虢公和西虢公。西周延续近300年后,周王室由盛变衰,西周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在战乱中被杀于骊山,幽王太子周平王继位后被迫东迁并建立东周。因郑武公在辅佐平王东迁时立了大功,平王将事实上已被郑国吞并的西虢之地名正言顺地分封给郑武公。平王的做法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楚庄王以平王无故灭虢为名兴师问罪,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平王大惧,不得不找到西虢公的第十五世裔孙姬序,将其封为北虢国君作为补救,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虢公”又称“郭公”。北虢后来被晋国消灭,其国人则仍以国名为姓,后代遂成郭姓。

第三阶段:从郭姓开基到古槐移民

    号为“郭公”的姬序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西虢公后裔的代表者,也是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因而“郭”姓的正式开基以姬序(后人又称郭序)受封“郭公”为标志;姬序受封的北虢之地—今山西太原阳曲是郭姓最早的开宗之地。

西虢公后裔除在被归并、迁徙过程中留居和延续于陕西、河南一小部分外,绝大部分在山西太原一带聚集居住和发展繁衍。因此,山西为西虢公后裔一支郭氏最早的宗、最大的源、最深的根。尽管在得姓开基之后的数千年间,郭氏后裔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迁徙,但公认山西是其先人始迁之地。在向各地迁徙的郭氏后裔中,包括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古大槐树下移向山东海丰常家居住的我郭氏八门始祖。

第四阶段:从古槐移民至今

    元末明初,中原一带战乱频繁、黄河泛滥、水旱蝗疫不断,造成该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从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的五十年内,官方强行从人口稠密的山西向中原一带移民——这是截至当时中国移民史上三次大规模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也是第一次官方移民。明永乐二年(距今600年前),郭氏同宗兄弟十余人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前大槐树下分路而迁,散居于冀南鲁北一带十余县市;其中,行排第八的始祖爷存真迁至位于鲁北平原滨海地带的海丰县东北部一片荒滩定居(海丰县原名无棣县,明永乐年间为避讳成祖帝朱棣将无棣易名为海丰;若干年后复名无棣)。因最早有常姓人氏由河北沧州迁居此地,故称常家庄。常家一带与其它地方相比,荒野、涝洼、碱滩居多,迁入之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更差。数百年来,先祖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繁衍生息、世代延续;生命的香火传至今天,郭氏家族已发展为人丁兴盛的泱泱大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姓的渊源(一)
最古老的“姬”姓
(38)尤氏族史之尤氏渊源介绍2
上古八大姓在百家姓中的渊源与演变
中国百家姓字体设计,被刷屏了!
原创]中华郭氏源流考略连载四[|寻庐讲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